analysis

星期六, 3月 16, 2024

自然教養


Michaeleen Doucleff《自然教養》(Hunt, Gather, Parent: What Ancient Culture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Lost Art of Raising Happy, Helpful Little Humans),台北﹕商周,2022

又是閱讀目的很明顯的書。(笑)

本書主旨也很簡單,就是認為西方現有的教養模式是庸人自擾,反而令親子關係和兒童心理越來越緊張。狩獵採集社會是最接近人類原始狀況的社會,而他們的教養方式其實是人類演化的適應結果,最貼近人類本性,兒童在這種方式下成長較為健全。全書內容是列舉不同地方部落的例子,跟西方教養模式作比較。

某程度上,你很難不認同本書的前提。
就算你沒有孩子也很容易看出這一點,只要你有睡眠問題。

現代社會有睡眠問題的人很多,方某有時也睡不著。多年前碰巧看見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邀請公眾參與一個網上失眠治療的研究,於是就報名參與。參與者要在網上問卷回報自己的睡眠狀況,然後看系統提供的網上文章,過一段時間再重複。而系統給你看的文章上寫的是﹕

睡眠中途醒了睡不到其實是很平常的事。

吓﹖﹗我想醫失眠你告訴我很平常﹖

聽起來很像風涼話,其實文章說人類自古如此。因為原始狀態下本來就需要有人輪流醒來監視四周有沒有野獸或敵人襲擊,所以不同年齡層的人睡眠周期不同(例如青少年的生理時鐘通常越來越遲)、或者中途醒了,都是「正常」狀況。就算歐洲中世紀的人也會半夜醒了四處遊走。(咦,中國城市有宵禁恐怕不行。)
精神科醫生要告訴大家的是,失眠是個「越窮越見鬼」的行為,越緊張失眠越難睡得著。所以失眠人士首先要知道的,就是「睡不著很正常」。

但也不正常。
為何睡不著會成為「問題」﹖如果你活在狩獵採集社會,睡不著不會是問題。因為無論你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要做的事情差不多,早醒遲醒都沒所謂。就算進入農業社會,雖然稱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反正自己的田自己耕,除非要趕入城「趁墟」,也沒有誰要理你何時起床。何況在這兩類社會的人,都暴露於充足陽光底下,有足夠日光照射和體力勞動,夜晚不大會長時間睡不著。

可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加深,問題就來了。室內生活減少了日光照射,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躍升,但也令所有人必須「追著時鐘賽跑」。商業社會的人就更少體力勞動,甚至到了要手機提醒你運動的地步。(方某考了牌沒買車,除了因為車位租貴,也因為每天趕上班順便當運動,如果開車就未必會另外做運動了。)
方某每天趕時間出門,就為了趕及地鐵站「那一班」列車。那班車走了就要多等十分鐘,回到學校就連早餐都沒時間吃了。(學校自然更是個整天不停在響鐘,提醒大家緊貼時間表活動的地方。)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你告訴我狩獵採集社會的人不會為了趕小孩上床睡而跟小孩吵架﹖很好。
但他遲了起床,明天上學怎麼辦﹖我為了他沒睡好,明天上班又怎麼辦﹖

本書不少建議看起來都「很好」但難以採行,原因也一樣。因為現代社會已經不大容許我們採用這種方式「放養」子女,我們不見得喜歡這樣,但我們已經深深依賴這種社會模式,以致根本不大可能有大幅度的改變。而我們(和子女)的很多身心問題,正是因為我們這副因應原始狩獵採集社會演化的身心,難以適應我們(和我們祖先)創造出來的現代社會。

就算不是生理限制,有些太「放養」的教法,都市父母也很難應用。因為現代對家長的要求越來越高,「古時」放養小孩出意外,父母要承受心理創傷,但現在還會被控疏忽照顧要留案底,再被整個社會唾棄。就算你不是方媽媽那種緊張大師,社會也不容許你不緊張。正如方某介紹《教養的迷思》時所言,我們的社會就是由古時父母權力大、責任少的極端,變成現在父母動輒得咎、育兒責任壓倒樂趣的另一極端。

當然,這樣並不是說本書乃廢話一堆。
首先正如前述,你不會反對本書的前提,所以看看「現代」教養法有哪些地方出問題,有利我們反省。
其次,也不是「所有」他們的做法都不適用於都市社會。例如講故事的力量,作者就可以隨時應用。雖然虛構故事而非講道理,可能適合方包但不合在下性格就是。
最後,就算不能完全照跟那些部落教養法,也不代表不能斟酌其精神。畢竟教養本來就應該中庸,不應各走極端。我們不能真的「放養」,不代表我們就要當怪獸家長。在都市生活的壓力下,行事如何「收放自如」,需要很強的自我覺察,育兒亦然。
我們不應期望作者和那些部落可以給你「即食」的育兒方案(因為其社會環境、生活狀況畢竟不同),但參考他們育兒方式的精神,微調我們的育兒方法,應屬可行。

還是那句﹕要改善問題,首先你要承認有問題、和了解哪裡出問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lpuwBT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45 前言 以嶄新的方式看待育兒一事「還有站在印尼婆羅洲(Borneo)的蝙蝠洞裡,聽著一名病毒獵人對我示警未來可能會出現冠狀病毒大流行(那時是二○一七年的秋天)」

只是兩年後就出事。

#62 「現代育兒建議有一個重大的問題,絕大多數的意見完全出自於歐美人的觀點,雖然蔡美兒(Amy Chua)的《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註3確實讓我們對中國養育出成功下一代的方法多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看法,但是整體而言,當代的育兒觀念幾乎完全基於西方人的範例」

但虎媽也不是一種健康和普適的做法,只會令大多數家庭的關係更緊張。

#76 「隨著移居到美國以外的地方,我們將開始以嶄新的眼光看待西方的育兒方式,我們發現,每當涉及孩子的時候,西方文化的做法經常落於人後,我們干涉太多,對子女沒有足夠的信心,不相信他們與生俱來知道自己該如何學習成長,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甚至搞不懂他們的心裡在想什麼。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幾乎完全只關注親子關係的某一方面,也就是控制——父母對孩子施加很多控制,以及孩子反過來對父母情緒勒索

西方育兒方式當然不會沒問題,但這段話跟「華人」或「虎媽」比較就很諷刺。如果西方文化已經算干涉太多,虎媽算甚麼﹖根本是控制狂嘛。而且講控制和情緒勒索,作者也沒留意到華人在這方面早就很厲害,雖然華人最多的可能是長輩對後輩情緒勒索。西方則剛好相過來,而在華人眼中,西方育兒方式可能還太「自由」了呢。

#197 第1章 世界上最怪異的父母「讚揚是激勵孩子的最佳策略嗎?父母的職責是不斷地鼓勵和逗樂小孩子嗎?文字是與幼兒溝通的理想方式嗎?口頭指導真的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嗎?大衛表示,西方人的許多見解實際上讓教育子女變得更加困難,而且經常違背兒童的自然本能。」

香港反而很熱衷「正向教育」。當然以華人父母習慣以反面的批評和懲罰育兒,提醒多點讚賞可能也是一種平衡。但一味讚賞就不見得是好事了。

#211 「如果你好好觀察世界各地,並且調查人類的歷史,你會發現核心家庭(和一個全職照顧孩子的媽媽)可以算是最不傳統的結構之一,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九的時間裡,核心家庭根本不存在。……數十萬年以來,養育子女是一件由多個世代的人共同參與的事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向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學習……一旦這些人從家裡消失,大部分的教養重擔就落在爸爸媽媽的身上。結果,人類歷史上頭一遭,媽媽和爸爸突然要做這種瘋狂且艱難的事情——育兒,全部得靠他們自己(甚至是靠自己一個人)……大衛.蘭西將這種育兒方式比喻成暴風雪將媽媽和孩子單獨困在房子裡時會發生的事情,孤立的處境迫使母親成為孩子唯一的玩伴,成為愛、社交、娛樂和刺激的唯一來源,這些情況會導致緊張和疲憊」

多年前吳敏倫就曾批評過,把少年懷孕當成大罪,只因為現代社會的長輩不再願意支援他們。以前的人一邊結婚生子一邊準備考科舉,大不乏人。
這其實是近代社會發展帶來的副作用。當然個人自由了,不再像古時被大家族束縛,但也變得原子化失去幫助。在社會和政府未能接手提供足夠支援時(尤其像香港或美國這種「市場原教旨」當道,把福利社會視為洪水猛獸的地方),孤獨的(通常是)母親和獨居老人是我們現在逐漸要面對的問題。由這種角度看,右翼中的市場原教旨其實是一種輸打贏要的思維,他們要社會自由化帶來的好處,但不願意接受政府因應自由化需要加強承接的義務。

