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0月 23, 2021

教小孩理財﹖


Arun Abey, Andrew Ford《多少才夠﹖》(新編版),劉凱平譯,台北﹕天下雜誌,2021
Rachel Richards《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戴至中譯,台北﹕時報文化,2021

同樣地,是「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方某從來不看,現在才為了教小孩理財看的書。(謎之聲﹕又會不會看得太早了﹖)

《讓可愛的錢自動滖進來》的作者聽起來來頭很猛,是廿七歲就賺夠了被動收入可以退休,之後當理財顧問。這本書是教人跟著做的,利用儲蓄、區別債務、投資、減少預繳稅、保險等方式達到人生目標。當然如果你要學她廿七歲退休的話,支出大概要壓縮得十分厲害。之前的方某儲蓄再多,也不至於有那麼多被動收入,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多少才夠﹖》作者也是理財顧問,他們認為理財規劃重點不是「買甚麼投資產品」而是人生規劃,「其實是為他處理生活」(#146)。現代社會很富有,但很多人都不快樂。作者指出不斷賺錢不能令人快樂,反而是快樂的人會變得有錢。搞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才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理財。(《多》的譯者就提及,巴菲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和理財原則完全一致。)所以本書講的不只是投資,也包括心理學。知道自己生命中甚麼最重要的人,就會知道「多少才夠」,否則多少都不夠。

兩書比較,我認為《多》比較合用,因為真的討論如何培養小孩的價值觀。《讓》內容比較針對美國人,他們好像真的不懂儲蓄要人教。於是要「分四個桶」定義不同需要的儲蓄,甚至要逐步教讀者,哪些債務要先還、哪些儲蓄要先滿足、美國各種退休公積金計劃應該怎樣選。(有那麼多人拖欠那麼高息的信用卡債,究竟是真的不懂﹖還是像粵語殘片當棉被的人一樣,是別無選擇﹖) 可是對於習慣高儲蓄率的華人,還要學作者「分四個桶」儲蓄不是太麻煩了麼﹖

兩書作者對房地產投資的看法也有不同。《多》的作者認為台灣人(香港亦然)太著重房地產,而房地產回報率通常低於股市,但仍認為自住房貸作為「迫人儲蓄」的工具仍然很有用。《讓》作者則認為房貸只是「最不壞」的債,因為買樓太多隱性支出,除非長期持有並自行增值(例如自行維修裝潢),否則並不值得。於是《讓》的作者幾乎只會叫你投資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

不過《讓》對股市分散投資的實戰討論,在下也覺得有幫助。不過那就不是教小孩理財的事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如果閣下有興趣讀電子書,經本文連結 http://moo.im/a/47uBOPhttp://moo.im/a/fhmFSV 購買,本人將獲得平台回饋。當然看倌不一定要經這條連結買的。)

---

筆記,或挑骨頭﹕

《多少才夠﹖》

#158專訪作者「我在澳洲某次演講完,有個聽眾來找我,說他以前就是商務法律師,二十四歲決定放棄法律,改行當詩人。我以為詩人不能賺大錢,但他的財務狀況卻很好。他的詩集不賣錢,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場合都需要講話,像是婚禮、喪禮等,他於是替人寫講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賺了不少錢,每年有十萬美元收入。」

用來印證作者「不是有錢令人快樂,而是快樂令人有錢」的論點。
當然要找出自己嗜好和長處如何能賺到錢,也不是易事。

#425第二章「精神治療醫師史帝芬.簡金森(Stephen Jenkinson)則認為,金錢會撩撥人類的「史前欲望」、對安全與富足的渴求,以及永遠無法滿足的焦慮。金錢可以讓各種不可思議的複雜情緒及行為浮現出來,從貪婪到痛苦、傲慢、妒忌、背叛,以及強烈的欲望。這些騷亂讓傳統經濟學家為錢所下的定義「交換的中性媒介」,成為一個笑話。事實上,威爾森說得好,她認為與金錢相關的情緒,可不像法定貨幣的概念那麼單純。」

經濟學家或者一些喜歡談論經濟學的人,很容易會把理性人假設當成是現實。事實上人類對金錢或賺蝕有很多心理反應。這也是行動經濟學告訴大家的非傳統知識。

#439「艾琳的故事說明了同儕可能帶來的龐大壓力,特別是當小集團裡有成員相互排擠以爭奪地位的時候。這個現象代表大家的行為有多麼容易被別人的期望左右,而非來自內心的決定。」

