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一, 7月 25, 2016

海事博物館拆解丙午風災講座

未寫講座內容之前,先講題外話。海事博物館這張年票其實頗划算,因為本來入場費$30,$100年費去四次就已經回本了。因為他們講座是在展覽廳裡舉行,如果聽講座的話去四次也有可能的。而且年票是由申請當日起一年有效,政府那張博物館通行證,現在查看也是一樣,但我記得之前是有指定期間的,所以買的時候幾乎都無法真的用一年。再加上政府博物館收費本來就便宜得多,要回本的次數相對就多一點(現在又搞常設展覽免費,特備展覽有多少次﹖)。

再上一個星期六16/7也有另一場講座,講「颱風與航運」,由一位有海員資格的應用氣象公司員工主講。
不過海事博物館的講座與政府博物館相比,就略為太短,連問答時間也不過一小時,其實講不到很多東西。我認為政府博物館那些個半小時至兩小時的講座才夠。
這個講座內容也是太「大路」,很多東西小時候看書都讀過(都是颱風原理、危險象限之類啦),在下沒抄下甚麼。只抄了兩點﹕
1. 商船要平衡成本和風險,所以有時也要穿越颱風,但通常都會選取安全航線避開颱風路徑。一般都會保持於200海里以外(大約不用一天船程)的範圍。
2. 貨物中最危險的是原木,因為難以固定,風浪中鬆動了就會影響船隻穩定。就算貨櫃也未必固定到,所以船員的經驗和勤勉很重要。

----------------------

[拆解丙午風災—岑智明台長]

其實岑台長不是第一次講丙午風災,2013年也講過一次(雖然那次不只講單一颱風),不過這幾年又有新資料,特地講多一次倒是恰如其份。

1. 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之所以值得探討,因為它是香港其中一宗傷亡慘重的天災。官方報告說死者超過一萬(亦有些報告只有幾千人),民間數字相信死了 二萬。相對而言同級數的1937丁丑風災,死者亦過萬(而且比丙午多),但那次是有預警的,人們主要是死於風暴潮。

2. 丙午風災之所以特別,不只在於多人死,而在於來蹤飄忽。當時First Assistant (即助理台長) F.G. Figg的報告說,17日晚風暴形成,18日早上8:30-11:00過境,只用了兩個半小時,期間還切斷了天文台和港島之間的電報線。

20日立法會通過召開委員會調查,結果認為當日7:44之前都沒有任何颱風襲港的跡象,所以天文台於8時掛風球已是最快的了,並無延誤。

1907年1月28日台長遞交全年報告,裡面提及如果能夠及早警告,應可保障生命財產。可是1937年丁丑風災已有預警,市民沒有準備也一樣會傷亡慘重。亦如近年菲律賓的海燕風災,和紐約在颶風桑迪下的表現。

3. 根據Prof. P. Kevin MacKeown的《Early China Coast Meteorology: The role of Hong Kong》,當時香港吹11級風,但澳門卻只吹1級風(台長說這應屬誤會,澳門當日也不只1級風,但也只是4級和緩風),可見環流之細。

4. 法國Fronde魚雷艇因此沉沒,上次已提過,本文不贅。這是展覽中展出的魚雷艇模型。
(可是說明牌說是驅逐艦。其實魚雷艇驅逐艦的關係頗微妙,由於發明了魚雷所以建造了魚雷艇,然後為了避免魚雷艇威脅主戰艦所以衍生出驅逐艦。驅逐艦兼備火炮攻擊魚雷艇、又有魚雷可主動攻擊敵艦,本身就等於魚雷艇的放大版,後來甚至乾脆取代了魚雷艇。
此艦的大小的確像魚雷艇,所以香港文獻不少說它是魚雷艇。但它又有相當的火炮裝備,而且維基百科亦指Fronde為驅逐艦,同級艦的外型亦與風災後拍到的遺骸相似。
不過維基百科指此艦用到1919年,應該是在風災後打撈,然後修復了繼續使用。)

5. 如果看風力,丙午風災其實不算特別強,在戰前颱風之間只排第十八。之所以殺人甚多,是因為預測不到。

猜測這個颱風是16/9於巴斯海峽附近形成,但並不肯定。天文台於18/9早上八時才懸掛「黑鼓」訊號,代表發現有風暴於香港以東300里之內。(另有一個紅鼓訊號,代表於300里外,這次未使用)
但到8:40已經要放風炮,代表港內將吹強風至烈風。(台長說勉強把風炮當成八號風球,紅鼓當一號風球、黑鼓當三號吧。)
到午後12:10,已除下所有訊號。

6. 根據中國沿岸氣象紀錄(China Coast Meteorological Register),當日汕頭氣壓29.68吋(相當於1005 hPa)、吹東風2級。地理上汕頭是香港的「前哨」,颱風若從太平洋侵入,未影響香港之前就會影響汕頭。但當日汕頭竟然毫無打風跡象,亦可側證颱風環流很小。
當日香港只有天文台紀錄,山頂和Gap Rock(蚊尾洲燈塔)都沒有紀錄。

