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四, 1月 22, 2015

誰煽動港獨﹖

每次聽到有人指責誰誰誰煽動港獨,就不禁失笑。
時常說年輕人被「反中亂港媒體」「洗腦」的那些中年人,見到特首和親建制媒體開炮,儘管自己可能讀書不少,卻連基本事實都未搞清楚,就跟著鸚鵡學舌批評一番。究竟是誰被洗腦呢﹖

「港獨」真是那些人煽得起的麼﹖

---

有甚麼因素會影響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講多無謂,看數字。

這些是根據港大民研的「身份認同」調查數據,再標示重要事件的圖表。
(他們有一個互動圖表,比較十分方便。)

這是自認「香港人」和「中國人」的比較,中間紅色部分是自認「中國人」多於「香港人」的時候﹕
(我在圖中標示了一些大事的大約時間,下同)
圖中可見,大約於2001年中美軍機相撞和九一一恐襲後,「中國人」認同開始追上「香港人」。「香港人」認同在沙士爆發、零三七一前短暫回升,但是當年七一後「中國人」認同重拾升軌。「中國人」認同於奧運火炬接力和汶川地震中達到高峰(前一次高峰是另一次國難﹕長江水災),到北京奧運後就拾級而下,與「香港人」認同此消彼長。

這是自認「香港人」和「中國的香港人」的比較,在調查中「中國的香港人」是一個比純粹「香港人」有多一點中國認同的選擇。紅色部分是「中國的香港人」比「香港人」多的時候﹕
(「中國認同」成分順序增加下去就是「香港的中國人」和「中國人」)
如果說純粹的「香港人」認同排拒了「中國人」,那麼這個比較就可以看到以「香港認同」為先的人當中,「中國認同」的變化。
圖中可見,「香港的中國人」於中美軍機相撞和九一一恐襲後首先追上「香港人」。然後儘管經歷過沙士和零三七一,但純粹「香港人」認同於董建華辭職後逐漸被「香港的中國人」追過。但「香港人」認同於北京奧運後就反彈回升,不久重新超越「香港的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認同基本上已停滯不前。

這是自認「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和「香港的中國人+中國人」的比較,同樣紅色部分是後者比前者多的時候﹕
這幅圖可以比較「較為傾向香港認同」和「較為傾向中國認同」的相對趨勢。

同樣地,兩者於長江水災時首先接近,然後「中國認同」慢慢追上「香港認同」,於董建華辭職後首先超越。然後兩者一直互有長短,直到同樣是北京奧運後「香港認同」重新上升而「中國認同」下跌。

「香港的中國人」的比例看不出甚麼趨勢,所以這裡沒有製圖分析。看倌或者可以嘗試自己分析一下。

---

看完數字,在下解讀。

從港大民研的「身份認同」調查可以看得很清楚。由零三七一後,到零八奧運,認同「中國人」的比例甚至高於「香港人」。
之前發生甚麼事﹖中國尊重香港自治,給董建華很大空間。中央政府也一再強調不干涉香港內部事務,甚至連港區人大代表批評香港的事也不准。(雖然老董做得差,這是後話)
之後發生甚麼事﹖零三七一後中共越來越施加干預,由「不干涉」變成「積極干預」,到零八年連香港政府也開始不守法治。(例如當時有人遊行支持西藏自治,就被「愛國人士」襲擊,警方並無拘捕任何人。即是支持政府者可以得到優待,警方執法不公在往後幾年越來越明顯。)

要留意的是,「中國認同」高峰是在零三七一和董建華辭職後才出現的。這一方面顯示出身份認同是有滯後現象,但更重要的是同時顯示,政府一般的管治問題和高層承認管治失敗(「認衰」),是不會影響「中國認同」。
這個現象跟很多建制鷹派事事好鬥,認為「要港人愛國就要鬥垮反對派」的想法,剛好相反。在零三年後建制派惡名昭彰,泛民利用「七一效應」於選舉佔盡優勢的時候,市民並未因此拒認「中國」。

我們亦可以見到,通常國家遭難的時候(如長江水災、汶川地震、美國轟炸中國使館、中美軍機相撞、日本「國有化」釣魚台之類),香港人反而最認同國家。就算零三七一和董建華辭職後國家認同也有提升,可見單純地方政治賢愚並不影響國家認同。
反而盛事如奧運之類,事前有拉抬作用,但作用在事後很快就消散。

董建華的公眾形象是「保守無能的老好人」(雖然他事實上只是個老頑固),當時中央對港政策也是最寬鬆。由董建華任期開始到他辭職,國民認同大致向上升,而且辭職後還繼續上升了幾年。可見懷柔政策對於加強國民認同有實際功效
一直到曾蔭權任期中間是最高點,但曾蔭權不是中央信任的人,零三七一後中聯辦插手跡象處處,老董留下的「國家好印象」開始消退。到後期中港矛盾加劇、中央再多次落閘收緊政策,國民認同就「一跌回到九七時」。
之後梁振英上任,更不用多言。