亞斯伯格在這方面弱一點(所以不介意與人不同),但不代表沒感受到那種排擠的壓力。

#457「傑.迦納(Jay Garner)是個作戰經驗豐富的軍人,被指派接管伊拉克戰後辦公室。伍爾德在書中描寫,迦納首度在白宮簡報任務時,向總統及幕僚報告:「我帶領的小組在伊拉克負責九項任務,其中有四項完全超過我方能力所及,包括解除大型毀滅性武器、打敗恐怖分子、重整伊拉克軍隊以及重整伊拉克內部的安全系統。」迦納報告的時候,總統僅頻頻點頭,沒有人打斷,即使迦納在簡報中直言,他無法為伊拉克戰後的關鍵性任務負責,特別是包括當初美國決定出兵的原始動機,因為他的小組無法勝任這些任務。可是,迦納的關鍵諍言卻只被與會人士當成耳邊風。」

決定介入阿富汗時似乎也是這樣。

#465「「拉警報的人」有可能被貼上標籤的危險,足以讓好人卻步,即使他們的所做所為完全正確。……幾乎所有拉警報的人都表示再也不會那樣做了。因為下場不是被炒魷魚就是打入冷宮、受到孤立或是被指派閒差。許多人因此而開始酗酒或是憂鬱症上身。如果這就是站出來的代價,難怪會有許多人寧可選擇追隨團體,過著從眾的生活。」

感同身受。所以才需要有吹哨者法為他們提供起碼的保護。

#482「當你小時候問父母賺多少錢的時候,他們是否以相當開明的態度回答?」

老媽就是相當開放地(甚至打開存摺)說明錢有多不夠用,其實幾歲小孩看不明那堆數字的,只會感受到「錢真的很不夠」。

「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人認為,和孩子談性教育要比談金錢教育還自在一些。」

明明很多家長避性而不談。

#505第三章「樂透贏家在中獎之初,確實會經歷飄飄然的快感,但它消退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幾週之內,生活將又回到原點

我想重點其實不是那筆錢,而是那筆錢可以為你做到甚麼。例如你拿它去買奢侈品,當然沒多久就沒提供快感的功效,但那筆錢也可以是為生活提供安全感,那卻是長遠的。

「如果實現自我是人生的最終目標,為什麼不以此做為重大抉擇的評估依據?」

黃子華有云:因為大部分人的都是「潛能」而非「浮能」,潛能和自我、人生目標都是要尋找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怎樣活,於是就由旁人或廣告告訴他們。

#608「在教育大眾重視儲蓄方面,銀行曾經扮演關鍵角色,在放款授信業務上相當謹慎,還會鼓勵借款人儘快償還貸款。短短數十年間,社會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

也不全是銀行的責任,那年代沒有量化寬鬆大量放水。銀根不夠,存款利率也高,所以銀行還經常打廣告叫人存錢進去、連小朋友的利是錢也不放過(還向小存戶送個小錢罌)。現在就只會叫你去借錢,全因銀行錢太多,而可賺錢的機會太少。這方面銀行有部分責任,但更大的是央行的責任,因為大環境是它塑造的。

#625「買到渴望已久的東西,為什麼更失落?」

如同同姓師妹某年生日的感想,好想等待生日比生日當天還快樂。我答她,因為「期望」才是最快樂嘛。

#651「最重要的是,導致消費主義盛行的羨慕與妒忌等反應,就是現代式思路所造成的。比如,我們原來很可能領有年薪六萬元並過著快樂的日子;直到有一天,當我們發現家人或是鄰居竟然做著更輕鬆的工作,還能領十二萬美元年薪時,也許就快樂不起來了。對於會受物欲激發的人而言,一旦發現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其內心對話被啟動以後,會愈來愈大聲且難以停歇。」

此言謬矣,跟人比較、想取得優勢,是本能。反之,你一是要很欠智能(如弱智)、一是很有智慧,才不會(不懂得,或者懂得不)跟人計較。與人比較其實不是「物欲」的問題,套佛家概念,是「分別心」的問題。分別心太重,就算不講物質,你也會跟人「鬥虔誠」、「鬥黃」之類的。