從天文台紀錄可見,颱風影響的時間非常短暫,當日七時後風力才突然增加,到十二時後就已經回復。
之前一直吹西北風,在短短一兩小時內依次轉為西風、南風,然後再轉為東風。可見颱風中心乃於天文台以北略過。

同樣地,看天文台量得的氣壓變化,亦可見颱風引致的氣壓下降只持續了幾小時。
(方按﹕一般而言,一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 hPa,以巴黎代表溫帶工業國家的基本氣壓。熱帶氣旋的中心氣壓通常會低於1000 hPa。)

澳門當日紀錄剛是四級(和緩)北風,而且整天不受颱風影響。這應該是颱風影響的下一站,但竟然不受影響,可見颱風很快消散。(以致甚至有人猜測這是龍捲風而非颱風,但他們分析認為不符合。)

7. 根據馬尼拉天文台的報告,這個颱風可能是來自太平洋關島一帶。因為先前幾天,關島和巴旦島先後有風暴和氣壓下降紀錄。但台灣和呂宋島都沒有受影響。香港天文台基本採納了馬尼拉天文台的分析。
台長說這是香港天文台最害怕的路徑,因為這樣颱風就沒經過任何陸地,直接穿過台灣和呂宋島之間的海峽直撲香港。颱風不單止沒有被陸地消耗能量,而且沒有經過台灣或呂宋亦即是香港無法得到預先警告。
更有甚者,這個颱風的烈風圈非常小(環流可能只有十幾二十公里,一般而言應有幾百公里),以致進入南海後汕頭也沒有受影響,颱風一直到香港才靠岸,於是殺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8. 以前曾說過徐家匯天文台與香港天文台的首任台長不和,風災後甚至多踩一腳,聲稱他們一早預報了有颱風只是香港疏忽(這報告令失去一艘魚雷艇和五名水手的法 國領事更火光,於是港府唯有立方尖碑悼念)。再翻查資料,可見徐家匯於15/9的確標示了台灣東南有低壓區、16/9到了台灣西南、17/9在汕頭以南。
但其實他們也沒有其他資料(如風力),更沒有標示那是颱風。低氣壓經常出現,可能只會下幾場暴雨,並不等於會變成颱風。知道有低氣壓和知道有颱風是兩回事。可見聲稱早已預測,只不過是馬後炮。

當時除了官方之外,亦有其他紀錄。例如有艘商船錄到氣壓變化但位置不詳,另一艘船因為於青洲下錨,可以確定位置,船上測得的風向和風速變化亦可與天文台紀錄互相印證比較。

另一紀錄則為一所於亞歷山大行開店的鐘錶儀器商,亦記錄了氣壓變化。還拍攝了當時海浪拍岸的場面。(台長說亞歷山大行前有其他建築,相信是有人跑上街拍攝了)

9. 於是天文台跟江君彥博士,根據各項紀錄和損毀情況,再次分析丙午風災的颱風走向。

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個侏儒颱風,這回事在未有雷達探測技術之前鮮為人知。1974年聖誕節侵襲達爾文的Cyclone Tracy就是被雷達捕捉到的例子。儘管偵測到,但因為突然轉向,也令達爾文損傷慘重,摧毀過半。
(維基也提及現時紀錄最小規模的熱帶風暴是2008年大西洋的Marco。另外他們也把1971年的T. Rose視為侏儒系統,但列出的衛星圖片看來,她的雲帶範圍比Tracy還要大。)

根據風向紀錄和港內受損情況,可以推斷風眼穿越香港的路徑大概如是,穿過了九龍半島的北部,然後從青山沿岸離開香港。
這一點亦跟當時聖公會主教(當時稱會督)遭難情況相符。根據事後生還船長向主教家屬說明情況,當日船隻載著主教和學生回港途中,突然遇上颱風,船隻就在大小磨刀洲附近沉沒。(他們曾到現場打撈,但主教的屍首始終無法尋獲)

再分析的路徑如下,可見颱風過境香港後再於澳門以北登陸並消散。但由於環流太小,所以澳門當日並沒有異樣。

10. 台長另外發現十年前《南華早報》有篇文章紀錄丙午風災百週年,作者Mr. Anderson提及當時市區以外的香港仔、長洲、坪洲、沙田、大埔等地其實也有災情,只是因為當時對政府而言是「鄉下」地方所以不太重視。台長說希望日後可以進一步了解。

11. 另一個問題是風暴潮。報告中北角的風暴潮「只有」3.35 m,不似是災難性的。
大埔的風暴潮報稱有6.10 m (台長指簡報打錯了,應是「風暴潮」一欄而非「最高海平面高度」,海平面高度是計算了潮汐影響的水面高度,風暴潮是另外疊加上去的),但根據他們日後再模 擬的結果,應該分別只有0.9 m 和 2 m,也應該不算是很嚴重。他們認為有可能是因為當時未有潮汐站,只看Tide poles(以尺量潮汐)和water marks(高水位留下的水跡),誤差較大。

