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3月 19, 2022

手寫時代﹕我們是否還會用手寫字﹖


Anne Trubek《手寫時代:從寫字到打字,一部五千年的人類書寫文明史及未來》(The History and Uncertain Future of Handwriting),黃楷君譯,台北﹕商周,2018

本書雖然討論手寫字的歷史,但並不是詳細研究手寫字體演變的書。那麼為何要特地寫一本書講手寫字﹖

因為手寫字好像快要消失了,所以要緬懷一下。#好似係

編者序說自己跟作者一樣是左撇子,都被老師嫌字體太醜,寫字時都是會弄髒手(因為手一直擦過剛寫的字)。方某亦然,甚至到中學還被老師抓去寫Copybook,只是再練都沒用。所以大家都會覺得習字是很麻煩痛苦的事。

寫字太醜的人,竟然還跑去讀教育,似乎更是自找麻煩。板書寫出來也會被學生取笑啦。
因緣獲得教席,大概是副校見手書申請表的字跡實在嚇人,所以「巧妙地」安排在下教電腦,一教十幾年。所以倒不用經常讓學生見到字體又歪又醜的板書。何況大學畢業後已是網絡時代,連寫文都用電腦,不用再寫字。好像也不太讓人察覺自己字體實在難看。

不過在下去博物館聽講座的時候,還是習慣拿本簿去抄筆記。除了因為手提電腦又貴又重沒有買,也因為寫字其實比打字快。寫字除了可以草草幾筆「畫」個字,還可以用符號或縮寫代替,甚至箭嘴在不同句子間指來指去代表關係,可省了打一堆字的時間。

可是再年輕、習慣用手提裝置的一代呢﹖是否習慣拍片錄音算了﹖(說起來老人家也是一樣,懶得手寫或話音輸入,WhatsApp老是錄音讓人慢慢聽。)
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手寫字這個「文明象徵」是否要消失了。

作者卻認為沒甚麼大不了。

首先手寫字不會真的消失,正如電台沒有令報紙消失、電視沒有令電台消失、網絡發達也沒有令電視消失。手提裝置或者令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不用再寫字,或者大家寫字的機會都少了,但不會完全不用寫字。書中亦舉例指網絡時代令人懷念手寫字的溫度,於是「寫信佬」明明早就因為教育普及而消失了,現在書法家幫人寫請帖反而成為生意。

更重要的是,作者認為手寫字根本不是甚麼「文明象徵」。人類本來就是用口語溝通,後來才以文字為載體保存下來。而新興的錄音錄像和網絡多媒體,都只是更新的載體而已,真正「沒有誰更高尚」。當書本出現時,哲人說靠書本代替記憶是墮落。到印刷術出現後,也有人認為大量印刷令人們不再珍惜書本。電台電視普及,上一代的學者又認為人們顧著看電視不讀書會變得膚淺。現在人們擔心網絡多媒體令人不寫字,只不過是最新一輪對新技術的擔心而已。事實是手寫字只不過是人類發明的工具「之一」,只要思想能夠傳播和保存,是否人人都會「用手寫字」,並非核心問題。

話雖如此,作為手寫時代長大的人,我們還是會對手寫字有一種「溫情和敬意」。

編者還提到本書設計採用「文強手寫體」配合內容。可惜電子書無法反映這點(因為供應商沒有這字體的版權),只能用閱讀器預設字體閱讀。只能提供文本內容,難以如實反映某些紙本書設計的巧思,這似乎也是電子書的一個缺憾。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5aqwLQ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34圖示「西元前一世紀的朱彌哈克莎草紙(Jumilhac Papyrus):以草寫象形文字寫成的神話地理學條約。」

論文﹖

#130圖示「早期的肖爾斯格里登打字機。」

根本是以衣車改裝的。

#165推薦序﹕「皮紙」應為「羊皮紙」。

#172 為何推薦者姓名中,姓用的字體跟名的字體不同﹖
(可能是因為編者序提及本書設計採用「文強手寫體」,但電子書無法顯示。)

#198「常常傳簡訊的人會不會變得缺乏文化修養?或者,推特(Twitter)是否終結了複雜而長篇的寫作?」

某程度上是,推特並不鼓勵長篇大論(乾脆就不讓你寫超過140字,用英文能說的話更少),其實就連面書也一樣。

#202「允許我在創作時更動或精煉構想」

這有點「兒子生性」了,因為在下第一次讀時在困惑說電腦寫作可以讓人「更 / 動或精煉 / 構想」是甚麼意思﹖再看才發現原來是「更動 / 或 / 精煉 / 構想」。

#221第一章「你手上的油脂不會傷害泥板,它們也不會破掉──畢竟都已經保存這麼久了!」

硬泥板跌落地不會爛嗎﹖

#226「就存續比例而言,甚至比印刷機發明後的書寫文獻還高。要是當時希臘人也把字寫在陶土上,亞歷山大圖書館(Library of Alexandria)便能挺過祝融之災」

