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月 28, 2023

炒冷飯系列﹕青花瓷的故事

(找舊文時找到這篇,前陣子也出了電子版,可以再推介一下。原文刊於2012-10-26)


Robert Finlay《青花瓷的故事》(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鄭明萱譯,台北﹕貓頭鷹,2011
(2021年新版改名《從景德鎮到Wedgwood瓷器﹕第一個全球化商品,影響人類歷史一千年》)
(左邊是舊版封面,右邊是新版封面)

千萬別以為方某突然對藝術產生興趣,去藝術館也只為了看文物的在下,讀這本書當然是為了歷史。本書亦不算偏重藝術方面,反正作者就是歷史學者。

本書主角的確是「青花瓷」,不過重點並不是青花瓷的製作和藝術本身(雖然書中不乏這些方面的介紹),而是「青花瓷」貿易和歷史的關聯。在作者眼中,青花瓷貿易是史上第一件「全球化」的商品。

那跟 McNeill 父子《文明之網》說舊大陸上一直在一個「網絡」之中,不是有出入嗎﹖

倒也不是。本書作者並非忽視舊大陸各洲在青花瓷貿易前已有各類貿易串連起來,但作者指出青花瓷貿易有其特色﹕

1. 第一件遍及全球的商品,不論是西方國家、新大陸、甚至是大家以為是蠻荒的婆羅洲和非洲內陸,都有青花瓷的身影。

2. 更有甚者,與一般的商品不同,青花瓷的強勢出現改變了各地的陶藝傳統,有些落後地方的陶手工藝甚至消失。中國式樣滲入了各地的陶藝作品之中,而各地(參考了中國式樣)的作品又反過來影響中國的瓷器式樣,這是全球各地陶瓷互相影響的過程。作者的說法是青花瓷形塑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再影響了其他器具式樣和藝術。這一種全球性的「文化」鉅大影響,並不見於之前的貿易商品。

3. 最有趣的是,青花瓷生產已令景德鎮出現了工業革命前夕最繁複的手工藝分工程序。
(反而又讓華文讀者回到「既然如此為何中國就沒有發生工業革命」這個千古疑團)

於是本書雖然始於青花瓷工藝,但又連接到整個世界歷史的轉變之中。相關國家和文明的興起衰落,都跟青花瓷扯上了關係。

其實也不限於瓷器,歷史書很多時都可以見到這種橫跨各界的效應。例如在下看貨幣展覽時就想起本書提及洋人發現大量銀礦後拿來中國買物(當時中國還是銀本位,而歐洲已轉用金本位),中國在不知世情之下受損的事。

去年提過,在九龍城書節遇到本書之前,已在學校收到的城邦宣傳上見到。覺得這個題材很有趣,而且對老貓社長選書的眼光也有信心,所以就算書包了膠紙看不到內容都買下了。

剛拆開時也覺得驚訝,因為本書503頁,內文竟然只排到375頁(另外第503頁是謝辭),後面由377到410頁都是注釋、411到486頁是參考書目,487到502頁是中英對照。即是整本書超過四分一都是屬於「注釋」而非內文。再想起老貓自己談出版,出書計算頁數是有固定數目的,而頁數又跟印價成正比,所以這本書顯得很「闊綽」。

老貓本人回應說學術書一定放,普及性的書因為讀者計較價錢,才按需要把部分注釋放網上讓讀者下載。但我的印象是以往不少貓頭鷹題材嚴肅的書,都是只包括中英對照表,然後請讀者上網下載其餘注釋的。是先前讀過的那些書在老貓眼中還是太「普及」了﹖還是老貓出這本書目標並非一般「普及讀者」而是「不計較價錢」的圖書館和大學﹖

(方某倒不是計較價錢,但計較重量,這本書太厚太難帶出門了 ,對我來說還是中英對照表才比較有用。)