究竟甚麼令人愛國、甚麼令人疏離,仔細不難看出。
---

太陽和寒風的故事,我想連小朋友都明白的。
你越想綁死對方,對方越是想走,這是連愛情小說也有的道理。

愛爾蘭歷史就知道,鬧獨立是因為英國統治不公道,獨立運動才鬧起來。
北愛爾蘭最後為何得到和平,也不是因為獨立派被打倒了,而是因為英國政府願意放權、承認以往對天主教徒不公平

乜都賴「毒果」洗腦﹖未免太看得起黎智英了。
這樣說的人,完全沒看過時下最不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那些朋友,是怎樣罵黎智英的。在他們眼中,連蘋果也是為「大中華泛民」「維穩」的呢。
英美勢力﹖英國佬被罵出賣香港人,美國佬被罵口惠實不至,我都看到倦了。

是誰搞得連那些有「中國認同」的「反對派」都號召不到這批年輕人﹖
是誰令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願意妥協的人,被年輕人指斥為出賣民主﹖
除了共產黨和那些舐共的人,還有誰有這能耐﹖

即管繼續擁護這個共產黨吧,它有能力一邊「維護統一」,一邊把整個中國搞散的。

星期三, 1月 21, 2015

回應政改二輪諮詢

這是對政府2017特首選舉辦法諮詢的正式回應(上一輪諮詢回應見此),順道聽聽看倌的意見。
(不用再告訴我難容篩選的大道理,我全都會說。我只是盡量構思一些自己可以勉強忍受的方案。當然他們要收到最窄寧願不通過的話,那不關我事。我只是盡言責而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署,本人將於5月3日前寄送政制事務局。
不打算聯署的朋友亦歡迎採用內文作回應用。

---

敬啟者﹕

回應2017行政長官選舉辦法諮詢事

首先要提醒各位,不要以為可以把責任都推向泛民議員。如果你們是真心誠意想2017有特首普選,你們有責任先提出一個泛民支持者可以接受的方案,這樣要向這批選民負責的那些泛民議員才有可能支持。

前言5. 你們說佔領運動「挑動起社會上不同意見的互相攻擊」的時候,是否忘記了特首和一眾司局長是有份參與其中一方的簽署﹖那即是他們有份挑動互相攻擊了。如果你們願意承認這一點,倒還不失誠實。

前言6. 「求同存異理性包容」這一點,麻煩向中央政府和那些支持中央政府、違法打人(但警察鮮有執法拘捕)的藍絲帶人士說。

1.06 先不論特區政府那份諮詢報告本身就是偏頗不公,人大常委的8.31決定本身就是違憲。就算根據2004年人大釋法本身建立的「五部曲」,人大常委在「第二部」的任務也只是負責「確定」特首和立法會選舉辦法是否有需要修改。8.31決定卻在「確定」以外添加條件重重落閘,本身就是違反了人大釋法本來的框架。中共之「法治」誠意,由此可見。

(回應第三章﹕提名委員會的構成及產生辦法)

3.03 正如我們上一次回應(D4658)所提及,認為「廣泛代表性」就是四大界別,那是荒謬不倫。富商和專業人士,跟一般百姓相比,已經擁有額外的影響力,再為 他們提供政治特權,正正就是「不均衡」地讓他們擁有太多權力。而這個並非真正「廣泛代表」的制度,令特首缺乏認受性,亦是歷年施政不順的起因之一。

3.07 關於提名委員會產生辦法修改的基本立場,正如我們上一次回應的意見﹕

假如提名委員會只能按照目前的選舉委員會組成,則所有組別應該把提名/參選/投票資格由公司/團體票改為個人票。這個安排只能被視為過渡安排,而不是「終極普選」的永久安排。
不應再增加任何界別,除非這個「界別」是完全普選、沒有提名權限制的,如同立法會或區議會的直選議員一般。

3.09/7.02 我們的具體看法為﹕
(i)(ii)(iii)(iv) 界別本身就是任意劃分,其界定並沒有必然原因。界別如非一併取消,要增減的話勢必導致不同界別之間互如扯皮。所以與其討論改變界別劃分,倒不如先增加界別的選民基礎
(v)(vi) 所有選舉產生提名委員的界別,應該把提名/參選/投票資格由公司/團體票改為個人票。以便充分反映界別內所有人的意見,而非只反映少部分老闆的意見。
所謂「尊重界別分組的前提」是多餘,要尊重的就應該尊重界別裡的所有人,而非只尊重現在擁有特權選票的少數人。少數既得利益者,自然會反對任何影響他們勢力(但真正令選舉有代表性)的改變,如果他們的意願是前提,那即是等於宣佈既得利益者的特權永遠不能改變。這樣真是很有誠意的改革諮詢呢。

(回應第四章﹕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程序)

4.02 這是一個無恥的彌天大謊。因為提委會的組成本身就不能反映各界別裡的所有人,只能反映少數有票的既得利益者。所以「過半數支持」只能確保候選人要兼顧各界別的既得利益,而非兼顧「各階層利益」

更不用說,「機構提名」的邏輯本身就是荒謬。正如我們在上一次回應所說,就算提委會袖普選產生,「機構提名」亦等於讓多數派可以排除所有其他派別提出的候選人,令他們的政見無法透過特首選舉過程交鋒,讓選民選擇未來路向。這樣只是「多數人的獨裁」而已。