#245 「教會開始規定誰可以和誰結婚,首先,他們禁止堂/表兄弟姊妹互相通婚,這是一個合理的限制,因為堂/表親擁有大約百分之十二的相同基因,近親繁衍會導致健康問題。但是到了七世紀,教會將婚姻禁令擴大到所有的「親屬」,無論血緣關係有多麼遙遠;五十年後,他們將教父母的親戚和姻親都納入禁令,因此,打個比方,如果妳的丈夫死去,妳就不能再嫁給他的兄弟(對於寡婦來說,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常見且在生物學上是安全的選擇);違反這些法律的懲罰非常嚴厲:你必須把財產交給教會。」

又是因為教會為了維護自己(尤其是為了錢)而帶來的問題。當然就算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禁忌(只是沒那麼誇張),因為「亂倫」之名很清楚這種行為對於傳統社會「倫理」破壞比生物問題更嚴重,而「倫理」其實是為了維護財產權而設。
例如在生存環境較嚴苛的遊牧民族,兄終弟及(不只接收財產,往往也接收妻子)是常見習慣,而中原已經很少這樣做。(沙特阿拉伯的王位甚至不久前還是這樣做)

「到了公元一五○○年,西方家庭開始發展成有點類似現在的模樣,「至少在英國,或許涵蓋德國,主要的家庭型態可能是核心家庭。」喬說道。……一個社群受到天主教會婚姻限制的影響時間越長,這個社群的人越有可能像西方人那樣思考,也就是說,他們會重視個人主義、不墨守成規以及其他西方獨有的心理特徵。我們不確定天主教會是不是西方父母如此怪異的一個關鍵因素,就只因為兩個變數在時間和空間上有相關,並不代表一個變數會導致另一個變數」

但如果真是天主教的影響,為何北歐新教國家受影響多於天主教佔優的南歐﹖是因為北歐的家族規模本來就沒那麼大嗎﹖
又,其實個人主義和不墨守成規是天主教收緊婚姻限制,帶來的意外好處﹖

#278 第2章 為什麼我們採取這些手段來養育子女﹖「這本書的結論揭露了一個彌天大謊:現代提倡的許多育兒建議都不是基於「科學或醫學研究」,甚至不是幾個世紀以來從祖母傳給母親的傳統知識,反而有絕大部分來自數百年歷史的小冊子,通常由男醫生撰寫,提供給棄嬰醫院使用,那裡的護士必須同時照顧數十個、甚至數百個棄嬰,藉由這些小冊子,醫生們最初只是嘗試將嬰兒照顧標準化,但是他們的出版物找到了另一群渴求的讀者:筋疲力竭的爸媽,在日積月累下,醫生小冊子的體積和內容不斷擴增,最終,它們變成了我們現在拿到的育兒建議」

這點也可以引伸出一種「女性主義」式的說法﹕就是一班根本不懂照顧小孩的男人,去指點女人如何照顧小孩。

#298 「最終,這些醫生的書籍改變了父母對孩子睡眠的看法。有史以來,嬰兒和幼童再也不是等到累了才睡、休息足夠就醒來,相反地,父母現在需要控制、規範和安排孩子的睡眠時間,就像他們用烤箱烤火雞一樣,突然之間,以前從未存在過的睡覺規則和要求全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父母變成了睡眠糾察隊,「就寢時間現在成為一個展現誰是老大的機會。」克莉絲汀娜寫道。到頭來,睡眠規則轉變成一個道德問題」

雖然讓小孩自由睡更「自然」,但隨著社會工業化,其實控制睡眠時間也不能避免。因為孩子上學要跟時間表,而就算小孩未上學,照顧小孩的父母也要跟時間表上班。嬰兒睡眠不跟時鐘,受影響的是需要跟時鐘作息的大人。
(方包出生不久,外傭姐姐還未到的時候,在下特別感受到這一點。因為在下正正是需要清晨六時起床趕回校的人,他半夜不睡,會直接影響我第二天面對學生時的精神。所以嬰兒的睡眠問題,其實也是大人的睡眠問題。)
作者採訪的那些社會不需要理會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還有一大批親朋好友可以幫助照顧小孩。

#349 「西方文化可能是唯一存在「自尊」概念的地方,而且我們絕對是唯一需要父母為孩子們維護和培養自尊的文化。」

前半句肯定是錯的,其他文化怎會沒有「自尊」這回事﹖華人文化顯然也有自尊的概念,不過這通常沒被說成父母責任,而是自我修養。

「當讚美遠遠超過批評時,即父母忽視錯誤和缺點的時候,米勒和曹擔心從長遠來看,父母可能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他們可能會誤導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並且與兄弟姊妹競爭,以獲取表揚和關注,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容易憂鬱和焦慮。」

但反過來傳統以「討好別人」為中心的文化也是另一極端。育兒建議最大的問題可能不在於讚揚或批評、控制或放任之類,而是這些建議往往各走極端,沒有中道可言。畢竟「一面倒」比較容易說故事,而且「中道」(做對要讚、做錯要彈、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事事控制)聽起來很像廢話嘛。

#362 「尤瓦爾.諾亞.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非小說巨作《人類大歷史》(Sapiens)中認為,人類的進步是一種幻覺,在許多方面,科技和科學實際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辛苦,而非更輕鬆,以電子郵件為例,這項科技確實使得溝通更加快速,但是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電子郵件有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嗎?尤瓦爾寫道:「很遺憾地,並沒有。」」

電郵的確沒令我們更輕鬆。(方某遲遲不換智能電話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知道有智能電話就很難不裝「即時通訊軟件」這種令自己「更易被找到」的軟件。)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至少洗衣機的確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的。不信你問問老媽就知道。
當然省了時間你又會有其他事填補了,就像電腦資源提升了就會有更吃資源的軟件。

#414 註14「只有大約百分之六十的心理學研究是可重現的,針對人際關係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看起來更無用,他們發現這類研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能夠重複驗證。」

這其實也是現代科學界的危機之一,因為學術界僧多粥少,大家都需要追求「影響因子」保住自己的崗位。所以傾向要做創新研究、找驚人的新發現,而忽視互相驗證發現的工作。只是在社會科學這個問題更嚴重。

#465 第3章 世界上最樂於助人的孩子「比起單純地知道如何洗碗或洗衣服,這些父母正在教他們的孩子學習一種更複雜的技能:注意周遭的環境,以及辨別何時需要完成特定的家務,然後動手去做。」

自動自覺的確是我們都希望子女學會的技能。

#516 第4章 如何教育孩子「自願」做家務「第一步絕對是違反直覺的,你必須做出自己認為幾乎不合理的事情:把任務交給家中最不稱職的成員。……幼兒都有兩個共同特徵,第一是容易耍脾氣,沒錯,民族誌的紀錄顯示,無論你居處何處,幼兒發脾氣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第二個共通點更令人驚訝,竟然是樂於助人,每個地方的幼兒都渴望幫助他人,甚至是極度渴望。」

的確是,連方包也是一樣。問題只是我們現在的家務,很難交給小孩去做。有些工序太危險,有些不危險但讓他做只會壤事。假如有些不會壞事的,外傭姐姐又很難「看來自己不做」而交給本來是她照顧的小孩做,而且交給小孩做反而會令自己工作更久更辛苦。
就像我在圖書館也會覺得自己做比督促學生做更快更準確。把事情交給學生做、加以指導、並接受較差的結果,其實是需要「特意」去做的。當教師是早就預期了這樣,但家傭就通常很難有閒心這樣做了。

#539 「沒有人確切地了解為什麼蹣跚學步的兒童會如此積極地提供幫助,也沒人知道為什麼獎勵似乎會減少這種衝動,但這可能源自於他們強烈地希望和家人在一起,並且與父母、手足以及其他照顧者建立關係。「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關鍵,」瓜達拉哈拉耶穌會大學(ITESO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蕾貝卡.梅赫亞—阿勞茲(Rebeca Mejía-Arauz)表示,「與其他人一起做事會讓他們感到快樂,對於他們的情感發展至關重要。」」

人類是群居動物,所以先天有「一起做事」的衝動很正常。
而為何獎勵會減少這種衝動,如果有讀過教育心理學也不會覺得很出奇,因為獎勵會把內在動機(例如先天衝動)變成外在動機(為了獎勵而做),而獎勵帶來的作用是會逐漸減退的。

「「我們遇到許多媽媽都坦言:『我需要迅速地完成家務,如果我的小孩試圖幫忙,他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所以我寧願自己做,也不想讓他們幫忙。』」在多數情況下,具有西方背景的父母在處理家務的時候,會告訴他們的孩子去別處玩,或者給他們的孩子看影片,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我們一直在教育小孩不用關注外界、不要提供幫助,告訴他們「這些家事不適合你」,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情形之下,我們扼殺了幼兒樂於助人的渴望,讓他們遠離有用的活動。」

的確沒錯,但現代社會也更沒有空間讓父母放手給小孩試錯。

#560 「露西亞認為,每當需要做家務時,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們去玩,很可能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如此會形成一種模式,讓孩子們誤以為他們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在父母做飯或打掃時玩樂高或看影片。」