(大家亦可參考Gene Ng的介紹,談起青花瓷,台灣人總會首先想起周杰倫的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s://moo.im/a/hitzDY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p.59 「當時人的概念是陶窯具有魔力,將世間凡俗泥土幻化為神奇物事。窯爐複製了宇宙和鍊金的幻化過程,因此擁有魔法,透過火轉換了物質。而神明本身則如天界陶工,由平凡泥土中塑出生命。」

看倌見到這一點會否想起基督教的創世故事都差不多﹖
(又,在中文而言應為「煉金」,「鍊金」是日文用法。)

p.60 「而以楔形文字記載,保存於美索不達米亞神廟內的古老稅務紀錄,也是記載在燒製的泥板上。」

如果按Jared Diamond《槍炮病菌與鋼鐵》的說法,那些泥板本來可能會在稍後被加水抹掉字跡重用,但意外的大火令字跡固定下來。

p.63 「路易斯安那的印安納齊茲族」我想應為「印第安納」吧。

p.65 「這位天后是漁民與水手的保護神,一如聖母馬利亞,後者的眾多頭銜之一便包括『海上明星』。亦如佛教的觀音,中國的這位天上聖母以媽祖之名,贏得海上行商的崇奉,主要以福建沿海的湄州島為中心。」

這是內陸景德鎮的天后廟……

p.86 「薩克森尼的奧古斯都二世」

這個譯名是「撒克遜」或「薩克森」,就算見到Saxony也不需把「尼」譯出來。
(撒克遜通常指部族,即是由這地區出發,征服英國後和其他各族形成的 Anglo-Saxons 盎格魯撒克遜人。)

p.87 「一船船運回德勒茲登」

感覺有點怪,因為一般譯德勒斯登,大陸譯德累斯頓。(我以往較多聽到大陸的譯法)

「波斯特爾斯威特思索這處奇幻的動物世界,在他的《寰宇商貿字典》中寫道……」

波斯特爾斯威特思索…」讀起來是否太繞舌了﹖Postlethwayt譯成「波斯道夫威特」會否好一點﹖

p.102 「熱心煉金術的托斯卡尼大公弗朗切斯科.梅迪契」

我看的書多數譯成「梅迪奇」或「麥地奇」。

p.108 「不禁想起萊伊爾一八三零年出版的《地質學原理》……畫中是一棟位於那不勒斯灣帕茲瓦里小城,人稱塞拉菲斯埃及神廟的建築」

同樣地,我看的書多譯成「萊爾」。而那《地質學原理》,就是 Principle of Geology 。

p.120-121 「這層駕風遠來的『鬆』土,中國人稱為黃土﹔它們也沉積於水中成為淤泥,『黃』河因此得名……黃河每年吐出十億噸泥沙,赭色沉積物充塞黃海。」

不純粹是因為黃土本身「鬆」,黃土鬆動的問題,因為先祖的密集農作耕耘翻土而加劇了。

「黃土卻是……可以利用毛細作用,固定大氣中的氮,並帶出土中的礦物營養」

很明顯固氮的不是黃土,而是微生物吧。原文這樣寫﹕

「An exceptional fertile soil by virtue of its capacity to fix atmospheric nitrogen and bring up mineral nutrients by capillary action」(google book)

「毛細作用」只是指帶出礦物營養這方面,跟固氮其實沒關係。原文中間如果加個逗號會比較不易誤會,所以譯文應為「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氮,並利用毛細作用帶出土中的礦物營養。」

「小米耕作養活了每平方公里四百人的人口密度,高生產率的穀物農作更培養出小栽植面積的獨立農戶,他們是日後所有中央集權官僚體制的稅基。」

學中國歷史不能忽視這種小農經濟的影響。

p.135 「絲路沿途……一連串通曉多種語言的綠洲聚落,包括吐魯番、庫車、阿克蘇、和田和車臣

一看就覺得奇怪,明明都是西域的地名,怎會跑出個高加索山那邊的車臣來﹖
難道有個地方叫車孫﹖但之後查沒有呀。(烏孫就有)