4.03 另一個無恥謊言,就是聲稱限制候選人人數二至三名是為了「真正的競爭」。世界各民主社會從來不需要有這樣的限制。就算引用選委會原有的提名門檻(八分之一),候選人也不超過八人。由於派系整合等因素,實際產生的候選人只有二至三名。既然原有的門檻下已經只有二至三名候選人參選,那又何必枉作小人提升門檻﹖

說到尾,都只不過是為了讓中共篩選候選人的幌子而已。

4.09/7.03
(i) 既然要求「機構提名」,則提名委員支持某人成為候選人的「推薦」和正式獲得提委會「提名」,難以避免被分割為兩個階段。否則等於要求在推薦階段,提名委員可以直接提名二至三名候選人,視乎誰得到多於一半提名自動出線。後者有可能違反「機構提名」。
(ii) 無論「推薦」所需人數為一百名或一百五十名提名委員,均非宏旨。因為最後都只有二至三人能出選,那麼沿用八分一門檻也沒所謂
(iii) 正如我們上一次回應的意見,應該限制參選人不能取得一半或以上的提名或推薦,否則這樣會令只有一名候選人能出線,之後的提名程序失去意義。除非你們打算廢除提名委員只能提名一人的限制。
(iv) 在提名階段有公開的程序當然比較好,除了讓提名委員可以同時聽到不同參選人的政綱,更重要的是競選大會後通常有民調,可能令提名委員得知民意。這樣對於提高提名委員會最後決定的代表性會有些微幫助。
(v) 我們不贊成逐個參選人投票,建議參考十三學者方案的「名單投票法」(見(vii)),作出修改以適應人大8.31決定的限制。相比起其他方法,名單投票法較能確保產生不同陣營的候選人,讓選民較可能有真正選擇。
(vi) 應採用不記名方式,因為提名委員的代表性太低、選民太少,很容易受幕後利益的操縱。不記名方式有助於他們做決定。如果提名委員是普選的話,則記名投票有助於廣大選民問責。
(vii) 我們建議,所有獲得足夠提名委員(十分一或八分一)推薦的參選人,都有權列入名單中。然後交由提委會整體通過,如果名單獲過半數提委贊成,則名單中所有人都自動成為候選人。如果沒有名單獲得過半數提委贊成,則提名程序重新開始。
假如推薦階段,只有二至三名參選人獲足夠推薦,則所有參選人自動列入同一名單,供提委會表決。
假如有多於三名參選人獲足夠推薦,則各參選人可自願結成名單。如果某參選人未能與其他參選人結成名單,則自己獨立成一名單。由於背景或陣營相近的候選人會互相爭奪選票,為了鞏固自己的票源,這個階段可鼓勵參選人和其他陣營的參選人合作,從而令選民最終有較多元的選擇
在參選人結成多張名單後,再由提委會逐張名單投票。每名委員只投一票,獲得過半數提委贊成名單參選人成為候選人。如果沒有一張名單獲過半數贊成,則得票最多的兩份名單進行第二次投票,獲得過半數提委贊成名單的參選人成為候選人。(兩輪投票制)
假如只有一張名單而無法獲得過半數提委支持,或者多張名單經過兩輪投票仍然沒有其中一張名單獲得過半數提委支持,則提名程序重新開始。
(viii) 如果沒有參選人獲得過半數支持,那即是說全部人都不是適合人數,提名程序便應該重新開始。如果只有一名參選人獲得過半數支持,那即是說候選人數未能符合要求,應該延長提名程序讓其他人參選,然後再看有誰可以獲得過半數支持出線。

(回應第五章﹕行政長官普選的投票安排)

5.06/7.04 在上一次回應,我們指出排序複選制較兩輪投票制為佳,對於選民只投一次票比較方便,同時可以確保當選者獲得過半數選民支持,只是點票比較複雜而已。但為了給選民提供否決權,以增加方案獲通過的機會,我們建議無論採用哪種制度,都應該與反對票結合。候選人必須符合「贊成票超過一半」及「贊成票多於反對票」方可當選。就算反對票不過半,如果贊成票不多於反對票的話,即是說這位候選人民望太差,亦不適宜擔任特首。

假如採用排序複選制與反對票結合﹕
選票中每一名候選人底下都有兩個選項﹕排列次序、或「反對」。選民按喜好排列支持的候選人,並有權對任何候選人表示「反對」。選民有權對所有候選人同時排列次序又表示「反對」,因為就算反對所有候選人,也可以影響先淘汰哪個。
點票時,先淘汰第一選擇票最少、或者反對票最多的候選人。如果第一選擇票最少的候選人反對票同時最多,淘汰之。如果第一選擇票最少的候選人和反對票最多的候選人不同,先淘汰反對票最多的人。這樣確保當選人不會是最多選民討厭的人,而至少會是選民未必率先支持、但至少願意接受的人。
然後把被淘汰者的得票按第二選擇重新分配給剩下的候選人(一至兩位)。哪位候選人得票過半數、而票數又多於反對票,就當選。如果沒有候選人能達到要求,則所有候選人被淘汰,提名程序需重新開始。