#586 「請捨棄你必須用玩具和其他「多樣」器具來「娛樂」嬰兒的想法,你的日常家務足以提供許多娛樂,盡量帶著小孩去做你的事情,可能的話,讓寶寶看見你在做什麼」 

就如前述。(#516)

#580 「隨著孩子年紀增長,請求幫忙的次數實際上會減少而不是增加,到了接近青春期的時候,大人不再需要提出很多的要求,因為孩子已經充分了解有哪些必須做的事情;事實上,對青春期的孩子提出幫忙的要求顯得非常不尊重,因為這樣代表他們還不夠成熟或者能力不足,甚至暗示他們是幼稚無知的。」

但這是因為自小讓他們幫忙,否則他們就不知道自己需要幫忙。

#660 「1. 任務要實際且明確,做對家庭能出真實的貢獻。不需要很重要的貢獻,但是不應該用捏造的,例如,在你掃地之後要求小孩再去掃一遍,並不是一項真正的任務;也不是讓孩子切菜,切完卻扔掉;也許你可以稍微修剪蔬菜,或者幫助小孩完成掃地工作,但要確保孩子的工作對家庭有所貢獻。另一個陷阱是給予孩子們「假」的器具,例如假食品、假烹飪設備或假園藝器具,小孩都知道其中的差別,他們知道自己沒有在學習「真正的」任務,當他們的任務是「假的」,就無法為共同的目標做出貢獻。」

的確我們現在都是這樣做,但正如後面提到縫紉的例子,給小孩一支針,大概沒哪個媽媽接受到吧﹖(社會福利署大概更加不會接受「我讓孩子學縫紉」的解釋,所以我才說﹕現代社會沒有空間讓父母放手給小孩試錯。)

#660-669 「3. 永遠不要強迫孩子做事。我們稍後會詳細討論這部分,目前來說,請記得,強迫孩子執行任務會嚴重削弱他們的自我激勵。後面我們將學習更多的技巧來對付頑劣、不願幫助的孩子,但是強迫做家務只會阻礙自發助人的教學,製造緊張的情勢,如果小孩拒絕或不理你,別管他們,稍後再試,我們正在訓練孩子合作,而不是服從父母

這點我們通常很難區分。

#669 「以她九歲女兒海咪為例」

海味﹖(笑)

「1. 繼續專注於團隊合作。把孩子叫過來坐在你旁邊,協助處理家務,這裡指的不是「晚餐過後把盤子收進去」或是「將你的衣服摺好」,而是將這些任務描述成集體活動,例如「晚餐後我們一起清潔廚房」、「我們全家一起幫忙摺衣服」。」

的確。不知為何方包喜歡拿玩具四處亂丟,往往要迫他執拾(相信他在幼稚園不是這樣,但回家就放肆)。如果我先拾起玩具放回去(雖然這根本不是我丟的好不好),「有時」他會願意一起執拾的,但這並不次次有效。我懷疑是因為外傭姐姐為免麻煩(因為我們上班時,就變成她每次都要花時間跟大少拉鋸),而選擇自行幫他執拾,讓他以為自己有權製造「蘇州屎」等別人幫他收拾。

#685 「的確,這個過程需要對這些小人物有相當多的耐心,比我預期的還要多。當蘿西用她的小手去洗碗或摺衣服時,整個流程就會慢下來,有時她會耗費一兩分鐘來決定如何在洗碗機中擺放餐盤;另外,在我們摺完並收好她的衣服後,她會開始從抽屜裡拉出所有衣服,同時全部扔在地板上,大叫道:「媽媽,我們再來一次!」

問題正是,我們現在有沒有時間讓他這樣花。

#791 第5章 如何培養機靈且合作的孩子「小孩子不會分辨成人工作與玩耍之間的區別,「父母不需要絞盡腦汁地想怎麼跟孩子玩,假使我們讓孩子參與大人的活動,那就會變成孩子們的遊戲。」」

#799 「在西方社會,我們經常採用兩種激勵孩子的風格:獎勵(例如讚美、禮物、貼紙和零用錢)以及懲罰(例如責罵、暫停活動、禁足和威脅);但在其他文化中,爸媽會利用另一種激勵方式:激發孩子想要融入家庭,還有團隊合作的渴望,簡單地說,就是「歸屬感」。 」

確焉,正如子曰﹕道之而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而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恪。歸屬感就是德和禮。

#791 「當你做早餐或洗衣服時,孩子就圍繞在你身邊,他們會迅速了解如何炒蛋,或是將白色與深色的衣服分開。」

首先你要有夠大的廚房。

#810 「相反地,每次我們選擇一項為兒童設計的活動,就等於慢慢拿走他們的會員資格。我們向孩子們透露的訊息是,他們跟其他家人不同,比較像VIP客人,被排除於家庭工作和大人活動之外,因而漸漸消磨了他們對於團隊合作的動力。」

#828 「在西方文化的薰陶之下,我們致力於在兒童和成人的世界之間劃清界線。小孩要上學,父母要上班;小孩必須早睡,父母時常晚睡;孩子吃幼兒食品,父母吃「大人食物」(這是去年夏天七歲的姪女告訴我的詞彙)。」 

其實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核心家庭化,令個人原子化,才產生出區分「兒童活動」、「成人活動」、「老人活動」的需要。

#853 「別擔心,你的孩子仍然會在學校與親友一起經常參加這些活動,但是,盡可能拒絕生日派對、參觀動物園、遊戲聚會和「多元的郊遊」,年幼的孩子真的不需要這些活動。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幫助他們負責以兒童為中心的活動,教他們計劃、組織和實踐自己的活動。……這麼做的目的是讓你盡量減少參與孩子們的活動,提高他們的自主權。請記住,以兒童為主的活動是父母專為孩子規劃的,如果沒有小孩,父母就不會參與,而且父母往往無法真心投入這項活動

同意,就像我們現在很難有機會去博物館,但如果我帶方包去博物館,是因為我自己對博物館的節目有興趣,而不是因為要為方包準備profolio的話題之類的。(就像《SPY X FAMILY》中黃昏帶安妮亞去美術館,以便報讀伊甸學園一樣。)
當然這也有難度,因為我有興趣的節目,通常不會是幼兒會感興趣的。而他有興趣的東西,對在下而言自然也就太幼稚。雖然要一起玩還是有可能,例如科學館那個鏡子世界,就是大人跟小孩一起玩都可以。又或者去文化博物館的張國榮展覽,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以往的喜好。至少你看來享受那件事,小孩才有「可能」覺得那是好玩的。

#853-864 「另一種衡量標準,是依據孩子活動後的狀態,他們變得更冷靜、更合作,還是更躁動、更敵對?如果是後者,那麼就該放棄這項活動,因為這正在削減他們團隊合作的動力……任何活動都不值得造成對立,孩子們需要越少衝突越好。」

所以現在那些功課是否故意要親子一起做的﹖

#874 「如果玩具和遊戲在家裡不再必要,而是孩子擁有的特權,那麼清理它們便不會是父母的工作——至少不是你自己的責任;針對這些物品,現在你可以訂出一些實用的規範,向孩子示範如何收拾他們的玩具,還有一起完成清理工作,如果他們不想整理或沒有定期收拾玩具,只需要將玩具丟掉或捐贈給慈善機構……其他時候我會直接扔掉,而她從來沒有想要回已經丟棄的物品,過沒多久,篩選留下的玩具都是她真正喜歡的,而她也變得更擅長收拾東西。……當你去拜訪朋友時,讓孩子挑出一樣玩具或一本書送給另一個家庭;也可以每月固定檢查所有玩具,從中挑出一半捐給慈善團體」

如果我想對方包用這一招的話,首要問題可能是那些玩具沒一個月已經被他擲爛了。(掩面)

#922 「當父母堅持讓孩子單獨工作時,我們正在打擊他們與生俱來的渴望和需求,即「團結合作」,在孩子與我們之間製造緊張和壓力,讓我們自己陷入痛苦和衝突。請回想造成小孩鬧脾氣或出現焦慮的導火線,大多數時候包含孩子與照顧者分開的那一天……如果在他們有需要時,我們撒手不理,又怎麼能指望孩子來幫助我們,或是期望孩子去幫他們的兄弟姊妹?

