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四, 8月 24, 2017

戰地記者展覽

這是海防博物館的展覽,乘著有少許時間就去看了。這個展覽範圍比較小,只用了專題展廳,連樓上平台也只搭了個兒童遊樂角。展品相對也比較少,圖片居多。

有趣的是遇上一個導賞員阿叔。熟知方某者應知方某怕導賞團,應該一堆人會阻礙我自己參觀。這次也一樣,而且阿叔十分長氣(單是對著入口幾張相已說了超過五分鐘),不過內容倒算有趣。

早年時候,軍隊多有畫師跟隨(有次看電視才知道,現在法國海軍還有畫師編制,果然是藝術大國)。亦有些畫師繪畫戰場狀況給報章刊載,當然畫面比較藝術性,未必寫實。到有了攝影術後,才終於可以拍攝戰場實況。(但留意阿叔很著意強調「有圖沒真相」)

一開始的時候,戰場記者要駕著大型馬車隨軍,因為當時的攝影機和沖晒設備都很大型,所以要整間黑房拖上戰場。

阿叔強調那時的戰場照片很多時都不是實況,而是為了營造畫面而「擺拍」(尤其是「鄰國」,我猜他不是指越南 :P )。例如他們為了讓讀者「看得出」死了很多人,會特意把屍體堆疊起來,在中國時甚至會故意把中國士兵的屍體另外堆起拍照,展示有多少中國士兵陣亡了。

有一件事倒是頗為出名,就是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招呼各國記者隨軍採訪,而清朝則如同大部分專制政權,視記者如間諜拒之千里。結果日本成功導引各國傳媒報導方向(雖然旅順大屠殺仍招來很大批評),令局勢對清朝更不利。

拖著馬車上戰場的問題直到發明了菲林才解決。阿叔稱是把本來用來拍電影的菲林,改為拍攝單照而已。這展品是1925年第一款萊卡相機,據稱是本地某收藏家之寶。

傳奇記者有很多,其中一位香港有幸與之有關,就是率先披露希特拉有意開戰的Clare Hollingworth,她今年年初於香港逝世
阿叔提及她在香港記者圈中甚有江湖地位,生前每天都會到外國記者會喝杯茶,於是外國記者會長期為她留座。那個位甚至在死後仍有留座牌放著。

到了二次大戰,當然是戰況新聞四處飛,而各國政府也費盡心思控制報導。日本戰後就出版了這些被審查的新聞照片
中文網站多說日軍不想讓中國人見到這些照片,這種心態可謂自我中心之尤。事實上日軍是怕日本人見到這些照片,影響軍心。
例如這兩頁,其餘的照片都蓋上「檢閱濟」可以發表,只有兩張「不許可」。左頁上方那幅是激戰痕跡,顯示日軍死傷慘重,所以不准發表。右頁下方那幅是日軍搬運物資,看說明才知道原來問題出於中間的日軍是推著「乳母車」(即嬰兒車),很明顯不是日軍物品,會令人聯想到日軍搶掠華民,所以不准刊出。

當然控制輿論還包括主動宣傳,例如由內閣情報局自己發行的畫報﹕
阿叔強調「傳媒不可信」,說有時應該嘗試反過來看,例如這些宣傳日本女人和小孩奮起「報國」的材料,恰好反過來說明了日本國內無男人可用已入困境。
日本自陷困境所以抓小孩當兵是事實。不過用女人倒不見得證明了甚麼,因為當時各國(包括天下最強的美國)都這樣做,抽調男人當兵、女人就進工廠填補。其實在戰前,例如日本女性早就在採絲工廠當女工,所以之後再去接手重工業,也不見得不可行。而各國後方依賴女性,亦成為戰後女性平權的推力之一。(就如黑人參軍開啟了黑人平權之路)

另一個很精於宣傳的,當然就是共產黨。這位共黨戰地記者沙飛,作品就被阿叔評為「都是擺拍,戰場上這樣擺姿勢早就被打死了」。正如很多親共人士,他和另一位記者蕭乾後來都是境況堪虞,沙飛甚至因為精神病發殺了個日本軍醫而被槍決。

照片震撼力強,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例如這幅槍決越共的照片
阿叔繼續發表偉論,指這位將軍抓到游擊隊後,未經審訊就地處決,令美國人十分反感。於是南越戰敗後他流亡美國,就不時受「左膠」騷擾,甚至晚年患癌,醫生也不肯醫他。令記者覺得懊惱。
我倒不同意他的說法,阿叔自己也說得出,未經審訊就地處決是不對的。你是政府官員就應該依法行事,記者拍攝下來揭發違法處決,當然是應該做的正當事。他之後所受的杯葛騷擾,如果去到違法程度,就是那些人的問題﹔醫生不肯醫他,是醫生的操守問題(醫人本來就應該不分立場)。都不是記者盡忠職守的問題。

照片除了殺人,當然也可以救人,例如這幅越南女孩被戰火所傷的裸奔照。
可笑的是,看維基條目,原來這幅照片因為「裸體」而受質疑,不只是刊登當時。甚至直到現在還有個挪威作家上載戰爭照片時,因為這張相而被facebook封鎖帳戶了。

香港很少戰地記者,所以也沒多少可說,除了訪問之外,就展出了幾件東西。例如記者防彈服和「古時」很笨重的衛星電話和天線板﹕

還有海灣戰爭時很出名的防化袍和準備解毒劑﹕

展覽沒提,但所有看過第二次海灣戰爭報導的香港人應該都很有印象的,自然是無線新聞部頭頭黃應士帶兩位新聞小花去現場報導,直播時吉叔自己戴上防毒面具但兩位小花卻沒有的鏡頭
(當時在下反應是「無線只買得起一個防毒面具﹖」)
吉叔後來自辯說戴面具有必要,但沒能解答的是,為何兩個小花沒有戴。儘管身為部門主管御駕親征沒躲起來值得讚賞,但這一幕相信會永遠刻印在觀眾腦海之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