#659「史瓦茲根據席娜.伊安格(Sheena Iyengar)所做的調查研究,進一步發現在大賣場僅販賣六種果醬時,果醬銷售量是販賣二十四種果醬時的十倍。同理,當儲蓄退休金的方案愈來愈多,人們儲蓄的意願反而下降。」

所以強積金提供「預設投資策略」才重要,否則有些人認為太麻煩就乾脆不去搞。

#881第五章「本書進行過一個實驗,請學生做些簡單練習,比較從各種物質享受中得到的愉快,和從事活動所帶來的長期喜悅。」

似乎是「本書作者」。

#896「今天的孩子很容易以為錢會源源不絕地從牆上的機器裡、或是超市結帳員變出來。」

不奇怪,方某小時候也曾以為「政府會每人發一張卡(提款卡),然後拿去銀行那部機器插進去就會有錢跑出來」。

#939「如果將這筆錢投資,以年均報酬率五%的月複利率計算,每天需要存下來的錢就減到三美元。換句話說,只要每天少喝一罐汽水,就已經往擁有自己汽車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汽水有一罐三美元那麼貴﹖

#961「最好的方法之一,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創意及適應力,這些能力在現今的職場會比其他傳納技巧有用。」

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到「傳納技巧」是指甚麼﹖就算當錯別字我也想不出原文是甚麼。

#987「高中時代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很幸運碰到教學生動的優秀老師,特別是經濟與歷史。」

這次譯者沒錯,是我錯,因為第一眼見到時想了一會為何要「教—學生—動」﹖(#兒子生性)

#1046第六章「在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企業所產生的報酬率如果低於銀行存款利率,企業終究會失敗。」

所以為何經濟不好的時候,聯儲局就推低利率。

#1093「從進入美國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向分析,發現和早年毀掉牛頓的南海泡沫幾乎沒有差別。隔了這麼久,有史以來最經驗豐富、受過良好教育、善於使用網路、通曉投資理財的一個世代,竟然完全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如果賺錢那麼容易,世上就沒窮人了。

#1150第七章「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考慮到現金的回報率及投資組合的風險之後,投資報酬率若低於七%時(等於初期投資價在十四萬美元以上),相對投資人所承擔的風險來看就不能算是理想的報酬率。」

正如作者在上一章所示(一般人投資股票型共同基金的年均報酬率只有4.48%),要達到7%的回報其實很不容易。

#1157「在第一個問題會選擇較確定的選項A;在第二個問題則會選擇賭博的選項B。」

作者指學者研究發現人們對收益希望確定(第一條選項A)、對損失卻寧願賭一鋪(第二條選項B)。我相信研究結果如此,但抱歉那不是我,我會寧願有確定的損失,總好過冒損失更大的風險,這其實也是保險的邏輯(以確定的付出/損失預防不確定的風險)。

#1210「投資人檢視投資績效愈頻繁,就愈可能做出不適當的短線決定。」

令人疑惑的是,那麼積金局還應該叫人每年注意投資表現嗎﹖(當然在下一章,作者指出每年檢視所產生的「雜音」少得多。)

#1255第八章「有哪位基金經理人真能做到的話,那是純屬意外而絕非其本意。」

經理人的「本意」當然也想成功預測未來賺大錢,應該說成功預測並非其「本事」。

#1276「二次大戰期間,南非有個戰俘對機率有濃厚興趣,據說他曾丟擲銅板一萬次,想確認看看正反兩面出現的機率是否真的會是一半,結果是真的。他把每次丟擲的結果記錄下來,很驚訝地發現連續一樣的最久紀錄是五十六次。」

機率再微的事,時間一長就有機會出現。

#1374第九章「艾金克里森(Elgin Crescent)」

Crescent是一條半圓形的弧路,在香港一般譯成「道」、「路」或「街」都可以。正如應該沒人會把Street音譯的吧。

#1768-1782第十三章「當傑福的女兒在兩項學科競試中獲得全洲首獎、取得醫學院入學許可時;比樂受到激勵,告訴傑福說他也想要念醫學院。……比樂九歲時,贏得了最佳進步獎;畢業前一年,每門功課都是第一名,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

那不是童工嗎﹖不犯法﹖

《讓可愛的錢自動滾進來》

#1341 第四篇14.退休「retire-ment」和「simp-lified」都是在紙本書跨行才需要的連字號,電子書不需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