之後嘗試用這些地方的英文名查原書內容,雖然維基百科給的地方名跟書中的不同(維基的吐魯番是Turpan),但幸好仍然找得到﹕

「A series of polyglot oasis communities—including Turfan, Kucha, Aksu, Khotan, and Cherchen」(google book

(這些年的搜尋技術真的有進步,在我讀大學時候的google可能真的找不到)

原來Cherchen是且末,當然不是車臣了。

p.161 「事實上利瑪竇認為在某些日常生活習俗方面,中西若合符節可謂相當稀奇﹕『在歐洲以外所有地區,只有中國人與西方完全一樣﹕用桌、睡床、坐椅。中國鄰邦卻完全不諳此習,都把席子鋪在地板或直接鋪在地上,把席子當成桌椅床鋪使用。』」

看《大長今》,韓國也有桌椅,但睡在地上。

p.169 「宋代中國、近代初期的日本、十八世紀的歐洲,統統經歷了驚人的人口成長。儘管無法具體衡量或證實,但是茶在這三大地區的普及,以及瓷作為食器的使用量增高,其準備、進食、儲放三大功能,都有助於一般人健康的改善。」

瓷器對人口史的影響。
瘟疫與人》作者 McNeill 提及衛生改善導致都市人口開始不依賴移民而增長時,好像未提及這點。

p.187 「伊斯蘭烏瑪遍及兩大洲」

這個詞語沒解釋的話,一般讀者很難明白吧﹖
我起初還以為是伊瑪目(教長)那類意思,但翻查才知道原來烏瑪Ummah,回教的社區之意。這種一般讀者不了解的詞,似乎在原詞後面加註「(社區)」比較好。

p.193 「一二五八年旭烈兀攻陷巴格達,殺死了最後一任阿巴斯哈里發,成立新王朝伊爾汗王朝,意思是『附庸可汗』。」

一般是譯成伊兒汗國吧。

p.195 「長春真人丘處機」

對於武俠小說不熟的在下,要查一查才肯定其號長青。

p.197 「屠龍,日後發展成印度蒙兀兒王朝、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波斯薩非王朝(一五零一~一七二二)以及拉丁基督教世界藝術作品的常見主題。中國有個古老諺語說,龍必須好好尊敬,『因為無法活捉』。但是在西亞,死了的龍才是條好龍。」

東西對龍的看法。
(又,其實我不知道作者指的那句諺語是甚麼……神龍見首不見尾﹖)

p.206 「明代開國之君的次子,推翻了洪武之孫」

朱隸顯然不是次子,而是四子。

「一四一二年永樂皇帝下旨,在南京建造九層高的報恩寺以紀念他的父母」

報恩寺是整間寺廟,九層高的是寺中的塔。

p.224 「國土包括未來全羅的百濟王國」應為「全羅道」

p.226 「葫蘆狀、猴狀、蓮狀的文房水滴」

如果不查也不知道水滴是什麼,原來是用來向硯台注水的。

p.229 「直到十九世紀,朝鮮王室—世界史上最長久也最穩定的王朝,奴隸社會與專制階級制度的頂峰—始終鼓勵陶瓷生產」

怎也不比日本皇室長吧﹖連周朝也比朝鮮王朝長吧﹖

p.235 「這意謂著儒家平民取仕的用官制度在日本完全流產」

日本朝廷本來就是貴族掛帥的吧﹖

「在中韓兩地,儒家思想深深形塑了官方心態,對庶民大眾則影響極微。在日本,儒家的道德面向頗有勢力,朝廷努力推動,以灌輸給從權貴到普通村民的所有階級,雖然儒教意識思想鮮少能左右誰可取得一官半職。」