#939 「照顧者和兒童這兩種個體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和睦相處,但並不需要互相關注,稍後我們將了解更多關於要怎麼訓練麻煩的孩子學習這項技能,此時只需記住,你對孩子的關注越少(尤其是透過命令、指示和糾正的關注),孩子想引你注意的頻率就會越少。……在姜卡雅村莊,馬雅媽媽餵食雞群或編織吊床時,孩子們則在附近爬樹;在北極區域的庫加阿魯克小鎮上,因紐特父母到河邊檢查漁網時,孩子們也會來岩石上面玩耍」

因為那些社會不會要求家長對子女負全責嘛,孩子跌傷了父母也不會被(刑事或輿論)指控疏忽照顧呀。
當你越要擔心孩子(就像緊張大師方媽媽的心態),你就自然會越來越多指示,而且老是覺得小孩沒聽進去(不一定,但通常是事實)。
又,孩子不是通常都愛吸引別人注意力嗎﹖

#945-956 「米奇的爸爸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與德蕾莎如出一轍,他會非常謹慎地斟酌用詞,關於如何製作某樣東西,他不會從頭到尾教一遍,而是會糾錯並給點小建議,比如:「肉桂麵包上的糖太多了」、「你把發酵麵團揉過頭了」或者「你有把麵包送進去發酵嗎?」但總的來說,他允許米奇和他的兄弟犯錯,做出不完美的糕餅和外觀畸形的派餅,還讓兒子們進來閒逛,米奇說:「我們從來沒有被逼著去工作,沒有任何壓力,如果我們只是在一旁看著,沒有人會大聲責罵或發脾氣。」」

首先也要你的社會不介意你製造出一件不完美或外觀畸形的餅(雖然可能他們也是自己吃掉﹖)。試想想我們的社會之所以製造大量廚餘,其中一個原因是超級市場無法出售外表畸形的蔬果,所以有些食物根本未被烹煮就丟掉了。

#1032 第6章 比讚美更好的激勵訣竅「研究表明,當孩子覺得跟老師有連結時,在班上就會想要努力學習

#1043 「父母不會說「做得好」或類似的話,心理學家蕾貝卡.梅吉亞—阿勞茲說:「有時他們可能會用臉部表情來表示認可,這些非語言的表達方式很重要,是展現認同的明確指標。」」

阿斯伯格怎麼辦﹖

#1064 「如果父母抵制孩子的想法或貢獻,就會減弱孩子的勝任感,降低他們的動機。父母的抵制有很多種形式,例如無視他們的想法、直接拒絕他們的做法(可能說:「不,我們不能那樣做。」或者「不,我們不會那樣做,應該這樣做。」),或者講授完成任務的「適當」方式,父母的否定也可能透過不採用孩子的成品、砍掉重練,還有把孩子手上的工具搶過來自己做。」

完美主義的方媽媽就是這樣。我以前的美勞功課幾乎都這樣,不是我自己介意畫得不好,而是她介意我畫得不好。
更簡單的就是嫌我洗碗不乾淨或者用錯毛巾所以不讓我進廚房,結果我一直都不懂煮菜。結婚後她嘲諷說「原來你懂得洗碗」,其實只是現在沒人會評論我洗得好不好罷了。

#1100 「世界上許多父母讓這個做法更進一步,將合作的行為與成熟掛勾。在北極地區,一位因紐特媽媽將毆打弟弟妹妹視為「幼稚」的行為,對弟弟妹妹友善和慷慨則屬於「成熟」的行為。」

倒是可以嘗試對老是欺負熊大的方包用這招。(他很喜歡熊大公仔,但卻又老是在欺負他,包括伸腳讓牠聞……真想不到從哪裡學來的。)

#1112 「捨棄對特定家務的懲罰和獎勵,這些手段根本無法教導小孩自願做家務或任何事情,在許多情況下,反而積極削弱了孩子們幫忙的動機。」

因為重點根本不是某件特定家務,而是家人整體的連結。

#1196-1212 第7章 從來不會動怒的人們「在難熬的環境中保持鎮定是成熟和成年的基本特徵……永遠無法達到因紐特人的自律標準,成年人認為,只要表現出些微的憤怒或暴躁都是不成熟的跡象

的確也是,在北極那種困苦環境如果還要互相發脾氣,大概早就變成互相仇殺了。

#1245 「看到我和蘿西在鎮上逛來逛去,有幾個女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們會問:「妳一個人嗎?獨自一人照顧女兒?沒有任何人的幫忙?」在商店裡面,另外一個女人在一籃蘋果前方攔下我,略帶憐憫地說:「小孩子不應該每天隨時隨地跟在一個人身邊。」」

#1253 「「妳女兒一定很討厭妳,這就是她行為不佳的原因。」當我們在她母親的廚房餐桌旁喝茶,莎莉告訴我:「蘿西需要和其他小孩相處,而妳需要休息時間。」嗯,我知道自己需要離開蘿西,好好喘口氣,我對她感到厭煩,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蘿西也會對我厭倦,這可能就是我們不斷吵架的原因。莎莉說:「妳和丈夫一起旅行幾天,你們就會互相厭煩,對吧?這樣並不代表你們不愛對方,只是各自需要休息的時間。」

那麼為何方包一天只見我幾小時已經在頑皮撒野﹖

#1304-1319 第8章 如何教孩子控制憤怒「整體來說,所有的媽媽和爸爸都提到因紐特人教育子女的一個黃金法則:「永遠不要對小孩大吼大叫。」……「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提高嗓門或對他們生氣都無濟於事,這樣只會讓妳自己更激動。」……大聲嘶吼並不能修正孩子們的行為,反而在誤導他們生氣,她說:「我們正在訓練他們在生氣時要大喊大叫,而且大聲吼叫可以解決問題。」……有些方法對你來說可能已經很熟悉,也許你早已閱讀了許多致力於「正向教養」的書籍……我覺得它們缺少兩個關鍵部分:如何減少自己對孩子的憤怒,以及如何在不動怒的情況下管教或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的確如是,正如打小孩等於教他們打人一樣。(當然其實打人是本能,你不教他們也會打。正如我們沒欺負過熊大,但他自動會欺負熊大一樣。只是你示範過,他們就更覺得可以打人罷了。)
我甚至懷疑不少學生是自小練成「大人不發脾氣的話就無需理會」的習慣,所以課堂上往往無論真假(真﹕你真的發火﹔假﹕扮發火,教師技能之一),總是要人家斥責才理會(簡稱「踢一腳郁一郁」)。
但要忍住不出口又不出手,就需要非常的修為,而且不能在有時限要趕的場合。

現在發現方包怕鬚根刺到皮膚的感覺,所以我不時會用「鬍鬚拮拮」作要脅或懲罰,代替罵人。但這招也不是次次有用,而且顯然老婆和外傭姐姐都用不到。

#1379 第9章 如何停止對小孩發怒「因紐特父母對幼兒行為的觀點與我們在西方文化中的看法不同,他們對於小孩的動機有不同的解釋。舉例而言,在西方文化中,我們傾向於認為小孩子會「使人抓狂」或「測試底線」,更想操控他人……與其將年幼的孩子描述成想要找碴的搗蛋鬼,如果我們把他們當成沒有邏輯、想試著找到適當行為的新住民,或假設他們擁有良善的動機、只是需要改進一些行為,彼此互動的結果會如何?

性善論的進路,可是人的天性其實也確有惡的一面。例如方包之欺負熊大,除了丟牠到地下之外,還有奇怪的「伸腳板給牠嗅(聞)」,很明顯我們都沒示範過這種行為,所以他不是學來的。那麼除了是他自己知道熊大「軟弱可欺」就欺負之外,別無解釋。(結果我的懲罰方式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伸腳板給熊大聞,我就伸腳板給你聞。但總不能把他丟落地呀……)

#1379-1395 「因紐特的長者一遍又一遍地提出三個原則,以幫助父母在孩子失去理智時保持冷靜:包容小孩的不當行為。接受他們的粗魯、暴力和頤指氣使,容許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無法正確地完成任務,或是有時變成一個討厭鬼,千萬別放在心上(或者自認為是一個糟糕的父母),小孩生來就是這副模樣,而你身為父母的工作是教他們表現合宜並控制他們的情緒。如果孩子當下無法達成期望,試著改變環境,而不要改變孩子。」

「父母的工作是(以身作則)教他們表現合宜並控制情緒」這點我明白,但如果說改變環境而非改變孩子,又怎教他們適應社會呢﹖

#1395 「在美國這裡,我們高估了兒童的情感能力,期望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可能在十八個月到兩歲)具有發展良好的執行功能,並且理解複雜的情感概念,如尊重、慷慨和自我節制,當他們沒有表現出這些特質時,我們就會感到灰心喪志,對他們失去耐心。許多因紐特父母從完全相反的角度來看待小孩,他們預期孩子的執行功能和情緒管控能力都很差,主張教導孩子學會這些技能是他們的職責。基本上,當小孩子不聽話或行為偏差時,原因很簡單:孩子還沒有學會那項特定的技能,也有可能他們還沒準備好學習它,所以父母沒有理由感到灰心或生氣。」

的確是,對小孩我們太容易「上心」,於是就發怒。而面對中學生,雖然他們未至於完全成熟(不過很多大人也不見得真的成熟),但顯然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認知,還要故意為之,就更容易令人憤怒了。

#1409 「在烏特庫人的觀點中,成長絕大多數是一個獲得心智的過程,因為心智能力的運用是區分成熟的大人行為與兒童、智能不足、重病或精神錯亂者行為的主要依據。」

確焉。

#1409-1422 「停止與小孩子爭論。七十四歲的希朵妮.尼爾倫加尤克意味深長地說:「即使孩子折磨你,你也不會反擊一個年幼的小孩;無論錯誤是什麼,先放過他們,總有一天,表現會越來越好。」」