12. 這次風災之後,1930年召開了東亞首屆天文台長會議,徐家匯和馬尼拉的台長(都是耶穌會神父)來港協商,統一東亞地區的預報警告系統。最後得出了結論。

當時有英、法、中文的圖表,讓所有人都知曉﹕

這套系統不如後來的一至十號風球那麼簡單,先分港內和港外訊號,除了風速還要包括方向。於是掛出來的就像照片中的那般複雜,共分三串。一串標時間、一串標位置、一串標狀況。

同時警告訊號亦新增了一個代表最嚴重狀況的「黑十字」,即後來十號風球的前身,還為各警告配備了夜間燈號(黑十字配的紅綠紅亦與十號風球相同)。而放風炮易與從前郵船到港的mail gun混淆,亦改用炸藥報訊。
(後者說得比較奇怪,因為放炮本身也是用火藥,照理分別不大。維基百科則指是原本鳴槍、改為放炮,這樣比較合理。維基引用的天文台官史則指鳴槍改鳴炮,但寫成「以槍聲、再以炮聲,繼而以炸藥爆炸聲的報風方法」,十分令人混淆。)

13. 另一個經常提起的傳說,就是「天文台長引咎自殺」這個連老媽都跟我說過的故事(她的版本甚至有「個風突然返轉頭」的情節)。事實上首任台長杜伯克的確被這 場風災搞得灰頭土臉、被徐家匯放馬後炮還惹出法國領事的外交風波。儘管獲港督力證清白,但大概意興闌珊,翌年就提早退休。不過台長說他之後仍有研究發表, 自然就沒有自殺了。

那麼這個傳說從何而來﹖暫時還未查到始作俑者,不過台長倒有朋友給他找到新線索,就是一份淪陷時期的《香島日報》(民國三十二年一月廿二日,即1943年),裡面已有專欄作家提到,天文台長無法預報這場颱風而自殺的傳聞。
雖然已寫了是傳聞,而且亦未必是始發者,但至少可以證明這傳說在戰前應該已經出現。至於在造謠這方面,倀傳媒似乎倒是一脈相承。(奸笑)

14. 最近尼伯特吹襲台灣,香港天文台獨排眾議,提出了最偏西的預測路徑,結果完勝。又有誰會去讚揚天文台慧眼獨具﹖(最後還是只有台長自賣自誇 :P )

15. 問答時間﹕
15.1 天文台新增了定翼機下投式探空設備,現時仍於測試中,可讓飛機於安全情況下傳回颱風中心數據,加強預測能力。(其實飛行服務隊的飛機也有搜救用途,所以他們的訓練已預備要飛入颱風之中。)
香港一年平均受六個風暴影響,預期每年大概會有十幾次飛機探空任務。(要向飛行服務隊預約,所以也不可能不停地出任務。)
執行探空任務都是在香港飛行情報區內,較易協調。如果要伸延至菲律賓外海或南沙群島之類的爭議地區,就要再協調才可以做到。
(方按﹕其實也不必要,因為不是接近香港的話根本就無需深入探測。如果是菲律賓自己希望香港協助於西太平洋提供準確數據,自然就會協調得到。)

15.2 近年歸納是多了颱風路經台灣、反而到香港的少了。這是否跟氣候變化有關,尚待研究。
有人認為近年少了穿越香港的颱風,是否因為都市化。台長認為颱風範圍巨大,受宏觀系統影響,都市化的影響應該不大。
(方按﹕我認為前提本身就不可靠,憑甚麼說穿越香港的颱風少了﹖單是讀大學的1999年就已經不止一次有颱風風眼穿越香港,甚至要掛十號風球。後來也有2004年圓規2007年帕布2008年鸚鵡。別忘記香港地方那麼小,要直接撞中已經很難,也已經幾年有一次還想怎樣﹖風眼在周邊刷過的還未計呢。)

15.3 衛星發達,令發現侏儒颱風的機會增加。

15.4 1870年代的風災也很嚴重,催生了香港天文台。而在天文台未成立之前,船政廳(Harbour Master)已要負責掛風球,他們主要是靠接收馬尼拉等地的預報。

----------------------

同場展覽也播放了不少當時的照片,方某香州官涌人也,所以故意記下一些油麻地附近的風災照片。

(德國貨船Petrach號擱淺於九龍倉碼頭,即今日海運大廈一帶)
(後話﹕那隻法國魚雷艇其實也是沉於九龍倉碼頭)

(大浪侵襲中環碼頭)

(油麻地沿岸災後可見船和屋都被摧毀)

(木艇直接被風吹上油麻地岸邊)

(英國貨船Radnorshire號與貨船Monteagle號碰撞後擱淺於油麻地海岸)

(美國船Rozario號被颱風摧毀於油麻地海旁,後來被解體)

(Phoenix號被摧毀於九龍倉碼頭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