這說法很奇怪,因為中國歷代朝廷實質上是外儒內法。至於庶民不能說不受影響,只是他們通常不會守儒家那些為貴族製訂的禮義(如守喪三年)。
反之在日本,儒學雖然盛行,但庶民生活中是否神道教的影響比較大﹖如果說儒家對日本人很有影響,那麼就不會對中國人沒多大影響了。

p.238 「在世家大族有產階中間」應為「階級」或「階層」

p.276 「沙勞越河的山都望港」

此處甚怪,因為「山都望」或「Samtubong / Santubong」只會找到一座山

p.278 「大龍罈鋸為兩半,套進擺成胎兒姿勢的遺體,又成了菲律賓、婆羅洲兩地常用的棺材。死者必須身分顯赫,才能享用如此珍貴葬器,據說可安撫徘徊墓地不去的亡靈。……當地人把龍罈視為子宮一般的容器,子宮內似乎進行一種生命更新、再生的過程,一如自然事物的發酵和分解。罐葬是菲律賓古老習俗,或許在新石器時代後引自中國。進入宋代,大龍罈取代了本地陶器在繁複喪禮中的地位。有時還會把裝盛了屍身的葬罐安置在可以俯瞰懸崖或河流之處,好讓逝者的靈魂尋見最無麻煩阻礙的路徑通向來世。在菲律賓南部的僻靜山區,即使今日偶爾還會用大龍罈作為藏屍骨罐。」

可比較中國南方金塔葬骨的習俗。

p.282「麥哲倫不幸於半路去世,『維多利亞號』繼續向航行到了汶萊」應是西行。

「斯里帕達如此闊綽地招待歐洲來人,並不只是為了拿出最好的餐器歡迎遠方貴客,其實另外還有深意﹕也就是藉由瓷器的驅邪法力,可以和這批令人不安的陌生客相安無事、和諧共處。或許,也是為了避免類似馬克丹島的血淋淋相逢再度發生吧。」

又再提及土人認為瓷器有「驅邪」之力。

p.287 「鄭和寶船……以平均二.五海哩的日速(一百一十一公里)」

二點五海哩只不過是四點六公里,此處「一百一十一公里」不知何解。(查不到原文)

(補﹕討論中有網友提醒,如果二點五海哩是「時速」,一日一百一十一公里就合理了。)

p.288 「奴隸也來自內陸,商人把他們賣丁西亞和東亞各地,趙汝適說中國許多家庭買回黑奴看守門戶。」

就是古文提及的崑崙奴﹖但中、英文維基都提及崑崙奴是南洋土人,而本書說的是東非抓來的內陸人。
(後話﹕原來輸入外傭,甚至把他們當奴隸已非今日之事。)

p.291 「一六零零年代初,阿曼亞魯巴的眾統治者蘇丹已奪得東非海岸的控制權」

「阿曼亞魯巴的眾統治者蘇丹」這個名很怪,而且中文查不到任何東西,之後總算在 google book 查到原文

「by the early 1600s the Ya'aruba sultans of Oman had seized control of the coast」

Ya'aruba是阿曼的一個王朝(失效連結),這句譯成「阿曼亞魯巴王朝的眾蘇丹」會比較清楚一點。

p.319 「這家荷蘭公司也將波斯青花陶運至斯里蘭卡、孟加拉、阿由提亞、巴達維亞、阿姆斯特丹。」

如果不查也不知道原來阿由提亞是泰國的古城,似乎加個注釋比較好。(連書後的中英對照表都沒有提)

p.325 「利瑪竇…強調,他的東道主人『不使刀叉或匙勺吃東西,卻用光潔優美的細棍子,約一掌半長,靈巧地拈起各種菜餚送入口中,手指完全不碰任何食物。』陸若漢在日本時某次出席晚宴,也注意到席上每雙筷子只用一次﹕

『邊吃邊換,多次更換。而且餐巾根本沒有必要,因為他們不用手碰任何東西,所有食物送上桌時都已經切好……用手吃東西,再擦到餐巾上,對他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一塊髒布滿是食物汙漬一直放在那裡,令他們噁心作嘔。」