那麼怎會有人縱壞小孩﹖

#1422 「因紐特人認為跟孩子爭論是愚蠢的且浪費時間,因為小孩子幾乎是不理性的生物,當大人與小孩爭吵時,大人只是把自己拉低到小孩的水準罷了。」

某程度上是,但如何令小孩別以為自己正確又是另一回事。

#1435 「在許多狩獵採集文化中,父母很少責罵或處罰小孩子,也很少堅持小孩遵守請求或採取特定作為,他們相信試圖控制小孩會阻礙他們的發展,使親子關係更加劍拔弩張。」

原則上沒錯,但現代社會不大可能事事等小孩自願去做,這正是工業化社會的後果。

#1448 「我總是強迫蘿西做事,強迫她把盤子拿進廚房,強迫她在睡前停止大聲叫喊,逼迫她吃下青豆仁、刷好牙、過馬路時牽著我的手、停止毆打狗狗,我甚至強迫她應該從嘴裡說出什麼話(好比叫她:「要說謝謝!」)。」

不要強迫小孩過馬路時牽手,然後孩子被車撞死了又是父母的責任。如此類推。

#1514 「親子教養書經常告訴我不要大聲喊叫和責罵,但沒提供什麼替代方法

正如先前的書介評述,專家說不要打罵孩子,卻家長又學不到和平管教的技巧(或者就算學了,也未學到家、用不著),結果家長不是不予理會而操之過嚴,就是毫無辦法下失之寬縱。不教而殺謂之虐,虐待小孩和放縱小孩到「沒家教」,其實是同等的問題。

#1528-1547 「世上很多文化中的父母都認為他們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學會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教他們冷靜沉著地應付日常生活中的挫折……為什麼這個策略如此有效?其實很簡單:兒童的情緒和活力水平完全反映自他們父母的情感水準

首先家長自己要冷靜得下來。不過正常作者前面所言,現代社會的父母要(只靠二人)獨力照顧子女,還要滿足現代社會的要求,心理餘裕本來就比較小。

#1589 「所以我繫上嬰兒背帶並把蘿西叫過來,果然,小惡魔毫不猶豫地跳進「背包」,剎那間,她停止了尖叫和哭泣,幾分鐘後,我回頭看了一下:蘿西很快就睡著了,像個小天使一樣。」

她根本是「扭眼瞓」吧﹖

#1610 「在許多方面,孩子們天生要透過身體來學習情緒調節,而不是藉由口頭指導。「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被訓練成使用語言和邏輯來解決問題;但是當你四歲的小孩因為不能像蜘蛛人在天花板上行走(就像蒂娜兒子以前的樣子)而非常生氣時,這可能不是為他上一堂物理定律入門課的最佳時機。」」

這的確是在下這種阿斯伯格的死穴,而且跳出親子關係看師生的話,現在的學校又不會容許老師跟學生有很多身體接觸吧。

#1649 「在蘿西只有十八個月大的時候,小兒科醫生就告訴我不用理會她的發脾氣,這個策略適得其反,讓蘿西的脾氣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糟糕,蘿西那時還沒有自我冷靜的能力,放任她持續嚎啕大哭只不過會增加她胸口的怒火,她需要溫柔、平靜的愛,也需要身體上的連結。」

某程度上正確,畢竟方某就是那種面對別人情緒不會反應的阿斯伯格,而對著亂發脾氣的方包,站在一邊擺黑臉其實也無補於事。的確是嫲嫲/姐姐安撫比較有用,但這樣會否同時令他覺得別人有義務無條件接納他的臭脾氣就是後話了。

#1656 「以大多數時候,父母不必說任何一個字來改變兒童的行為,我們只需要對他們「擺臉色」。」

子曰﹕上等人眼教。孔子這樣說,其實即是說只有最聰明的人才真的打個眼色就明白,對大部分人其實都用不著這招的。你以為我跟方包或者學生擺臭臉擺得少麼﹖

#1670 「「表情」比言語具有更多優點,從遠處就能發揮效用,穿過遊樂場、客廳或餐桌,而且由於它是靜默無聲的,孩子們很難跟「表情」「爭吵」,比起口頭指令,兒童無法單靠一個鼻子或一雙眼睛進行談判。」 

他也可以做個不滿的表情,方包很快就學會我那副臭臉和瞪眼。(雖然他瞪得很搞笑)
更有甚者,他不想理你的話,乾脆不望你就行了。就正如你出聲,他聽到也可以不理你一樣。

#1695 「我認為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任性」的兒童,他們喜歡實驗並弄清楚世界如何回應自己,或者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喜歡「挑戰底線」的孩子。」

難道你以為我講道理講得少﹖我只會說得太多。我肯定這句完全不正確,因為這種小孩根本不會信你的,他們會自己試。
因為我家裡就有一個,就算剛剛撞傷大聲哭完,不用半小時又開始四處跑四處撞的小孩。
(不要問我為何,我自小都不喜歡跑來跑去。)

#1727 「脫序行為代表孩子需要更多責任、為家庭做出更多貢獻以及擁有更多自由

這其實也是阿德勒主張的。
好了,那麼是否代表我要給方包多點自由去玩電掣﹖他電死了是否我不用負責任﹖

#1734 「發牢騷可能是小孩子表現對學習新技能感興趣的跡象……「孩子們需要工作,他們不喜歡無所事事,那樣會讓他們緊張。」」

這呼應前面說的,只是在現代家庭環境可以給他們做甚麼又是另一問題。

#1746 「給予選擇也會導致同樣的狀況。對於成年人而言,做出抉擇絕非易事,它們會引起壓力和焦慮,因為我們不想錯過沒有雀屏中選的選項,小孩子當然也會有相同的感覺。」

其實不是因為選擇焦慮,而是因為我們給小孩子的選擇並不是他們想要的。有時可能是環境不容許我們提供那些選擇(例如讓他選擇不吃飯跑去玩,因為飯已煮好),但小孩不理解。

#1756 「我可以只說一次:「我們將在五分鐘後離開。」然後就直接走掉,不用每三十秒大喊一次來提醒;我可以說:「來吃午餐囉,蘿西和麥特。」接著靜候他們加入我。」

如果他最後不來呢﹖完。他們不覺得不來有問題的呀,只是你走掉獨留兒童有問題嘛。(攤手)
其實你不能真的走掉的,小孩最終會看穿這點。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用,有時在外頭方包不想跟大人走,我會自己先走,然後到轉角處偷望他。他發現大人消失了就會開始害怕,然後快步趕上來。但我認為遲早有一天他會自己玩到忘形,覺得父母走掉也沒所謂。畢竟小孩遲早總有因為貪玩而自己走失的一天。)

#1886 第11章 塑造行為的利器﹕故事「把不當的行為當成劇本的一部分,用故事取代雙方的劍拔弩張。」

#1895 「「凱爾特文化充滿了超自然生物。」小精靈遍布於樹林,鬼魂在路上遊蕩,怪物潛藏在湖泊和沼澤中;有些生物樂於助人,有些會帶來危險,這些神話生物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幫助保護兒童的安全。她說:「沼澤和濕地可能暗藏凶險,有時沼澤看起來像陸地,但其實底下都是水。在孩子們熟悉這個領域之前,故事能夠讓他們遠離濕地。」」 

對於喜歡非小說多於虛構作品的方某(你直接告訴我沼澤為何危險就好),這點的確難以掌握。

「有一個凱爾特故事的主角是一隻生活在水中、喜歡偷抓孩童的馬」

某程度上類似華南「水鬼抓替身」的故事。(後話﹕梁濤先生認為「捉匿人」的兒童遊戲就是反映這種心理。)

#1919 「故事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我無法想像回到以前的生活,沒有這些超自然生物在我們家裡面飛來飛去,穿過牆壁,並且在附近公園的樹上閒逛。這些生物是我們每天早上出門上學的唯一理由,同時也是就寢時間不再日復一日崩潰混亂的唯一原因。」

結果我們對聖誕老人的故事嗤之以鼻,但又有人投訴老師對學生說世上沒聖誕老人破壞童年夢想。

#1957 「在全國公共廣播電臺,我從幾位讀者那裡得知他們用這種方法大有獲。」

應為「大有斬獲」,嶄字的意思完全不同。

#2010 第12章 塑造行為的利器﹕戲劇「媽媽繼續藉由向孩子詢問後續問題來強調後果,例如「你不喜歡我嗎?」或「你是嬰兒嗎?」這些問題可以不斷激發孩子思考;他們還會將期望的行為與成熟連結起來,認為脫序的行為代表幼稚。」

#2034 「在這些戲劇中,孩子們可以嘗試對有爭議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由於他們父母的態度很放鬆,而且還有點俏皮,小孩子不需要害怕犯錯。孩子在感到平靜而非沮喪的時候,可以演練不良行為的後果,所以他們更容易學習和思考。」