(假如採用補充投票制,由於只有二至三位候選人的排序複選制與補充投票制方法相若,只是補充投票制限制了只投兩位候選人。其餘與排序複選制相同,不贅。)

假如採用兩輪投票制與反對票結合﹕
首先,第一輪選舉有二至三名候選人,選票中每一名候選人底下都有兩個選項﹕「贊成」或「反對」。選民只可選擇為其中一名候選人表示「贊成」。但選民有權對任何候選人表示「反對」(為減少廢票數目,建議於贊成的候選人底下再選「反對」也照樣計算),反對候選人的數目不限,甚至可以不投贊成而對所有候選人投「反對」
第一輪選舉後,贊成票數目不多於反對票的候選人將被淘汰,以確保當選者是市民可以接受的人。如果只餘下一位候選人,則第二輪選舉改為信任投票。如果所有候 選人所得贊成票均不多於反對票,則全部候選人被淘汰,提名程序需重新開始。如果已有候選人獲過半數贊成票,並且贊成票多於反對票(既然贊成票已過半,這一 點應該很易達成),則立即當選,無需進行第二輪投票。
假如沒有候選人於第一輪投票當選,則贊成票多於反對票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假如有三位候選人而三位所得贊成票均多於反對票,則以贊成票最多的兩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
第二輪投票,選票繼續提供「贊成」和「反對」選項(如果只有一位候選人,則為「信任」及「不信任」)。候選人獲得過半數贊成票(信任票),並且贊成票(信任票)多於反對票(不信任票)者當選。如果沒有候選人能達到要求,則所有候選人被淘汰,提名程序需重新開始。

嚴格而言,在只容許二至三位候選人競選的場合,採用排序複選/補充投票制,和兩輪投票制,實質上沒太大分別。最大分別就是兩輪投票制要分開兩輪投票,開支比較大,而兩輪之間有時間給落選者與進入第二輪的候選人進行政治交易而已。為了降低選舉開支和便利選民(選民可能怕麻煩,降低參與第二輪投票的意欲),採用排序複選/補充投票制較為適合

(回應第六章﹕行政長官普選的其他相關問題)

6.06/7.05 提名委員會任期維持五年,固然比較方便,亦降低選舉開支。但特首若然中途離任,必然是發生了重大事件。無論特首去世或辭職,民意都可能大幅改變。原本的提名委員會很難反映得到這些轉變

為了讓提名委員會的決定盡可能貼近民情,應該讓提名委員會成為「任務型」機構,就如台灣「國民大會」凍結前的形式,每次選出只是履行當時任務,事畢解散。當然這樣選舉開支會增加,而且特首選舉時程也會拖長。但是在提名委員會選舉細節、和特首選舉細節上,總有方法可以縮短一點的,只要制度事先預備好,並不至於會出現無法解決的延誤。

6.14/7.06 應該盡量提早進行選舉程序,以便當特首不獲中央任命時可以及時重選。
萬一現任特首落任時,還未選出新特首,可以立法讓中央任命現任政務司司長為署理特首,領導看守政府直至新特首選出並獲任命為止。

6.16/7.07 我們反對特首不能參與政黨的規定。正如之前的回應,這樣只會妨礙香港的政黨政治發展,妨礙責任政府的形成。特首與政黨沒有關係,既不便在立法會獲得恆常支持,而在立法會支持特首的政黨,亦不用為特首施政的成敗負責。這樣變相鼓勵政黨不負責任。這就是你們希望見到的結果﹖

此致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助理秘書長(3B)

星期日, 1月 18, 2015

司書伽利略sp﹕超臨界二氧化碳殺人事件

(西九龍重案組)

曹sir﹕「呢單案妳去搵阿湯sir幫手睇睇丫。」

Madam徐﹕「你肯定呢個時勢要去搵佢﹖佢仲未unfriend你﹖」

曹sir大悟狀﹕「……佢冇咁易unfriend人既,我地對對方都好了解,佢同我一樣都係公事公辦既人。妳話佢聽,我地都係冇頭緒先邀請佢幫手,破到呢單案就少一條冤魂,佢唔會為難妳既。」

Madam﹕「曹sir話晒都係佢舊同學,會唔會親自去遊說佢比較好﹖」

局勢最混亂的時候,Madam也曾連日落旺角執勤,拉走幾個黑幫混混。但群情洶湧,自然也有人把其他警員執法不公的怨氣發洩到她身上。再加上自己親朋戚友圈子也有不少人怒目相向,壓力不可謂不大。既然此君平時已經不齒警方濫權,madam自然不想在這種時候去招惹他,再受氣。

曹sir苦笑道﹕「妳仲靚過PPRB班警花,冇問題既。」Madam推job無望。

臨離開時曹sir再加一句﹕「記得買蛋揵。」

---

(東九龍某校圖書館)

圖書館和學生看來跟以前一模一樣,不知是因為沒有特別活動,還是因為局勢暫時告一段落的關係。唯獨madam眼利,見到湯sir桌上的文件架藏了一條黃絲帶和……一條藍絲帶。初來報到者也未必一下子看得出這個館主的立場。

