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日, 10月 20, 2013

History of our public housing and bus services

趁有點時間,帶老媽去文物探知館和歷史博物館看展覽。

首先是文物探知館的「話說公屋」展覽
(主辦單位之一是逸夫書院「李和聲香港歷史資源中心」,竟然不是在和聲書院。看來未捐新書院前他們已捐建這個中心了。)

有趣的是,戰前(1935年)設計的貧民房屋,已經有獨立廚廁,反而後來的徙置大廈沒有。(因為戰後人口大增、而且徙置大廈是緊急興建的吧﹖)
(還有,戰前的委員會建議這些房屋的租金「不應超出家庭收入五份之一」。)

早期徙置大廈其中一種設計。這模型顯示了當時的公共廁所/浴室和取水處,這也是當時治安很差的原因之一。
(當時連煮飯也是在走廊。現在看來當然很危險,小朋友跑來跑去一定會撞到。不過以當時屋內人口之密集,在裡面煮可能更危險……)

我住過的公屋全都是舊樓,連Y型也沒住過。(當時見到Y型公屋的屋頂有大O形和半個O形的窗,在下笑稱為「DO樓」)
(不過倒沒想過廁所間隔可以三尖八角成這樣。)

九十年代的叫和諧式。不過當時公屋家庭問題較多,這種設計好像也被人批評過,認為間隔問題令鄰舍疏離(這也是當時趨勢,不一定完全關間隔事)、家庭成員也各自躲在房間中,一點也不和諧云云。

新世紀的公屋設計講求靈活,不再只套用幾個標準圖則。而是把圖則拆細成不同大小的標準單位,再視乎當地情況「砌圖」般形成新圖則。

(不過在下無緣見過這一類公屋了)

徙置事務處的租證(即租約),跟後來房屋署的幾乎沒大分別,除了房屋署的租證頁數更多(因為條款多了)。而且房屋署的租證只需戶主照片,徙置區的租卡就要全家合照(是部門拍攝的,所以照片後還有編號,房屋署就只需戶主自己帶相去)。

舊式交租卡我也用過。廿年前還像以前一樣,月頭某天會有房署人員上門收租的,十分方便。如果上門收租時沒人在家,就唯有自行到辦事處排隊交租了。辦事處有專門收租的會計,還有專用房間。
只是後來為了節省開支,就只請大家自行到辦事處交租或者用電話繳費靈了。再後來進一步減少辦事處收租時間,叫大家到便利店交租。當然,對於老人家來說,相信還是上門收租比較方便。
房屋署的舊式租卡,原本是人手填寫的。展品沒顯示的是,電腦化後租卡就加了一張條碼貼紙,到辦事處交租後就以電腦列印交租資料。(當然這部機器就不方便人手帶上樓了)

以前警方不足、公屋治安欠佳,部分屋邨曾召集街坊義務組織夜間巡邏隊,晚上輪流巡更確保夜歸女眷安全。隨著社會發達街坊關係越見疏離,這種團結早在政府提供公屋保安服務前已不復見。

蘇屋邨和坪石邨居民巡更用的木棍﹕

蘇屋邨海棠樓互助委員會巡更須知(一九七七年),記載了街坊義務巡更員須遵守的事項﹕



重點為巡更純屬義務不得接受報酬、巡邏除了維持治安還要協助清潔、巡更要戴編號臂章及記錄資料、警務署批准攜帶的裝備、對可疑人士的應對和處理等。

一幅展示各區公屋人口和比例的地圖﹕




「寫信佬」是現在已消失的職業,多年前在玉器市場見過,就跟報稅的攤位開在一起。



當年遊樂場常見的玩意,尤其是超長滑梯我在佐治五世公園也玩過,現在的小朋友已經玩不到了。



最後給大家拍下兩則公屋冷知識﹕



在網上見到蘋果日報的報導,說這個展覽沒提及鹹水樓醜聞是誤導市民。
雖然展覽的確沒提及鹹水樓,不過展板倒有提及新世紀的「短樁樓」醜聞。所以說有意避短,也不必然。

------------------------(我是巴士站的分隔線)------------------------

然後就乘舊巴士最後一天展出,到歷史博物館看巴士歷史展覽

香港巴士迷多,展覽注定擠迫,跟公屋展覽的人流相差很遠。整個大堂展覽區又迫又焗,環境並不理想。

戶外的舊巴士展區顯得鬆動很多,可惜的是圍起了不讓人走近﹕



好像聽到有「尖碼之聲」的人在遠遠一角(博物館地界以外)喊咪「示威」,抗議因為「沒位置」把丹拿E型巴士「劏開」放在館內展覽,要求開設交通博物館云云。


 相比起左邊那架舊型「丹拿A型」沒坐過,右邊那架「亞比安維京五十五型」至少童年時還在郊區見過。


五六十年代的九巴站牌,由於當時巴士線和巴士站都不多,所以沒有路線編號,所有經過路線都會停靠。
(這款站牌其實跟中巴的站牌看起來很像,除了變了藍色牌和中巴標誌外。在下印象中沒在街上見過這款九巴站牌,卻見過同類的中巴站牌。也許是因為中巴後來出名吝嗇老土,不只巴士沒換,連站牌也不換吧﹖)

被「劏」的舊巴士車頭,老媽還以為是假貨﹕





香港第一架雙層巴士,就是戶外展出的那款﹕


抄說明﹕「一九七二年六月二十八日,過海隧道巴士準備通車時,九巴試行101、102、103號線的報告,包括出發和抵達時間、交通情況和行車里數等記錄,供內部作參考。」




一九八八年第一部冷氣巴



九巴學童半價證,在下讀書時已是尾聲(後來取消了)。七十年代原來還有新界區和九龍區之分,似乎只限在該區使用﹖ (註﹕網友提醒,當時應已統一為車船優惠證,再後來改為車船津貼而取消,只剩下地鐵優惠證。所以應該是在下記錯了。)

張瑛劇照。(我們應該是最後一代聽過這個名的人﹖)

八十年代的車長站長肩章。展板說仿傚紀律部隊我沒異議,不過可以寫清楚哪個章是哪個職務用的嗎……否則我見到一堆章又如何呢﹖

就算過了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佐敦道碼頭仍是十分繁忙的地方﹕



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在佐敦道碼頭坐船,和中秋節見到大家在汽車渡輪碼頭點燈籠的景象。

原來有路線說明(巴士迷叫乳豬盤)的路牌是城巴率先引入的﹕


九十年代城巴試驗安裝行車紀錄儀,記錄了車速和行車距離。然後可用這部儀器檢視﹕
(雖然又是同一個問題,展板沒說明過這部機器是怎樣用的……)

4 則留言:

chestnutgirl 說...

晚上去看巴士,沒幾個人,雖不能走近,看得倒很舒服

方潤 說...

當然啦,博物館關門那些人就散了。

Unknown 說...

小時候住坪石邨,昨晚突然想起幼稚園和小學時會跟父母和街坊手執木棍輪流看更,上網search到你的blog, 看見木棍那張照片, 勾起不少回憶, 謝謝你的照片紀錄, 可惜錯過了展覽. 哈哈我想我們是同年代的人, 曾經在cuhk.forum見過你的大名 :p

方潤 說...

歡迎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