確焉,最好在平靜的時候先演習一下。

#2121 第13章 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如何養育孩子﹖「十幾隻狗從四面八方朝我們跑來,有棕狗、黑狗、白狗,還有一種讓我想到人字形的毛色

在下完全想不到「人字形的毛色」是指甚麼。

#2157-2165 「這是一種基於最小干擾和尊重的關係,而不是西方人傾向於實施的控制和改變。植物生態學家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將這種生活模式稱為「禮物經濟」,土地為哈扎比家庭提供了非洲小羚羊、狒狒和塊莖食物,作為對這些禮物的回報,哈扎比人對這片土地負有照顧和保護的責任……禮物不是免費的,它的本質是創造一系列關係。禮物經濟的基礎貨幣是互惠……在禮物經濟中,財產附帶了『一大堆責任』。」

現代人的確很少想到,產權是伴隨著責任。產權也是「權」,有權利自然應該有義務。無權利的義務是剝削,無義務的權利是腐敗。

#2259 「狩獵採集社群非常重視一個人自己做出決策的權利,即他們的自治權,他們認為控制另一個人是有害的行為」

畢竟這是很需要個人主動才能令群體活下去的生存模式。

「父母會尊重那名一歲小孩,他理所當然擁有自己的日常行程,父母的目標就是幫忙實現那個行程表。」

如果他的行程跟父母的行程有衝突呢﹖

#2269 「父母允許孩子保持自行決策的感覺,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到被控制或被支配。家長會運用提問、後果和謎題,也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例如,遠離拳打腳踢的孩子,而不是告訴孩子停止打人),改變孩子周圍的環境(例如,假使孩子不能明智地使用平板電腦,從房間中將其拿走,而不是告訴他們不要使用。),或者默默地幫助孩子處理不安全的狀況(例如,當小孩爬牆時站在旁邊,輕輕握住他們的手或者盯著他們,而不是告訴他們從牆上下來)。」

如果你有無限時間去看著他的話,這也是為何這種方式在現代雙職家庭很難用的原因。

#2286 「我看到那裡的兒童比西方的小孩更少抱怨、索求和尖叫,懂得為他人著想,想要幫助他們的朋友和家人,他們是充滿自信、好奇的積極能幹之人。」

因為社會需要他們這樣。正如舊時中國社會採用儒家禮法一樣,不是因為他們想要,而是因為需要。

#2297 「我從來沒有想過幫忙買牛奶或麥片當早餐。我確實是獨立的,但我沒有自主能力

那就不是獨立了。

#2345 「當我不斷教導她的行為時,即便我的初衷是想幫助她,但這麼做終究會埋沒她的自信心,導致她學會依賴和苛求,我也示範了霸道、刻薄的行為。」

問題又回到﹕我們的社會是否能等待孩子自己去學。

#2356 「嘗試每小時最多發出三個命令。拿出你的手機,將計時器設定為二十分鐘,在這段時間內,限制自己只對孩子發出一個口頭命令」

其實已經很難,因為現代住家更為複雜,你以為很安全但其實家中和路上充滿危險。

#2371 「別再當孩子的腹語師。直到我看見哈扎比父母從來不會替孩子們回答或告訴他們該說什麼,我才恍然大悟自己長久以來都在扮演蘿西的腹語大師。」

的確至少大人應該有耐性讓小孩自己組織說話。

#2380 「然而,在絕大多數文化中,幼兒可以安全地學習如何使用刀具、升火、在爐子上做飯、甚至射箭和投擲魚叉

受了傷或者死了沒計算吧。

#2401 「如果孩子依舊不明白,輕輕地牽起孩子的手,引導他們遠離危險,改天再上課。」

於是他開扭計大喊大叫。

#2506 第15章 治療憂鬱的古老祕方「當一位媽媽剛生完小孩,其他婦女就會來到她家,組成一個寶寶特別應變小組,準備應對寶寶的每一次嗚咽和哭泣,她們會抱著、依偎、搖晃,甚至餵養新生兒。如同人類學家梅爾.康納所寫:「對付一個大驚小怪的嬰兒必須透過集體的努力。」幾天以後,媽媽就可以回去工作,把寶寶交給異親父母照顧。新生兒出生後的剛開始幾個星期,平均每十五分鐘嬰兒就會從一個照顧者移動到下一個照顧者手中;等到嬰兒三週大時,異親媽媽對新生寶寶的實際照顧時間佔了百分之四十;到了第十六週,異親媽媽的比例就會高達百分之六十;兩年過後,孩子與別人相處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和自己母親在一起的時間。」

但狩獵採集社會的出生率應該不高。

#2528 「比其他小孩大五歲左右的年幼兒童可以成為更傑出的老師,比父母本身還要出色許多。她指出,與老年人相比,少年人有幾個很大的優勢,他們比父母更有活力,可以很自然地將遊戲和角色扮演融入到「教學演練」中,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況且他們在任務中的能力水準更接近年幼的孩子。……在嬰兒時期之後,兒童對兒童的教學反而更為普遍。」

但問題也正在於「他們的能力水準接近更年幼的孩子」,在這個「問責社會」裡,這些大孩子無法承擔萬一出事帶來的責任。
而且這樣的教學速度較慢,已經追不上工業化後的社會需要。(亦因此我們的小孩越來越容易抑鬱。)

#2545 「部分人類學家認為,異親撫育為孩子們帶來一種近乎神奇的想法:對全世界的信任感,相信你的家人會照顧你,相信鄰居會關照你,相信森林會照拂你,相信你遇到的人們都是良善、熱情且樂於助人,相信這個世界會呼應你所求。」

那麼就不會有獵頭族了。

#2567 「如果老師或教練對孩子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我們甚至可以邀請他們過來享用晚餐或贈送一份特別的餐點。」

似乎還要先搞清楚他對孩子有哪一種興趣。

#2624 第5部 西方教養二.〇版「如果仔細思考我們為人父母的角色,我們的工作可以分為兩類:宏觀教養和微觀教養(有點像經濟學家在他們的專業領域所分析的角度)。宏觀教養是關於大格局,我們如何規劃小孩的生活、預定活動和安排他們的時間;另一方面,微觀教養是我們在這些活動中時時刻刻所做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實際說了什麼、說了多少以及我們試圖影響孩子行為的程度。」

#2636 「如果父母不要求和控制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不會反過來要求和控制父母的注意力。」

其實孩子本能上會操控父母的注意力,否則他早就餓死了。

#2643 「人類學家大衛.蘭西說:「父母承擔了這些多餘的義務,因為有人讓我們相信它們對優化孩子的能力舉足輕重。」」

如同《教養的迷思》告訴大家,研究顯示並非如此。

#2669 第16章 關於睡眠「「在十九世紀,這些精神病院的醫生真的很沉迷於控制病人的睡眠。」醫生嚴格規定病人甚麼時候睡覺,他們應該睡多久,睡眠環境要如何安排。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他們還用圖表和日誌一絲不苟地追蹤患者的睡眠情況。」

#2691 「我們沒有創造一個平靜、放鬆的環境和心態,反而產生鬥爭和衝突,製造出混亂狀態,年復一年,我們竟然引導孩子在睡前變得緊張和焦慮。」

#2709 「每天晚上八點左右,我開始像老鷹一樣注視著蘿西,當我偵測到她出現疲倦的信號時(例如,揉她的眼睛,吸她的拇指,抱怨更多),我會關掉房子裡的燈光,因為我曾注意到坦尚尼亞的黑暗能夠真的讓她平靜下來。」

問題還是那句﹕這是環繞時鐘運行的社會,她遲了上學怎麼辦﹖

星期六, 3月 09, 2024

是你太悲觀的怪夢夢

在斜路邊看到一部小巴,我以從門邊那個單人位望向前的目光,看著車箱裡面。

只見司機鬆開手掣、踩盡油門,沿斜路衝下去。

但斜坡下面有一堆車呀,那不是要撞車了麼﹖

我向司機大叫「會撞車呀﹗」

只見司機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星期六, 3月 02, 2024

理應人人都知的考試技巧

見到朋友轉貼資訊,提及教學生多項選擇題(MC)就算不懂做也要猜,亂撞一個答案總好過棄答。的確,就是敝校這種中游學校,也有不少缺乏動機的學生,考卷就留空大半不答。只差在他們通常沒傻到連MC也不撞,只會留空後面的長問答……

有些考試小技巧,本來以為人人都懂,但教書久了就發覺未必如此。尤其這幾年網課後,學生普遍能力差了,更發覺有些人真的完全沒學過。所以對卷時還要特別提醒。

以下講的真的不是甚麼秘技,年紀不小的看倌應該早就知道。只是有些小朋友 #佢真係唔識架喎,所以特地開一篇。

---

1. MC/是非題固然可以撞,但答完也要留意答案分佈是否平均。
無論亂撞還是真心答,如果你的答案嚴重偏向某一個選項(例如十題有五六個D,真的見到有學生這樣填),就應該再看看是否搞錯了。因為通常正確答案不會偏向某一個,以防有人亂撞某個選項時完全撞中。(當然亦不見得會完全平均,只是答案數目會大概相近。)