但應該不會所有泥板都燒結吧﹖以前看《槍炮.病菌與鋼鐵》時,就是說泥板本來是可以隨時抹掉再寫,現存的泥板是因為火災或故意燒結了而保存下來。

#237「楔形記號之所以變得更加抽象,是因為當蘇美人的社會愈趨複雜,這樣做能讓這套文字體系變得更有效率。文字書寫源於對精確記錄的需求,而非許多人預想或期待的表現自我、創造藝術或祈禱。」

這顯然不適用於甲骨文,甲骨文內容都是占卜紀錄。

#327第二章註10「事實上可能有人會納悶,今日文字簡訊充滿創意的發展是否正在創造類似的現象:至少有些大人同樣難以解碼青少年經常用來溝通、不斷推陳出新的縮寫和表情符號。」

但這只是代溝,影響代際溝通,不同階級的青少年都用同一套符號。埃及象形文字卻是階級問題。

#291「男童只會在寫到重要字詞或標題時使用紅墨,就像幾世紀後的基督教徒〔想想「紅字日」(red-letter day)的由來〕。」

香港人就把公眾假期稱為「紅日」(即紅色的日子)。

#307「精通象形文字所需的教育,近似於今日學習古典中文或日文所需的教育,甚至更為嚴格。」

這說法有點錯誤,似乎作者不熟悉東亞教育。雖然不少學生會怕難卻步,文言文在大中華地區(或者古典日文在日本)都是普及教育課程的一部分,並不如古埃及只限於特權階級。

就算在古代教育未普及時,中日兩國都容許任何人學習書寫,只要他們付得起學費的話。不少宗族為了鼓勵族人考取功名、加入官場、壯大本族勢力,還會延聘塾師開辦書室,讓有潛質但清貧的族人子弟亦可進學。所以中國古代雖然識字率不高,但學習文字不是階級特權。

#319「埃及抄寫員備受尊崇:王子與高官們會託人製作抄寫員盤腿而坐、膝上放置書寫板和墨盤的紀念雕像;他們本身雖然不是抄寫員,卻渴望藉此擁有其一部分的地位。抄寫員甚至還享有免稅特權。」

這有點像中國的舉人。(秀才也可以免徭役,但需要定期考試及格才可以維持資格。舉人資格則是一經考取,只要沒因為觸犯官非被黜革的話,終身有效。)

#532第四章「幾個世紀以來,書本都會一再被運回修道院,讓另一組僧侶進行複寫。」

修道院不乾脆抄一套收藏﹖

#650第五章「這些具地方色彩、富表現力的書寫體為手抄本增添了多樣性,但也使那些沒受過特定手寫體訓練的人更難閱讀某些書籍。雖然所有的書本都是以拉丁文寫成,許多人卻無法閱讀不同地區的書寫體。人們即使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因為文字的寫法大相逕庭而無法相互理解。」

比中國的戰國時代更戰國。(戰國時代是不同語言)

#762第六章「伊拉斯謨斯也為此感到遺憾:「在過去的時代,學校的學生必須親手大量書寫,男孩們振筆疾書,但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得不斷尋找符號和縮寫來節省時間……現今的印刷技術導致有些學者已經不再寫下任何東西!」」

莫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恐怕到電子裝置泛濫的今天,也不至於有學者可以完全不手寫任何東西吧﹖(IT人還比較有可能)

#788「到了十八世紀,書寫體已不再代表一個人對神的奉獻,或與教宗關係親近;反之,書寫體顯現出一個人的財富、職業和教養程度。」

中土亦然。

#819「愈有教養、愈傑出顯赫,你的字就該寫得愈差。托瑪斯.德昆西談到十八世紀的法國貴族時,說他們「熱切渴望養成一手醜字……彷彿像是種公開聲明,蔑視更卑微的人們往往賴以維生的技藝。」」

那麼在下應該是最顯赫的人了。似乎洋人沒有中國人喜歡請顯貴人物提字的習慣。(以致連香港的區議員也有不少會幫街坊寫揮春,習得一手好字絕對有優勢……)

「例如,印刷書最終不再附上參照線,而我們也改為使用「雲端」,取代資料夾。」

其實也不然,雲端檔案越來越多,搜尋也不容易。尤其如果共用檔案的話,全部混在一起只會更混亂,分了資料夾可以方便管理。
所以我們剛在教學生為雲端檔案開資料夾分類儲存。

#899第七章「俄亥俄州的湖上傑尼瓦(Geneva-on-the-Lake)」一般都會譯成日內瓦吧。

#1055第八章「馬克(吐溫)返家後,開始「把玩那台新玩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謄打〈那男孩站在燃燒的甲板上〉(The Boy Stood on the Burning Deck)這首詩,直到我能以一分鐘十二個字的速度打出那個男孩的冒險故事。」」