湯sir就坐在他的桌前看報紙。

Madam徐已經盡量收斂自己的「氣勢」,希望看起來沒那麼像警察。不過文書女士那句「湯sir有madam搵你」還是令氣氛一下子變得很冷。

湯sir斜眼望了眼madam,眼光立即回到自己手上的報紙,說﹕「唔係話有預約拘捕的嗎﹖我好似冇收過電話。」

如果說表面上看不出立場,一句話就來了。

Madam﹕「我地唔係跟呢D case,今次黎係有其他case想請你幫手。」

Madam一邊說話一邊放下蛋撻。
這下子本來不知躲在哪裡的圖書館組員們突然湧出來探看﹕「蛋撻呀﹗」
Madam也有點驚訝,因為她本來以為現在學生都很討厭警察,沒想到半打蛋撻就把他們全部引出來。

湯sir無奈道﹕「拎出去食,食完先返入黎。」
學生捧著蛋撻跑出去時,湯sir再大叫﹕「洗左手先﹗」

---

Madam見情況似乎沒那麼僵,立即開始說話﹕

「死者三十歲,女性,西九大學物理系博士生,正在趕緊博士論文。星期一早晨被同學發現死在助教辦公室的檯上,身體沒有表面傷痕。法醫認為是突發性心臟病,沒有特別發現。」
湯sir繼續眼望報紙﹕「我冇應承幫你地查喎。」

Madam突然想起曹sir,應了句﹕「但係蛋撻你地食左啦喎。」
(學生和文書正在圖書館外面吃得津津有味)

湯sir大驚望向Madam﹕「佳人奈何作賊﹖好學唔學,學埋阿草D無賴野﹖」
然後繼續看他的報紙。

Madam被指無賴(雖然這是事實),心裡有點老羞成怒﹕「曹sir o係呢個時候都叫我黎搵你,就係因為我地冇頭緒,但係佢唔想事事旦旦結案,想查清楚還死者一個公道。你地唔係嫌警方執法唔公道咩﹖咁依家我地想尋求公義你又唔支持啦﹖」

湯sir沒有回應,拿起剪刀,剪了一篇新聞。然後又繼續看報紙。

Madam見狀繼續說話﹕「雖然表面睇黎係正常死亡,但係我地覺得有可疑。因為o係上星期,隔離化學系有個男博士生被捕,佢縱火焚毀蛇竇公司既廠房……」

湯sir一邊揭報紙一邊插嘴﹕「綠色和平架佢﹖」

Madam﹕「點解咁問﹖」

湯sir﹕「冇乜點解。因為蛇竇公司係跨國集團,唔肯用公平貿易咖啡、又用基因改造大豆,所以D左翼特別憎佢地。我讀書果陣有個參加綠色和平既師兄,走去堵塞佢地廠房抗議,唔畀人地出貨,最後畀人拉左兼入埋罪添。其實我只係咁岩諗起o者,綠色和平應該唔會搞縱火咁誇張既,又唔係土共。」

Madam﹕「以我地所知呢個男子應該同環保組織冇關係,不過佢同死者就有關係。」

湯sir繼續揭他的報紙。

Madam﹕「死者既同學透露,呢個男博士生曾經追求過死者,但求愛不遂。之後男方曾經騷擾女方,件事仲驚動左校方。我地搵校方查證,紀律委員會o係一個月前曾經調停過,男方亦有見緊心理輔導員。」

湯sir又剪了一段新聞下來。

Madam﹕「雖然死因睇黎冇可疑,個男子亦冇接觸死者,但睇黎有傷害死者的動機,睇落硬係覺得有可疑。」

湯sir頭也不回﹕「其實只係妳自己覺得有可疑吧﹖有冇查過佢D學生﹖做得助教一定有過幾個學生,會唔會有人抄襲被發現了報復殺人﹖」

Madam﹕「有查過,死者D同學話佢出名手鬆,而且教既班又唔係必修科,所以未試過有學生因為畀佢肥左而畢唔到業。我地問過部分學生,亦都話冇聽過佢『肥』人。我地查過校方紀錄,有畀佢『肥』過或者畀較差成績既人,一係已經畢業,未畢業既GPA亦唔係特別低,冇發現邊個有可疑。」

Madam接著在湯sir桌邊放下了幾張相,包括死者和男博士生的照片,和死者被發現時的助教房間現場。現場看來相當凌亂,死者桌上除了電腦用品、一大堆論文和參考書之外,還有一隻很多污跡的空杯。

湯sir望了現場照片一會,問﹕「咁個男仔燒左廠房D乜野﹖」

Madam在翻文件﹕「佢燒左蛇竇公司廠房果部乜野……超……咩……界二氧化碳……咩野……裝置。」

湯sir起身﹕「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裝置﹖」然後去翻舊報紙堆。

Madam﹕「係,乜野黎﹖然後大火延燒到隔離,成個貨倉燒通頂。蛇竇公司所有存貨都被焚毀。」

湯sir邊翻舊報邊答﹕「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裝置應該係用黎抽取咖啡因的,用黎製造低咖啡因既咖啡或茶葉,抽出黎既咖啡因可以保留做其他用途。例如製藥或者加入汽水同能量飲品度。」

