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2月 05, 2020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X交通設計》邱益彰@道路研究社著,香港﹕非凡,2019

四月就買了,但因為停課等到十月才能展出。暑假期間「成功推銷」給另一同事作好書推介,然後只有一個同學有機會借到,又暫停回校了。「不幸地」(不然應該有更多同學會借閱)自己終於可以拿來讀了。甚至未讀書就先看到作者的訪問﹕

對路牌的興趣,似乎在xanga時也沒怎麼提及,畢竟有興趣但沒研究(沒有像朋友那麼瘋去抄了整條青山公路的道路構築物編號)也沒甚麼好說。不過童年時買駕駛筆試手冊(不只香港,我還有本星加坡的),其實不是想學開車,而且為了那些交通標誌。裡面就有很多書中提及的梅培理格式標誌(另一網頁),雖然書中說香港七十年代開始跟隨英國改用禾貝斯式標誌,但那些舊道路標誌在我們童年的八十年代還是很普遍。

當然論方便和易讀,自然是新式標誌較好。畢竟舊式標誌是適合舊時代的人,那還是個報紙會把字印得密麻麻、圖片沒幾張,人們還有時間空閒一天讀幾份報紙的年代。那時的車也比較少和慢(或者應該說﹕沒那麼快),所以標誌圖案簡單(製作方便省錢)、多文字還是沒問題的。方某小時候看起來,還覺得相當古雅。可是到了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沒耐性的時代,那就跟黃霑在《廣告人告白》說九十年代報紙加價啟示還寫篇文言文一樣,不合時宜了。

---

如果有機會見到作者,我倒有個疑問﹕舊式標誌少圖多字,甚至幾段文字釘在一起,後來嫌難讀才全部改為圖案標誌。但近年似乎一串魚蛋式的圖案標誌又被人嫌複雜,我發現竟然有些路口不再用那些特定圖案,而是以「紅邊白圓+車長逾11米字樣+巴士例外字樣」代替,這豈不是走回頭路﹖


(Google Map街景﹕興芳路轉入葵富路口)

如果真的按照《道路使用者守則》,其實他們應該用這個標誌

(48. 禁止超過所示長度(包括貨物)的車輛或車輛組合駛入)

然後才加上「巴士例外」文字牌。甚麼都用「紅邊白圓」加文字,是懶到連梅培里都不如(梅培理格式雖然多字,但也有圖案的)。

「紅邊白圈」現在新版《道路使用者守則》是「32. 根據輔助字牌指明,禁止車輛駛入」,但其實在舊版的意思是「32. 禁止一切車輛駛入,特許車輛除外」。(這點因為自小看筆試手冊,我記得很清楚。你叫我考筆試,交通法例、泊車規限之類未必記得清楚,但交通標誌一定記得滾瓜爛熟。)
如果按舊定義,是不可能這樣做的,紅邊白圓只能用來加「例外」牌,其餘沒提及的所有車都不能進,例如巴士總站外豎立「紅邊白圓+巴士例外字樣」(小巴站的士站同樣)或者「前往此區者不在此限」。改了新定義後等於把紅邊白圓當成「萬能key」,可隨意加一堆文字上去,那就不用再搞那堆圖案繁複的標誌,省了工時但其實是倒退。

---

書中當然不只道路標誌,還有交通設計。這方面在澳洲留過學的作者,會比較容易留意到美系的標誌和路口設計跟香港英式設計的分別。自然補充了不少在下這只在英系地區(星港兩地)生活者沒留意的角落,只是在大陸遇過美系「紅燈可轉彎」的奇事,我還是覺得不能理解。作者說這樣適合車流少的路口,但廣州顯然跟香港一樣都不是車流少吧。

而那些公路交匯處的模式,如果看倌跟方某一樣是Simcity玩家(可惜現在電腦玩不到也沒時間玩),應該會覺得很眼熟。

不過在下更熟悉的是自己玩慣的OpenTTD (Transport Tycoon Deluxe),不過裡面重點不是道路,而是鐵路。當然很多設計其實也是類同﹕

另一重點就是字體討論,尤其是作者近年在搞「監獄體」計劃,不過方某自己對字體興趣不大(反正自己寫字就東歪西倒毫無形格的),也沒甚麼美感,所以也沒甚麼好說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73 作者提及香港的交通標誌標準不知為何跟禾貝斯標準有點分別,例如禁止標誌的斜槓方向不同。我猜香港標準比較好的一點是,如果細心留意,香港標準的斜槓方向似乎較為一致。香港標誌幾乎都是由「左上—右下」向,除了「禁止右轉」是「右上—左下」,禾貝斯標準有較多的標誌會採用相反方向的斜槓,這樣比較不一致。

p.85 「米埔護理區」見到時還心想是否把「米埔保護區」寫錯了。雖然我們通常是叫「保護區」,但的確政府是叫那塊地做「護理區」的。

p.277 「日本道路公團體」純粹多植了個「體」字,應是打字時電腦過分聰明自動建議之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