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5月 23, 2020

香港女性差了甚麼﹖

 2019年11月號《國家地理雜誌》女性專號

為何要特別重提這一期﹖因為裡面有一篇他們與美國喬治城女性、和平與安全研究所合作,編寫「2019年的女性、和平與安全指數」(p.70-77)。有點令人不解的是,167個國家/地區中香港排第70位(0.731分),新加坡卻排第23位(0.843分)。印象中新加坡相當大男人主義,反而我們謔稱香港是「女權之都」,為何會差那麼遠﹖當然在下不是說香港女性沒受歧視,但我覺得關注男女平等更人更值得留意這份報告,究竟他們認為香港差了甚麼﹖

1. 在圖表上比較,香港和新加坡分別較大的在於﹕
「重男輕女」﹕這是以男嬰相對於女嬰的出生比例超過自然比例計算。
香港或者仍有父母重男輕女,但我不認為香港像中國大陸有殺嬰或選擇性別的習慣。香港男女比例失衡,主要是較多香港男性迎娶外地(主要是大陸)女性所致,應該不會影響嬰兒的性別比例。

根據香港統計處資料,1986年0-4歲幼兒分別為男215900、女200600,到2019年為男144200、女133900。男女比例為1986年1.0763、2019年1.0769,並沒有大變化。
原始報告的說法為,自然出生比率應約為1.05,偏離越遠代表對女性歧視越嚴重。
我找到的新加坡新生嬰兒的性別比率,2017年為1.0625、2018年1.0606。

更奇怪的是,原始報告中新加坡的2015/20性別比率是1.07,那跟香港一樣呀。但報告裡香港2015/20性別比率是1.15﹗

我完全不明白這個數字從何而來。因為中國大陸的同一數字也是1.15,你認為香港的嬰兒性別失衡會像大陸一樣嚴重﹖我認為難以置信。我懷疑他們是否因為政治正確稱香港為「Hong Kong SAR, China」,所以編寫時錯誤把中國的數字重複抄到香港一欄

2. 另一個有差異的是﹕
「常態的歧視」﹕表示無法接受女性從事有薪工作的15歲以上男性。
這一題更離奇,在原始報告中新加坡是2%,香港是21%
你覺得香港女人和新加坡女人,誰比較有可能不用工作當少奶奶﹖香港人不是兩夫婦一起,絕大部分都無法供樓。究竟他們在香港哪裡找到那21%不接受女性工作的男人﹖

反而同樣屬於「正義」方面的「法律歧視」,香港21分、新加坡26分,越高分代表歧視越嚴重。新加坡以前女性甚至把國籍傳給下一代也不能,我倒相信他們法律對女性歧視的確比香港略重。

3. 另外在「安全」方面略有差異﹕
「親密伴侶施暴」﹕過去一年間曾遭伴侶傷害身體或性侵犯。
「社區安全」﹕表示對於晚間獨自行走感到安全的15歲以上女性。
「有組織的暴力」﹕每10萬人中因大規模武裝衝突致死的人數。
親密伴侶施暴﹕新加坡0.9%、香港8.6%。(有差那麼遠﹖香港還不如新加坡有軍訓,男人有那麼好打的嗎﹖)
社區安全﹕新加坡93.6%、香港85.3%。
有組織的暴力﹕新加坡0.00、香港0.09。
我倒相信後兩者新加坡的確比香港安全,而且經過2019年後,香港的指數在這兩者應該會大跌。

4. 最後「融合」方面差異也頗大﹕
「政府代表」﹕女性在立法機關的席位百分比。
「手機使用」﹕能夠使用行動電話的15歲以上女性。
「就業情形」﹕從事有薪工作的25歲以上女性。
「金融途徑」﹕使用銀行應用程式或其他類型帳戶的15歲以上女性。
「教育程度」﹕25歲以上女性的平均就學年數。
政府代表﹕新加坡23.0%、香港23.2%
手機使用﹕新加坡95.7%、95.4%
就業情形﹕新加坡62.1%、香港54.2%
金融途徑﹕新加坡96.3%、香港94.7%
教育程度﹕新加坡9.8年、香港11.7年

很明顯政府代表、手機使用、金融途徑方面沒有誰特別有優勢,反正先進社會差不多人人有手機,而香港和新加坡都沒有「婦女保障名額」這種東東,女性代表大家都比較少,並不出奇。

除非是歧視非常嚴重的社會,否則我不太認同特設婦女代表名額這種措施。先進社會可透過其他途徑鼓勵婦女參政,例如加強托兒和安老服務不只可以鼓勵婦女參政、還可以鼓勵就業,因為很多婦女困在家中都是擔當照顧家角色。
缺乏托兒和安老服務這類便民設施,我倒相信是香港在「就業情形」方面落後於新加坡的原因。相信很多沒就業的女性,就是大陸嫁來香港的婦女,她們要負責照顧家中老幼,根本走不開。

而教育程度方面,照道理香港和新加坡應該差不多,都是步向「大學女生多於男生」的趨勢,所以頗難理解為何他們的女性平均就學年數比香港短差不多兩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