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4月 21, 2018

淺論殖民地時代香港防務:佈局變化與背景因素

[淺論殖民地時代香港防務:佈局變化與背景因素﹕鄺智文博士]

1. 講座討論殖民地防務政策演變及背後原因,包括技術進步、國際形勢,又受英國人的思維和政局影響。而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自由軍國主義」(liberal militarism)
緣起是研究英治時期香港軍事史,當時不少著作如《Eastern Fortress》(講者著作)、《Guns and Gunners in Hong Kong》等,大多局限於香港一隅或器物之上,很少有討論政策。

2. David Edgerton 解釋英國1860-1960年的國防政策(戰略文化strategic culture,例如中國戰略究竟是和平主義還是實利主義﹖),用上「自由軍國主義」一詞,其內涵包括﹕
2.1 避免徵兵制。
英國並非大陸軍,而是大海軍。相對於歐洲大陸國家都有徵兵制,英國是直到一戰尾期才開始徵兵。(當然這不應完全訴諸文化差異,而是有實際需要)
2.2 著重以科技取代人力。
別忘記英國統治的印度有三億人口,有大量廉價勞力,但英國人仍然傾向投資科技以減少軍事人力需求。
2.3 不只針對敵軍,敵方經濟和生產力也是打擊對象。
這點與德國重視殲滅戰相映成趣,英國海軍遍佈全球除了打擊敵方貿易亦用來保護自身貿易線。(方按﹕而一戰德國亦的確被經濟戰拖垮了)
2.4 支持特定的世界秩序 (即大英治下的和平 Pax Britannica)
同時亦即是英國海軍及其貿易的全球化。
2.5 以密集科技取代人力(和金錢),以維持與敵方的「戰力差」(capability gap)

3. David Edgerton亦將這段歷史分為四時期﹕
—海權時代 Navalism (1880-1919)
—空權時代 Airforce-ism (1919-1945)
—核武時代 Nuclearism (1945-1960)
—科技和平 Pax Technologiea (1960以後)

4. 討論香港防務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為何英國要防守香港﹖
—當然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
—香港也是英國東方貿易最重要樞紐
—香港對英國而言是重要的軍港(其次才是貿易港)(直到1948年關閉船塢為止)

5. 香港地形概述(以往提過,此處不贅)﹕
有很多島嶼、以維港為中心、深圳河是人為邊界而非天然邊界、海岸線和地形都很複雜。對英國人而言,他們需要防守的地方不多,就是維港兩岸的九龍半島和香港島。

香港對攻方麻煩之處是﹕香港可以登陸的地點都很小(例如赤柱其實只夠一個步兵連或營使用,而且很容易遭封鎖),如果靠北登陸,只有沙頭角一帶有較大的沙灘可用(青山灣也可登陸一個步兵團)(方按﹕別忘記使用沙頭角要進入大鵬灣和沙頭角海,使用青山灣也要接近維港)。之後就要穿越很多山岳南下市區,而樽頸位就是醉酒灣防線。

但守方同樣麻煩,因為九龍山脈比港島所有山岳都要高,敵軍佔領九龍山脈就可任意炮轟維港和港島北岸(二戰時日軍就是如此)。結果守軍不得不分兵防守九龍阻敵南侵。

6. 香港防務大概可以武器劃分幾個時期﹕
—早期防務 (1841-1878)
—後膛炮/導向魚雷 (1878-1909)
—陸上防線/潛艇 (1908-1918)
—飛機/航空母艦 (1919-1939)
—冷戰防務 (1945-1958)(其實已缺乏軍事重要性)