Madam﹕「問題係呢樣同死者既死係咪有關係﹖我地就查唔到線索。」

---

湯sir拿出一份舊報紙,攤在桌上﹕「關係可能就o係呢度。」

這是上星期五的《暗報》,上面有「博士生火燒蛇竇廠房﹕咖啡難飲」的標題。

湯sir問﹕「呢個就係佢講既放火原因﹖」

Madam﹕「係,佢供稱話投訴過蛇竇既低因咖啡難飲要退錢,但公司冇回應佢,一怒之下潛入廠房燒左部機洩憤。只係個火大得滯燒埋隔離個倉庫。」

湯sir﹕「其實事實會唔會係相反﹖」

Madam﹕「點解﹖」

湯sir叫Madam看看《暗報》那篇廠房被燒的報導下面,還有「蛇竇被焚全城咖啡荒」、「公院﹕營養奶庫存充足 老人院舍﹕瘋狂搶購」和蛇竇公司未能供貨給零售商的道歉啟事。

湯sir﹕「機器被毀本身當然不會影響死者,但燒了倉庫就會了。蛇竇佔了本地咖啡市場既大部分,如果倉庫存貨一下子燒晒,根本就冇辦法立即調動到外地供貨,咁市面好快就會唔夠咖啡粉賣。」

Madam﹕「咁關死者咩事﹖」

湯sir有點驚訝望著madam﹕「寫論文冇覺訓係平常事,何況係博士論文﹖你睇死者星期一早上被發現伏屍檯前,即係佢星期日晚都冇休息o係度砌緊篇論文。要頂眼訓既人,好多都會不停灌咖啡。」

Madam決定不說自己沒有讀大學的事﹕「我地捱夜查案審犯都係咁。」

湯 sir指著現場照片﹕「所以個問題係,點解死者當晚仲會有咖啡飲﹖照計咖啡好快會『走氣』失去風味,而且任何放o係大學common area既食物都會好快消失,應該唔會有人買大量既咖啡黎屯積,大可以飲到就黎冇先再買。所以一旦蛇竇出事令市面咖啡供應短缺,死者唔係應該都會受到影響 咩﹖」

Madam﹕「要查下D咖啡邊度黎﹖」

湯sir﹕「係。仲要睇下有冇剩餘既咖啡粉可以化驗,睇下咖啡因含量係咪正常。」

Madam﹕「點解﹖」

湯sir﹕「呢個就關係到死因。法醫話冇發現可疑,但一般化驗會唔會有可能冇驗到咖啡因中毒﹖」

Madam﹕「你懷疑死因其實係咖啡因中毒﹖」

湯sir﹕「因為咖啡因中毒有可能引致心律不整,心律不整都可能會死,而且睇落似普通心臟病發。」

Madam聽見「咖啡因中毒」顯然有點驚訝。(因為她平時飲了不少)

湯sir﹕「正常黎講飲咖啡係唔會搞到中毒的,因為一般飲食之中既天然咖啡因含量都唔會高到中毒既劑量。所以一般好少會聽見有人咖啡因中毒既,要死就更加難。通常咖啡因中毒都係因為食藥導致,呢個就係要查下咖啡粉來源、同D咖啡粉有冇問題既原因。」

湯sir目光回到他要剪的報紙上﹕「而且,o係咖啡粉加入大量咖啡因亦係一個化學系學生不難想到既事。如果咖啡粉真係有問題,剩番既問題就只係個男仔點樣令死者接觸到D咖啡粉了。」

Madam很快在記事簿上記下這一切。

湯sir﹕「所以可能要請法醫重新化驗一下,特別驗下有冇咖啡因中毒。而且消防都可能要再查下,究竟個火既真正源頭係廠房定倉庫。如果真係個學生做既,咁佢既目標就係燒倉庫,燒廠房只係用黎轉移警方視線。」

Madam﹕「呢樣倒未必。因為如果學生要轉移視線,自然有必要把廠房一併燒掉。只係要確保燒燬倉庫,當事人就要諗一個『唔會出現多重火頭,但又要確保火勢可以同時燒到兩處』既方法,呢點倒要請教一下消防同事。」

湯sir﹕「妳咁講都岩……咁妳問完未﹖」
顯然他為madam令他剪不完那一大堆報紙而苦惱。

Madam﹕「依家唔係一上網就睇到報紙咩﹖點解你要剪咁多報紙既﹖」

湯sir擺出痛苦表情﹕「如果唔係學校要印畀學生做晨讀,我先唔會花時間去剪。」

Madam﹕「好彩我讀書果陣唔使做呢D野……咁我唔阻你繼續剪啦。多謝你既幫忙,我地會返去再查,有消息再通知你。」

湯sir臨尾再贈慶﹕「咁幾時有暗角七警打人警司被起訴既消息﹖仲有反佔中用蛋掟madam鍾意食榴槤既生果刀大叔呢﹖」

Madam沒他好氣,回頭答﹕「呢D唔係我地組跟既。點都好,多謝晒。」

Madam跑著走,有很多事情待查呢。

星期日, 1月 04, 2015

中國戰爭史系列第一講:虎門之戰、黃海海戰及香港保衛戰

[中國戰爭史系列第一講:虎門之戰、黃海海戰及香港保衛戰—卜永堅教授]