但除非是文思如泉湧的少數天才,一般人寫作用來構思的時間會比打字多吧﹖打字員因為不用自己想內容,只是把已有內容(可能是別人的話、或者某份手寫文件)變成打字文件,才需要追求高速。

#1193第九章「一名十七世紀的義大利醫師卡米洛.巴勒迪(Camillo Baldi)是最早幾位論稱字跡和個性有關的人物之一。他發展出一項理論,還寫了本解釋其方法的小手冊。「如果字跡快速、勻稱、端正,且似乎是以愉悅的心情寫下的,那就代表可能是一個無知、無用的人所寫,因為聰穎精明的人極少字跡工整。」」

#除左多謝之外唔知講咩好

#1221「他在一八六○年出版了《論教會復興》(On the Renewal of the Church)一書,隨即被天主教會列入禁書目錄。他被迫公開收回那本著作」

留意1860年還有這回事。

「雖然教會試圖肉搜作者身分但未果。」

即是「調查」囉,幹嘛這裡要用網絡潮語﹖

#1416第十章「分析羅琳寫作風格的作法稱為風格學(stylometrics),乍看之下似乎比分析書寫工具和筆畫角度「更不科學」,就像它的名稱般,有些含糊、軟性。但由於著重實際想法表達,而非精細動作技能,風格學是一種關注寫作的想法與表達,即前後文脈絡的方法。哪些字詞常被重複使用?作家的「聲線」為何?她的慣用句法有哪些?她是否過度依賴分號?

那麼鄺俊宇的文章一定很易認。(笑)
(註﹕鄺俊文章出名多逗號,被網民引為笑談)

#1491第十一章「比起那些忙於將書架更換為電腦的圖書館,這些增加手稿收藏的圖書館,可能反而替未來做了更好的準備,因為他們的藏品是獨一無二的。」

其實兩者目的不同。例如在大學圖書館,把一般書架換為電腦,是因為以電子書取代借閱部的一般書籍﹔手稿或善本是特藏,本來就是分開管理。所以兩者(減少一般書籍轉電腦和增加手稿特藏)並無矛盾,可同時進行。

「珍本通常只會靜靜地展開停在某頁,但最佳的數位顯示能讓你虛擬地翻閱它。」

所以博物館也增設平板電腦展示古籍或展品選集內容。

#1504「不過,隨著人們愈來愈常在網路上傳給愛人字跡潦草的便條,對手寫字的懷舊風潮正日益滋長」

有這回事﹖

#1583第十二章「書法家接受的是傳統西方書寫體訓練,如大寫體或銅版體。文字書寫員則會創造新的字體。」

但如果不認識傳統字體也會很難創作新字體﹖

#1628第十三章「因為手寫能力不佳的學生,考試和報告成績都會比較差。……比起字跡較難辨讀的報告,教師會給字跡工整的報告較高的分數,他稱之為「字跡效應」:「教師會根據整體的易讀性,來構成對內文文學價值的正反評價。」他發現,「老師為多份相同內容、但字跡易讀性不一的報告評分時,工整的版本會比潦草的版本得到更高的分數。」而另一項美國大學理事會的研究報告指出,選擇草寫體而非書寫體的人,也能得到較高的成績。」

雖然在下是受害者之一,但現在批改學生作品也令我有另一想法。除了傳統認為字體潦草的人不認真做功課之外,我想另一部分是因為難讀的字比較耗費大腦認知資源去辨認,可能因此會被誤認為內容難以理解(那是文學價值)。

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後一句就很難理解。雖然中學也會教英文草書,但我看草書比正楷難寫又難讀得多了。我情願學生用正楷交功課,就算寫得潦草也至少讀得到(草書再潦草就會讀不出寫了甚麼)。

#1657結語「然而,簽名被視為身分的法律證明的歷史十分短暫。在大部分的西方歷史,只要能夠留下自己的記號──一個十字、一個X字或一只指紋──便已足夠,而自二○○○年電子簽章法通過後,在絕大多數的官僚行政程序中,以數位方式點擊「我同意」便已等同簽名。」

而日本人現在仍然用圖章。

#1674-1683「我們其實正處在一個寫作的黃金時代:比起十或二十年前的人們,大部分的美國人每天都多寫了數百甚至數千個字。我們將許多談話與電話交談替換為簡訊、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

作者似乎沒想到IG和抖音的流行﹖使用這些視像為主的社交媒體根本連字也可以不用打幾個。

2 則留言:

chestnutgirl 說...

現在是口寫時代(我想可以的話,大部分人錄音算了,連用語音轉換也懶~)

方潤 說...

可是聽錄音實在太浪費時間了。讀字的確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