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3月 20, 2021

《科學人》2021年1月號

科學人1月號的封面主題〈別再緊盯體重計〉抨擊傳統醫界過分注重BMI的迷思。

舊研究以BMI作簡單指標,獲知肥胖與死亡率增高的關係。可是後來的研究卻顯示健康習慣(例如不吸煙、控制飲酒、每天進食五份以上蔬果、每月至少運動12次)對死亡率的影響更大,有健康習慣的胖子,死亡風險並不比瘦子高。醫界「只」注重體重,對病人對造心理壓力導致飲食失調(厭食或暴食),甚至因為下意識對肥胖歧視而令胖子所得的醫療照顧較差。在美國更有甚者,就是種族歧視和肥胖歧視有加乘,因為黑人往往身處更多污染、更難獲得健康食物的環境和經濟狀況,他們肥胖的機會更高,加上種族歧視而被醫護人員嫌棄的機會亦更高。

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說體重完全不重要,可是作者認為,針對體重弊多於利,要改善病人的健康,針對健康習慣作改變會更有效。反正現在的研究已顯示,減重的效果通常並不長遠,例如靠節食減肥,體重減輕後很容易就會回復(這是生理本能)。何必要在打不贏、贏了作用也不大的戰場打仗﹖

星際怪客闖進太陽系〉的內容並非甚麼難以想像的事,「系外星體飛進太陽系」罷了,但要觀測到、要研究,卻一點不易。

〈是精神還是神經疾病〉講的是怪病「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症」,佛洛伊德稱之轉化症(他認為是心理創傷轉化的),更舊的叫歇斯底里(源於希臘文「子宮」,因為被發現患者多是女性。但大眾文化一般用這個詞是指情緒失控的狀態,多於指本文提及不明原因疼痛、癱瘓之類的神經症狀),長期被污名成「裝病」。現在科技進步,終於可以掃描腦部得知患者那些部位異於常人。現在的一個理論很有趣,認為患者是過分注意自己的肢體反而導致失常(跟幻肢相反,後者是失去了肢體但大腦仍產生感覺)。這種情況導致患者分散注意力時,原本失常的機能有可能正常運作,更加深了大眾「裝病」的印象。

科學爭拗很多時都是這樣,例如光的波動說和粒子說最後終於「波粒二象性」,疾病的先天說和後天說往往也會變成「先天後天各有角色」,而精神病(心理病)和神經疾病看來終於也變成「心理和生理因素俱備」。所以面對爭拗,何不「撈埋做瀨尿牛丸」﹖(笑)

〈3D建模解析鳥類演化〉則發現鳥類顱骨的演化比恐龍慢,牠們以羽毛和翅膀的演化代替了顱骨演化,藉以吸引異性和適應環境。

被遺忘的大流感〉以1918大流感迅速被戰爭消息掩蓋,以致多年來大家都好像沒集體回憶似的(而可笑復可悲的是當年同樣有美國人反對戴口罩)。作者擔心武肺同樣會被遺忘。我倒不覺得太出奇,你看中國大陸對SARS的回憶就知道了,所有苦難到最後都變成官方吹奏的正能量。人民忘記苦難和獨裁體制消息封鎖帶來的問題,於是之後照樣吃野味,武漢爆發疫情照樣被隱瞞,然後禍延全球。

當然現在比1918年有進步,就是我們有社交媒體,相片和錄影紀錄也更多。民間較易留下對疫情的記憶。只是要對抗人類天性的善忘,和官方有意的壓抑,始終艱難。

〈古代瘟疫DNA現蹤〉提及方某先前介紹《瘟疫與人》裡提及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新的DNA技術能分析考古遺址的DNA樣本(特別是牙髓的血液遺跡DNA),找出微生物DNA,藉此證明這場大瘟疫是鼠疫。甚至得知這種鼠疫桿菌和現在的分別不大,只是因為人群貧窮就更易染病死亡。這次肺炎疫情其實也是類似,在貧富懸殊日益嚴峻之下,這種情況也會越來越顯著。

同樣地先前介紹《槍炮病菌與鋼鐵》裡面提及西班牙人佔領美洲後帶來的瘟疫,分析顯示似乎不是天花,而是C型副傷寒桿菌造成的。

小文章也有意思。例如〈啄木鳥消息靈通〉就發現原來啄木鳥跟人類一樣都是花生友,社交資訊重要到值得牠們放下自己的巢去觀戰。〈聽海底地震量水溫〉就利用大地震的聲波傳播速度測量海底的水溫變化,對了解全球暖化有很大幫助。〈風帆團團轉〉介紹flettner rotor重出江湖,海運界開始研究利用電動轉子節能減碳。華人文章〈測謊需要軟硬兼備〉應該令大家很有興趣,究竟屢遭質疑的測謊機問題出在哪裡﹖又有哪些方法能減小誤差﹖

〈新冠疫情重創心理健康〉則指出疫情對美國年輕人和亞裔造成的壓力特別大,恐怕香港年輕人在政局和疫情雙重夾擊下,只會更焦慮和憂鬱。

〈科學離不開歷史〉講《販賣懷疑的人》裡面商界如何否定科學以牟利的歷史,同時令人們對科學失去信心。社交媒體的主事人有可能正在重複煙草商的伎倆。〈玩弄圖表誤導人 〉介紹新書《圖表會說謊》,在下對這類討論數字和圖表如何騙人的書籍特別有興趣。(不就當成看《警訊》騙徒手法如何層出不窮囉)

最後一篇圖表〈新冠疫情降低地球噪音〉有趣地利用地震儀記錄的人造噪音,發現各地封城後人造噪音同時減少。地球先生表示清靜晒。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