有趣的是這並非博物館主辦的講座,而是教育局。不過那是為歷史科教師辦的,方某只是見題材有興趣,而且很久沒見過卜博士,所以去八卦一下而已。

於是同場撞到同事Y sir。不過這天身體不適,狀態麻麻,連卜博士跟在下聊幾句時,反應也十分遲鈍。所以連筆記也由十二月中拖到現在。

---

由於遲了入場,所以第一部分開頭沒聽到。仍是點列筆記,抄傳有錯漏的請不要算入講者的帳。

A. 虎門之戰 (1841)

1. 近年的史學界質疑,白銀流失是否因為鴉片貿易。亦質疑是否因為林則徐禁煙行動太粗暴,侵犯了商人的正當權益,致啟戰端﹖

2. 茅海建〈虎門之戰研究〉(《近代的尺度》,上海三聯,1998,p.282)指出,因為虎門西水道較淺,大船難以通過。故清軍疏忽西水道防禦,最後釀成大錯。

3. 當時清朝於虎門駐軍一萬,包括陸上虎門寨駐軍,設三線防禦。
第一線﹕大角—沙角。由於江面太寬,火炮射程不及江心,設信炮台(即是主要作放哨報信用的炮台)。
第二線﹕橫檔。設置了阻艦用的排鏈,並集中了三分之二的炮位。設鎮遠、靖遠、威遠三炮台。(跟後來北洋艦隊的艦名一樣,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名字)
第三線﹕大虎炮台(有32炮位)。無法覆蓋全部江面。

清軍的作戰想定,是敵艦為穿越虎門要塞進入廣州,防衛以炮台為主,而非軍艦為主。
當時江中的三座小島有兩座設了臨時炮台,但下橫檔島一兵一炮不設,事後證明是一大漏洞。

4. 英國軍官雖然有立場,但因為受軍事專業訓練,所以記載反而比較仔細。中方史料對戰事的詳情大多說不清楚。

5. 戰事大概﹕
7/1﹕復仇女神號帶1400陸軍於穿鼻灣登陸,翻山越嶺從後夾擊沙涌炮台。薩馬蘭號(HMS Samarang)炮轟大角炮台一小時,攻陷。英軍的評價認為清兵落後,但並非怯懦。
清軍於晏臣灣停駐的艦隊11艘戰船,後來被消滅。(但它們之前未出動過,卜博士說兩座炮台被攻擊時都不出動,令人感到奇怪)
英軍暫停行動,先兌現了穿鼻草約,派卑路乍佔領香港建立後方基地。

23/2﹕英軍摧毀三門口炮台,拔除江中阻船用的木排,向清軍勸降。
24/2﹕英軍向清軍發最後通牒。
25/2﹕復仇女神後領炮兵和130名步兵佔領下橫檔島,設三門重炮。因為上橫檔島地勢比較高,清軍發現自己的大炮反而打不到下橫檔(因為炮位原本是以江面為目標,所以炮彈只會飛越下橫檔上空)。
英軍炮轟後登陸上橫檔島。英軍官記載有印度兵違反軍令屠殺投降的清兵。(卜博士笑說﹕「總之不關我們英國人事」)
26/2﹕英軍避開了第二線炮台的交叉火力位,轟炸三大炮台。隨後威遠、靖遠失陷,而鎮遠而炮位不對發揮不到作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陣亡。

6. 清軍武備落後。1836年(五年前)關天培報告鑄炮,便指出四十門炮第一炮試射已經炸裂了九門,即22.5%。可見清朝的大炮質量有多差。

相信曾參加義勇軍的Philip Bruce私人編輯H.K. Military Notes, No.6 (1981) pp.17-23,亦引述英軍報告指﹕
—清軍的七噸重大炮只能發射42磅彈,而且還經常炸裂。
—火炮有準星,部分亦有升降螺絲,但英軍懷疑清兵究竟是否懂得用。
—炮台後挖了大坑,是供炮兵貼火後躲避用。(因為炸裂實在太危險了)
—炮架至為拙劣,根本無法瞄準目標,只能隨便開炮搏打中。
—(有一個論點抄不到)
—火繩槍和歐洲的看起來一樣,但清兵不愛用,因為危險(火藥袋還要腰,易被波及)。而且清兵背火藥袋粗心大意,易生意外。所以他們寧願用箭。
—清軍工事選擇地點不錯,但工程學落後。看來他們沒有野外演習和列隊訓練。

自認征華指揮官(其實只是測量船指揮官)的卑路乍亦奇怪為何清軍不駐防下橫檔。

英軍的評價是﹕虎門地勢得天獨厚,若果由歐人防守當真的變成「虎門」。如果把防守重點放在上下橫檔島,則英軍要付出更大代價。

B. 黃海海戰 (1895)

1. 首先卜博士質疑名稱有語病﹕因為在「黃海」發生的怎會不是「海戰」﹖但查考後看來是襲自日方的名稱。

2. 清朝沒有統一的軍事指揮,李鴻章也只能指揮手下部隊,動不了其他人。
(方按﹕這點是事實。開戰前其實也向南洋、粵洋調了艦艇支援,不過數目不多。李鴻章沒法調動全國水師跟日軍決一死戰。)