書中有一段值得我們留意,西方人在之前都是集體共用少量的餐具一起進餐,後來(大概十七世紀後期)才習慣每人一套餐具分別進食。甚至新加坡食評作家黃卓倫也曾引述一個總廚,西方有些鄉下地方幾十年前還是在大木桌中間挖個洞,把菜倒下去就當成碗盤用。(《驚吃人間》,香港﹕明窗,1995)

反而我們直到今天還是習慣一起夾同一碟菜(雖然各有筷子),然後被人說不衛生。

p.329 「一七八三年,法王路易十六命令塞弗爾製作一套更昂貴的餐具﹕全部約八百件,一千多種不同繪飾,一個碟子就要四百八十里弗。塞弗爾管理人員估計,必須要花上二十三年才能全部完工。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直到一七九三年一月之前數周,也就是這位君王快要登上斷頭台前夕,他還持續收到燒製工作的進度報告。」

奇就奇在,這國王明明被廢黜了,工廠還繼續生產和報告。還是他們以為革命只是一時,隨時就會復辟﹖還有,既然國王都被廢了,製作資金何來﹖

p.332 「潘趣掛碗」

我想是指「punch」吧,英國的Punch畫報以諷刺漫畫聞名。不注原文讀者未必知道的。
不過原來不是,又在 google book 查到原文是「monteiths」(完全不知是甚麼),怎麼譯到出來﹖天知曉。

p.343 「歐洲也先後推出普魯士藍和蓬巴杜玫瑰紅」

Pompadour 在台灣和香港通常譯「龐巴度」,至少維基也是這樣譯。用「蓬巴杜」只會找到大陸的網頁。

p.345 「也就是一中國茶杯」應是「隻」,「只」是簡體。
譯者明明是台灣人,怎麼會譯出簡體世界的東西﹖

p.364-365 「清廷給予景德鎮的支持也三心兩意、漫無章法,或許正反映了十八世紀近尾聲時,中央政府本身已浮現某些問題。英國陶瓷大舉挺進國外市場的同時,中國朝廷卻罷廢最重要的景德鎮督陶官一職。一向由中國獨霸的市場遭人進犯之際,天下瓷都最需要中央的指導和創新,卻無人當家掌管。回到幾代之前,情況完全不同﹕康熙皇帝重新恢復陶窯,鼓勵創新,從而將中國瓷帶回國際市場。」

市場原教旨很多時都忽略了,自由市場其實是國家崛起的結果而非原因,David S. Landes的《新國富論》有討論。產業能自立當然最好,但面對外國貨強勢挑戰時,很多國家(無論東西方)都曾經由政府支持指導。當然,政府支持可能令產業成長最終自立,亦可能令產業懶散變成扶不起的阿斗。「怎樣扶」才是最重要的。

p.365 「西元前開始,中國統治精英就將自己的文化視為全天下的典範,將德性與文明分授給他們眼中的蠻夷。中國瓷器將這個文化帶往更遠的他鄉,走過更遠的距離,重塑了各地的陶瓷傳統,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在不同的社會廣傳,令各地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奇妙非凡。但是隨著中國瓷失去國際市場,西方『蠻子』強勢抵達中國,他們深信自身的優越,帶著西方版的文化救贖訊息而來。清廷官員驚見瑋緻伍德的波特蘭瓶、英國陶瓷開始在中國市場銷售、英國水手爭相攀爬瓷塔,這些都是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代表著世界史上的一大轉捩時刻。對西方來說,意謂著崛起稱霸全球。對中國來說,卻是大時代的終結。」

「大時代的終結」似乎不是很準確的形容,其實清末到民國也是個大時代。只是中國由「自古以來」的「文明開化的中心」變成任人魚肉的「東亞病夫」。

倒不如說「對中國來說,卻是連串苦難屈辱的開始」更貼切。
(當然,有些人會說在清朝甚至明朝,中國人都夠屈辱的了。這固然沒錯,但就算是明朝專制、滿清強迫剃髮易服,雖然破壞了文化,但還未至於真正否定中國固有之文明。而西風東漸,卻是令中國文明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因為它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受到全面質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