反過來看,如果你大部分題目懂得做,只剩幾題不懂,其實也可以嘗試計算已有的「正確」答案有多少個A/B/C/D(/E),然後計算不懂的題目。撇除了顯然不合理的答案(先收窄範圍),再看看可能的答案加上去會不會令答案太偏頗。
當然這也有風險,有可能你自以為「正確」的答案本來就答錯了(笑),然後再計就跟著錯。只是當你毫無頭緒時,有個方法幫手猜而已。

如果大部分題目都沒把握,即是平時沒聽書或者老師教得太差(當然你會認定是後者),那就沒法了。
有個學生說小學數學老師教他全部填C,因為習慣上答案是C機會較高。我卻覺得,因為正確答案通常接近平均分佈,所以你全部撞C,(假設只有A/B/C/D四個選擇)也只會拿到比25%略高一點的分數罷了(當30%好了﹖)。如果不懂的題目太多,無論你怎樣撞,也不大可能靠「撞」到及格。可以一試但作用不大。

2. 有些班成績較差,通常也就是動機弱的學生多,所以留空不答的人也最多。我通常會跟他們說,電腦科(數學亦然)長題目通常有程序分。電腦科長題目通常就是編程(當然高中會有其他申論題,但我教初中),所以例如考LOGO程序,而你完全忘記中間怎樣寫,只要你寫得出—

TO 程序名稱 (題目有提供,永遠有學生自己亂作一個名,提醒完總有人不理)

(中間全錯或留空)

END

—總會拿到兩三分。(變量要加 : 冒號他們通常都會忘記,這一兩分往往拿不到。)
長題目佔分多,每題偷兩三分,只要MC、填充別錯得太過分,就算整份卷未及格,都不難搏到四十分到四十幾分。最後加上平日用心交功課、上課交齊書的平時分之類,學期總分就會及格。

3. 這是鼓勵他們別放棄。特別是學力弱、動機弱的學生,以為不懂就乾脆不答,要讓他們知道只要肯完成試卷,還是有機會及格的。
因為現實中真的經常見到,不計成績最好那一班,成績次好的班跟成績差的班分別在哪﹖其實次好那一班也不見得更聰明,試卷很多題目都答錯,但他們肯試答,於是有上述的程序分,我也可以盡量看哪些位置「撞中」部分答案給少許分數。而成績差的班就較多學生索性留空不答,我想送分也送不到。

(當然如果錯得太離譜也沒法送。今年遇到這種同學,看得出有努力嘗試答,但完全無法給分,唯有請他日後上課用心一點。)

4. 有些學生不知道答題是要計時的(尤其現在學生都依賴手機,沒幾個有手錶,進了試場想看時間也未必看得到)。今年真的有學生(初中高中都有)告訴我,花了太多時間答前面的MC,到後面就不夠時間答了。
其實我每年對中一新生都會講一次,拿到試卷除了填姓名班號外,還要計算一下每條花多少時間做。這樣對中一或者不算很重要,但到公開試就很重要。

當然或者你要叫家長買隻錶,不用買貴的,街邊一百幾十的也可以。反正就算再差的石英錶,只是考幾小時試也不至於見到誤差。

例如我們中一測驗通常30分鐘,100分/30分鐘 = 3.33分/分鐘,即是你至少每分鐘得答完值3.3分的題目。由於我們不會想「剛剛好」收卷前答完,答卷後應該留點時間檢查,所以就當每分鐘完成4分題目好了。(於是全卷用25分鐘答完,餘下5分鐘檢查答案、處理先前完成不到的題目。)

中一考MC十題,值10分或20分。即是你應該大概每條花18至36秒(=一分鐘完成兩至三條,視乎分數多寡),用2.5分鐘或5分鐘完成MC部分。
所以如果你發現五分鐘後還未答完MC,即是你花了「太多」昤間「磨」這部分,不值得。應該先跳答其他題目,答完後有時間再回頭處理。別花太多時間處理完成不懂的題目。(當然有些人會說自己全份也不懂……)
反正只要你真的看按時完成試卷,最後總會留下時間檢查答案,到時還想不通就按前述「撞」答案好了。

5. 人生要有紀律。不只上學有紀律,溫習、答卷都應有紀律可循,把事情按部就班完成。有些學生就是不懂,若然不是沒人教過他,就是曾經有人教他但沒聽進去。對於不是特別聰明的學生(中游學校大多如是),成果好壞(留意不一定是成績),往往就差在這裡。

於是每次考試都會不厭其煩講完又講。

---

以前講過公開試準備,見另文

星期六, 2月 24, 2024

機智教養生活


Emily Oster《機智教養生活﹕經濟學教授媽媽教你做出最佳教養決策》(The Family Firm: A Data-Driven Guide to Better Decision Making in the Early School Years),游綉雯譯,台北﹕遠流,2022

上一次介紹《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作者續著,同樣是引用論文,分析研究結果支持哪種育兒方法。前作主要講嬰幼兒時期的事,本書則討論學齡兒童的照顧。

除了討論各種育兒訣擇的研究結果之外,作者於本書中強調在家中建立決策模式,以減少家人之間的爭執。她認為經營家庭就如經營公司,都應該有清晰的使命(mission)。家人要先講清楚各種需求的先後次序,才能每天在互相競爭的選項中作選擇,不講清楚的話只會每天在爭吵。

作者把企業管理的4F(Frame the question, Fact-find, Final decision, Follow-up)套用到家庭中,在每個議題(例如小孩應何時入學、家長應該重返工作等)說明相關研究後,提出4F應用的示例,供讀者參考。書末甚至提供了方便討論用的相關表格,讓讀者試用。

當然,以往績我讀了的東西都沒人理,本書的知識相信也無法對現實有幫助。(微笑)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klxAW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119 前言「想像一下,你有兩個孩子。西門九歲(小學二年級);艾莉六歲(小學一年級)。他們在離家不遠的公立學校上學。」

一級差三歲﹖

#222 案例應用﹕延遲入學、提早入學、入學年齡「現在有人認為讓孩子延遲一年進入幼兒園大班,讓孩子年齡稍長再入學,應該更有能力面對學校體制。」

是誰把學校搞到足齡生都應付不了﹖

#293-#308 「論文指出最重要的一點是,入學年齡小一歲,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機率會增加二.九%。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診斷的基準率約為四.一%,所以提早入學者是七%。這數字實在是很高。……這並不是說,入學年齡較小的孩子,先天上就有較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案例,而是說,他們入學年齡較小的這個事實,代表他們更可能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一種可能性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比較無法久坐(這當然為真),而老師(或父母、其他校方人士)很自然地會把這些孩子和同班的其他學生做比較。……研究者也指出,在隨機的情況下,當孩子同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大時,孩子較有可能被診斷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換句話說,即使設定孩子個人的入學年齡,可是如果他們和年齡較大的孩子同班,他們比較可能被認定為有某種學習障礙。」

值得留意的偏見。

#344 Part 1家庭工具箱「你可能會發現,如果有更好的協調方式,開始討論日常行程,那事情會容易許多,而非僅在家中的走廊討論事情,或是把事情寫在便利貼上,或是(傑西個人最討厭的)在熄燈就寢時討論。」

女人好像特別喜歡這樣。

#383 01建構「大局」「我們不該忽視,在一個家庭中有數個決策者(例如兩位家長)的情況下,不能清楚表達這些優先考量,是產生衝突的原因。」

的確婚前輔導也提及這個。

#598 04睡眠「研究者還發現,睡眠不足的孩子說自己白天比較累,而且有比較多憂鬱症的案例。」

那是抑鬱導致睡眠不足吧。

#617 「在孩子的短睡眠週,他們在工作記憶和數學熟練度的測驗中表現較差;家長也說孩子的注意力較為低落,情緒調節能力較差。」

所以睡眠不足也可以導致抑鬱吧﹖

「有些孩子早早在七點二十分就開始上課,有些孩子則遲至八點十分才開始上課。」

香港不會有那麼早呀,是大陸的早自習﹖

#633 「研究發現,比起學區上課時間較晚的孩子,上課時間較早學校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成績也較差。」

師長宜乎知道這點。

#775 05家長就業「生活滿意度可以藉由事業來提升,也可以藉由家庭來提升。但兩者不會有加乘效果,你不會同時獲得家庭與職業滿意度的提升。在高學歷的女性中,有工作並有家庭的女性,往往比待在家裡的女性更不快樂、更有壓力、更疲憊。」

會否因為高學歷工作更易在工餘時間也傷腦筋﹖畢竟藍領工人一般下班就真的下班,可以專心處理家務。高學歷工作通常是所謂「專業」工作,很難指明確切「下班」完全切斷工作的時間。

#788 「我從朋友那裡得到的最好的建議之一,就是事先決定好如果保姆生病了,誰來替代。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接受下面這個現實也會有益:有時候儘管你已經做好最棒的計畫,但還是可能要帶一個身體微恙的孩子到辦公室/休息室/教室裡