3. 丁汝昌雖是主帥,但實際指揮戰事的是旗艦艦長劉步蟾。
另一邊廂,日軍主帥伊東祐亨其實同樣不熟海軍,實際指揮的是東鄉平八郎。
所以舊時批評清朝以騎兵將領指揮海軍導致戰敗,不符事實。因為雙方高層都是找自己信任的人出掌艦隊,然後再由真正受海軍訓練的專業軍官實際指揮。

4. 雙方重炮的數目相近,但日方速射炮數目較多,炮彈數目亦較多。

5. 對北洋艦隊陣式的批評,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已經反駁過﹕當時海軍戰法,非橫即直,根本不能說誰較優勝。

6. 鐵血網的黃海海戰圖美工很好,但根據甚麼史料﹖似乎不清楚。
戰爭翌年,曾於北洋軍艦任顧問的McGiffin(馬吉芬)於Century Magazine 585-604發表了the Battle of Yalu。
日方則出版了《日清戰爭實記》。近年宗澤亞翻譯日方史料(《清日戰爭》,商務,2014),可惜註釋不夠詳細,較難追查原文。

7. McGiffin認為,中日雙方的命中率皆低。不過如果扣除小炮,只看主炮的話,中方(20%)的命中率勝於日方(12%)。
—北洋艦隊只有廣平艦裝了三門速射炮。而且清軍開戰後幾艘船很快就中炮脫隊,真正戰鬥的只有八艘艦,而日方有十二艘。
—清方軍艦和炮位(尤其速射炮)都少,無法頻密攻擊。
日方較善於公關,用帆布遮住彈孔才讓人參觀。清方則任人參觀戰艦。於是國際輿論認為清方大敗。

8. 日軍一小時發射了46242發炮(但大部分都是小炮),清軍只有2368發。
而日軍認為清軍的指揮較為混亂。

C. 香港保衛戰 (1941)

1. 這部分有較多資料是來自鄺智文博士那本書。

2. 英軍1897年的戰略構想,是俄法南北夾攻香港。所以1919-1930年間欲加強香港防務,但受限於資金不足和一戰後華盛頓條約的限制,沒有實施。到1934-1938始修建醉酒灣防線。

1930年的作戰想定,認為受地形所限,日軍難以動用炮兵。
醉酒灣防線分為四個防區,預計各以一營防守,另預留兩三營在後方作預備隊。

3. 有關香港保衛戰的三大迷思﹕
3.1 英軍是匆忙興建醉酒灣防線——其實1920年已有此計劃。
3.2 英軍打算靠醉酒灣防線防守半年——其實英軍只預計防線可支撐兩周(雖然防線提早失守,但整場戰爭打了十八日才投降也不算太差),旨在延長攻方所需的時間,以待後援。
3.3 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十八日就失陷——其實那只是英方「靠嚇」的宣傳手法。

4. 日方兩個關鍵人物,分別是第228聯隊長土井定七、和第10中隊長若林東一,都是行為大膽見機行事的年輕軍官。
反之,他們的上司酒井隆是保守派,要求下屬行事依循計劃,減少風險。

5. 當時英軍在醉酒灣防線只有兩營約2500人,一團炮兵、一連工兵(主要是華人)。
而日軍第38師團共13509人、戰馬3395匹,分為228、229、230聯隊。

日軍在陸空方面均有優勢,但因為香港已依置較多海防炮台,所以日本海軍在攻略香港沒有起甚麼作用。日軍早已有詳細準備九龍作戰的計劃,但他們不知道其實英軍在九龍旨在拖延,於是根本沒有預備攻略港島的作戰計劃。

6. 開戰初期,英軍工兵已成功炸毀橋樑道路等設施,令日軍重武器進度落後,要時間等待就位。
日軍最後用了四小時推進到大埔—元朗一線。

7. 在醉酒灣防線,因為天雨關係,英軍只發現到從西邊進侵的230聯隊,卻未能發現228聯隊已從東邊而至。228聯隊不理總部要求停止進攻,等待炮兵前來支援的原有指示,突襲英軍陣地成功。

期間英軍也不幸發生了「蝦碌」事件,蘇格蘭營A連連長派通訊兵出外聯絡,但通訊兵卻忘記留下鎖匙,結果連長排長都被反鎖在通訊站內。
與此同時,蘇格蘭營營長亦與旅長爭論是否繼續反抗,最後由印度兵頂住了日軍的進攻。

8. 結論﹕
8.1 日軍有明顯人力優勢。
8.2 日軍前線指揮官當機立斷保住戰果。(方按﹕當然日軍軍官慣了不聽軍令也是一大問題)
8.3 城門碉堡設計無法駐守太多士兵,就算想反攻也不夠人手。
8.4 英軍因為主動放棄陣地,所以損失不大,絕大部分人力順利轉移至港島防衛。但棄守對英軍和華人士氣有損。而且日軍經此一役輕敵,後來在攻略港島時付出重大代價。

Q&A﹕為何早在三十年代之前,英國就已經想加強香港防務﹖
雖然英日同盟,但到1919年巴黎和會日本已爭取成為亞洲強權,所以1920年英國人明白日方野心也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