7. 在早期(1841-1878),香港對英國的軍事用途大於經濟用途,是準備隨時對華用兵的基地。所以這時期建立了不少永久設施,而初期因疫症病死者極多。

1830-60's期間發生科技進步﹕
—原本使用的前裝炮較難瞄準和增加推進藥,轉為發展後裝炮令炮彈加大、推進藥增加。
鐵甲艦登場,戰鬥力強,但需要補給煤。而優質煤是需要預先準備,配置於各補給點的,於是這些補給點就需要有炮台防守(香港早期是不需要炮台的,因為英軍已控制了中國海岸)。而當時炮台如皇家炮台、威靈頓炮台、西角炮台、奇力島炮台等,均使用前裝炮。(因為後裝技術還未成熟)
—另一發明就是破壞力強的水雷。1880-1900開始招募華人水雷炮兵,需要認識英文的人才能聽從號令和懂得操作,所以其實也是高技術兵種。

8. 後膛炮/導向魚雷時代 (1878-1909)

時代背景為法俄兩國於亞洲擴張。1878年和1883年加拿芬委員會認為,原本不需要防守的香港,就變成需要防守港口,艦隊才能自由活動。而當時也只需要建設炮台防守港口,因為法俄兩國都沒興趣佔領香港。
1880-1900的火炮技術變化太快,原本不可靠的後裝炮,炮尾開始變成可靠。

1904年是海岸炮台建設高峰,炮台足以覆蓋整個海港,等對方靠近就可打擊。問題是當對方靠近時,他們的長程炮火已在威脅港口,並不理想。
1900年檢討認為,只需以炮台防守維港出入口便成,省錢省人力。此策略一直沿用到二戰。

同期發明了布倫南魚雷,吸引了熱衷引入新科技的海軍大筆投資。講者卻指這其實是騙局,因為操縱很難,後來亦沒有投入實戰。原來申請了專利的秘密「黑盒」,後來被發現根本空空如也,並沒有甚麼高深科技。

9. 陸上防線/潛艇時代 (1908-1917)

1908年中國基地司令 藍敦投訴香港防務不足,堅持應重新增加大炮和兵力。這本來只是當地軍官與倫敦總部看法不同的衝突,但因為他和皇室關係良好,所以驚動到首相跟進。
當時他的旗艦 HMS Powerful 上的大炮已經多於全港海岸炮的總和(而且那些仍不是全射角的)。他認為制海權是最重要的,而且美國USS Louisiana的十二吋主炮也比香港海岸炮的九吋炮大。

駐港陸軍司令樂活(方按﹕就是樂活道那個樂活)則認為英國艦隊艦隻眾多,當時崛起的美國人又何必為了對抗本港炮台而消耗艦隻進攻﹖新界欠缺防守才會令九龍失守,然後對方就可以炮擊海軍船塢。由是開始了香港的「陸防」時代(1908-1910)。

樂活認為觀察日俄戰爭裡日軍的陣地戰經驗(而且戰勝俄軍),假定他們有能力運送40000人進攻,而香港當時只有2000人防守。
再者中國又欲收復香港,但缺乏海軍,自然將從陸上進攻。
繼任陸軍司令安達臣(方按﹕這次不是安達臣道那個安達臣)的觀察,廣東新軍比其他地方軍更有效率(即是有威脅)。建議香港增設炮台、駐港陸軍增至20000人。(由於英國於1914年才有十幾萬本土遠征軍,所以根本不可能放二萬人在香港。)

由於臨近一戰艦隊要調回本土應付德國,所以以潛艇進駐塞藍敦之口。(如果這批潛艇一直放到1941年,也可以威脅日軍,但於1930年代末期就撤走了。)
並建設了兩隻專門為亞洲設計的軍艦,但大炮比日軍的小。
另外建設了安達臣防線(不如日後的醉酒灣防線,只是一批blockhouse組成),現時幾乎不存,分佈於九龍山脊之上。

10. 大戰之間(1919-1939)
背景﹕大戰後大英帝國版圖又增加,但國力跟不上,一戰欠債甚鉅。國際貿易體系重建。1921年美國迫使英日同盟結束,華盛頓條約不准於亞太增加海防設施。