疫情前或者行,現在還可以這樣做﹖

#815 06營養「時間快轉到我年輕時期,那時我們了解到,其實低脂飲食並沒有任何益處。我們也看見對碳水化合物強烈抵制,還有對雞蛋等食物的喜愛。我爸爸領先這種趨勢大約二十五年。」

古老當時興罷了。

#830 「人的口味是固定的,並且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這表示你的孩子現在所吃的東西,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喜好。」

印痕效應

#878 「在考量你們家的餐點供應時,這個學校層級的實驗或許會把你導向一種比較獨斷的晚餐模式,像是「在你吃完蔬菜以前,不能再多添義大利麵/吃甜點/看電視。」但是更廣泛的數據觀點卻不認同這種做法。因為像這類的催促,可能在短期間內會增加某種食物的攝取,但是這似乎也會減少對特定食物的長期喜好。基本上,告訴孩子「如果你吃胡蘿蔔,就可以吃冰淇淋」,似乎是促使他們認為胡蘿蔔不甚可口。」

所以不能罰他沒零食囉﹖但又不能讓他多吃呀。

#975 教養風格「早餐吃到七點二十分,然後去刷牙。」

剛吃完東西就刷牙不是好習慣(雖然以前這樣教),反而會令牙齒更易花掉呀。

#1093 08學校「我上一年級的孩子討厭寫回家作業,我應該告訴他不要寫,還是應該和校方談談,或者告訴孩子,無論如何都必須做回家作業呢?」

身為一個教書匠,我反而奇怪為何「作業應該完成」是一個問題。
有孩子喜歡做作業的嗎﹖很多人都不喜歡上班,是否不用上﹖上學就是要學習,學習就需要練習(做作業),這是顯然的。當然「該做多少」可以是個問題,但「不喜歡作業但要做作業」不應該是問題。

#1145 「與特許學校的成果相比,這些結果較不出色,也更為薄弱。一些研究發現,學券有重大的負面影響。同樣的,問題似乎部分出於備選方案。具體的情況是,比公立學校學區品質更嚴重的問題是私立學校選項的品質。學校學券的金額不是特別高,多數情況下僅夠支付比較便宜的私立學校。除此之外,願意參加學券計畫的私立學校,通常是那些需要招收更多學生的學校,但招生人數不足可不是學校品質的好徵兆。」

佛利民不會想聽到這點。
但正如香港的直資學校,除了有些很受歡迎,也有些本來就是收生不怎麼樣,為了在派位遊戲中不被淹沒而改行直資,比較像以前香港的買位學校。

#1252 「我曾經和一位頂尖的成功專業人士聊過,他詳細說明自己拒絕背誦乘法表,而是有效地找出自己的代數算法,讓他能夠知道答案。」

其實兩者(背誦和理解)是沒矛盾的。正如香港小學生要背九因歌,只為方便他們加快計算,不代表老師不會教乘法的原理。英文乘法表也許真的很無聊,但中文九因歌易記得多,讓學生快速得到答案,也可以增強學生計算的信心。

#1286 「從一九六○年代後期開始,有一場運動,歸功於包括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等人,提出以更為「全語言」的方式來教導閱讀或許更好。這個運動特別主張要揚棄字母拼讀的方法,讓孩子沉浸在語言和故事中,他們認為這能讓孩子有效地學習圖形辨識來閱讀文字。」

代價就是經常串錯字吧﹖正如後面提及,學習字母拼讀還是不能避免的。
學習母語和外語的情況可能不同﹔學習外語的話,或者讓學生不怕讀比較重要﹖但香港現在流行讓小朋友學phonics,其實也就是讓他們先學會怎樣讀出聲。

#1327 「根據上頁圖表中的數據,我們知道,到了三年級,幾乎所有孩子多少都能夠熟練地閱讀,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開始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閱讀的內容──從「學習閱讀」漸漸轉為「以閱讀來學習」。」

即香港教改四大關鍵項目之一的「從閱讀中學習」。

#1456 09課外活動「我的印象是,在過去的三十年裡,課外活動有了某些改變。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從事過很多活動,但幾乎沒有一項算是認真的。然而「前專業主義」(pre-professionalism)已經悄悄在孩子的活動中發生。」

只是由不普遍變成普遍吧﹖以前的父母比較少資源,能夠給孩子安排課外活動的不多(於是我們那輩大多是依賴社區青少年中心提供的活動),於是「用課外活動操練孩子」的例子就少一點(多數父母寧願追求學業成績)。現在社會富裕了、父母資源多了,於是連課外活動也操練罷了。

「我的一位摯友傅利曼寫了一本發人深省的書,名為《玩成贏家》(Playing to Win,暫譯),深入討論這種轉變。可以這麼說,現在要成為某項活動的業餘愛好者,比以前更加困難了。」

大富翁某程度上也是如此。以前沒甚麼人特別有興趣研究,於是1999年畢華流拿了世界冠軍後香港也搞本地賽,方某隨隨便便也玩到入決賽(最後季軍)。後來吸引了很多人玩,甚至玩得「如狼似虎」極之進取,方某這種沒特別鑽研的也就再沒機會在本地賽殺入決賽了。

#1733 「為什麼這件事備受矚目呢?根源似乎來自一九八○和一九九○年代,敦促大家注意「暑假學習失落」(summer learning loss)的現象。這項研究的重要研究者是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庫伯(Harris Cooper),這位人士真是每個孩子最懼怕的人物。他成功的事業就是建立在家庭作業很棒的想法上,即使放暑假也要做家庭作業。」

#笑左笑埋右

#1827 10情緒「至少在我的印中,這是新的做法。我以前就讀的學校……我不記得對於這些情緒主題有正式的教導……很難知道是什麼促成了這種轉變。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我傾向基於市場的解釋。也許在市場上,這些人際關係技能的經濟報酬提高了,因此培養這些技能更有價值了。我們對心理疾病與其治療在文化態度上,也產生了明顯的轉變,對兩者的污名化顯著減少,對心理健康的價值有較多討論。」

不只是經濟報酬提高,而且也經過多年來很多人強調,「情緒智能」(通常稱為情緒智商/EQ)才成為教育界關注的議題。
「印像」應為「印象」。

#2503 11娛樂「我的經驗也告訴我,孩子可以從影片中學習到有關北極熊的基本知識(像是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的,不是白色的)。」

不說不知道

#2112 結語「幾週前,疫情的危機波及美國。從中國發跡的類感冒疾病,以及不要握手之類的指示,已經迅速演變成居家命令,以及無限期的遠距學習。」

它不只是感冒那麼簡單啦,比流感還要嚴重。

星期六, 2月 17, 2024

我的骨頭會說話


廖小刀《我的骨頭會說話:法醫真實探案手記1》,台北﹕三采文化,2023
(我看的是試讀本,這是全本的連結)

前陣子出了免費試讀本,所以就下載來試讀了。

故事是吸引沒錯,但同時讓大家看到無視人權的辦案方式。例如書中的姦殺案,刑警可以濫捕現場方圓若干里內的「可疑人物」(幾乎就是所有男人),要他們抽血證明自己清白。這種辦案方式在稍為尊重人權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因為沒有理據指證特定的疑犯,法庭不會同意抽取樣本。

當一些喜歡「高效辦案」的人津津樂道「太著重人權就會放縱罪犯」時,作者坦白承認他們這樣還是找不到兇手。兇手最後是在另一省再犯事才碰巧找到。換言之,縱使嚴重侵犯人權和私隱,同樣也破不了案。而那些可以津津樂道的人,通常就是在大城市工作、不是住在案中那種只有「低端人口」體力勞動的市郊偏僻地方,所以未被鐵拳打到的人。

前年在當局亂推清零政策下無法出門,最後憤而舉起白紙的,多少是本來有份嘲弄「太著重人權令施政低效」的人﹖他們的親身經歷,證明了沒有民主和人權,並不會令施政高效。相反,由於沒有獨立民意機構和司法機關的制衡,低效、無效、甚至產生反效果的政策也難以停止。

重視民主和人權社會表面的低效率,是為了避免更離譜苛政的代價。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6oJPRS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星期六, 2月 03, 2024

怪夢夢雜錦(11)

夢中在一個白色大房間內。

我要往下走,但沒有樓梯。在地板上踩來踩去,原來某些位置踩下去,會有形狀像俄羅斯方塊的板塊凹進去(但未踩中之前又見不到),然後就會踩著那一塊落去下一層。

之後不斷找地方踩、逐層下降,直到醒來。

---

夢中回到中大,在新亞樂群館聽師兄講書院重建樂群館的計劃。
既然要重建,書院學生會室自然會先收回。

聽完後我問他,學生會究竟要搬去哪臨時辦公﹖不怕校方反悔,重建後不讓你們回去﹖

(P.S.1 連發夢都是見到新亞書院)
(P.S.2 連發夢都無法信任這個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