1920年代初英國以日本為遠東假想敵(這也是海軍擴張爭資源藉口)(方按﹕恰好與日本海軍以對英美開戰計劃爭預算一樣),香港為艦隊前進基地。主力艦隊由本土到達香港約需54-90天,所以香港必須守住同樣時間撐到主力抵達,於是香港有需要加強陸上防禦。

英國預計日軍將以艦隊+48000人登陸+航空隊支援攻擊。講者指華盛頓條約談判時,英日單單為了「機場」算不算海防設施也拗了兩年。

對英軍而言,要守住海軍基地和啟德機場,就要守住九龍山脈。既要高射炮作空防,又要嚴防日軍潛艇。是否乾脆放棄香港防務更方便﹖
當時駐港的中國基地有英軍最大量的潛艇,準備用來攻擊日方運兵船和運輸線。另有兩艘航空母艦用來製作航拍照和對付海盜。不能維持到大海軍防守星港之用。

於是英軍轉而建設醉酒灣防線(又是以物力代替人力的思路,因為對英國,人力才是最貴)。另增設炮台於南區,以防日軍小股登陸突襲。
高射炮則以固定陣地佈置,按格子指揮統一形成射擊火網。
海中則佈置 indicator loop (標識環)用以探測經過的潛艇,和防潛網。1940年並設置水雷陣,包括沙頭角海和大鵬灣防止日軍登陸。

11. 戰後、冷戰期(1945-58)
背景﹕裁軍、殖民地獨立潮。英國財力已經不繼,印度獨立後英國亦失去廉價人力來源(香港有一半駐軍是印軍)。

當1948-1949中共建政時,英國急調戰後用剩的轟炸機、坦克、巡洋艦和幾個旅於香港(是歷來最大規模),以現代科技阻嚇共軍來犯。

1957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中共了解香港對英國政策的地位,以香港作為英美關係的障礙。英國沒財力,要求美國協助防衛香港,美國因此表態會為香港使用核武,但其實美國自己也不想用。
但中共當時其實完全不想佔領香港(方按﹕長期打算,充份利用),英國後來也意會到這一點,所以英軍大量撤走到象徵程度,只留下情報組織。

12. 結論
—從香港防務政策演變,可見英國自由軍國主義的應用。
—對英國而言,開支並非最主要考慮,減輕駐軍的經常開支(recurring cost)更重要。
—新科技戰力差,到二戰後英國科技實力不夠,就借美國的來用。

13. Q&A

13.1 在英日同盟中,英國只當日本人是外判,日本從來都是英國的假想敵之一。(因為英國人控制了海域)
但與香港不同,英國人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防守威海衛,只當成臨時基地,因為實在太近日本了。

13.2 1878-1909年間新加坡在大英帝國其實沒太大地位(香港則名列直布羅陀之後),直到一戰後才開始重要(有馬來亞為腹地)。

13.3 碰巧陳士齊(齋sir)在座,問到既然不打算防守,為何英國要拿威海衛﹖
講者指海軍本來就不打算要威海衛,反而想要韓國的巨文島。只是甲午戰爭後列強搶租界之下,怕中國突然崩潰,既然德國搶了青島、俄國搶了旅順,於是英國就拿威海衛當避暑勝地好了。
就如武漢英租界,英國只為經濟利益不需永久佔領,只需派炮艇在長江巡邏維持「面子」就夠了。

13.4 佈置加拿大軍也是英國本土國力不足下的外判之舉,也是英美秩序的一部分。而英日同盟時的日本到一戰時也是這個秩序的一部分。

13.5 大英檔案館中可見的Emergency Scheme只編到1958年(只有國防部長在倫敦保留的摘要,而且要到2030年代才會全面開放),1958年計劃會動員民安隊和軍人維持基要服務。
1941年的只是interim scheme,已開放索閱。
1949年計劃只在沙頭角和北區阻擋敵軍。後來寮屋部已把防線上的據點屋頂都炸開以防難民佔用。
1970年代的計劃主要都是evacuation scheme(撤橋計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