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例, 先貼這集的梗﹕





哈哈,看完那集就猜到科學版網友一定會這樣反應。(我也有心靈感應耶 XD)
其實昏迷的人聽到說話,本地電視劇也經常有的橋段,所以不用以為一般觀眾就一定會以為是心靈感應。(你說無線的師奶劇,有哪一齣不是昏迷的人聽到說話的﹖如果說看了那麼多師奶劇也不入腦,那麼無線很失敗嘛 XDD)
而且最大的破綻就是,當妹妹被襲時,見到兇手也認不出。如果真的有心靈感應,同一個人沒理由剃了鬚就認不出嘛。(這點比較隱晦,觀眾沒用心看可能看不到。)
湯川學一早說了,之前的實驗已經推翻了心靈感應,之後只是為了幫這對姊妹而做場戲。這一集其實不是講科學(科學與破案毫無關係,還幽了他「寫方程式」的習慣一默),而是表達湯川不只是科學宅,他對人性其實有頗深認識。所以才察覺到傷者丈夫有可疑(警方也沒發現),故意設局讓真兇上釣。
同樣地,雖然姊姊認得我,理由連觀眾都想得到(就是昏迷時聽到聲嘛),但既然你們堅持有心靈感應,我又有實驗可以玩了。之前說推翻了心靈感應,你們可以說因為姊姊昏迷,感應「不夠力」所以不算數。現在兩個都清醒,抓回帝都大學做一輪實驗,就可以徹底驗證了,在湯川的角度看,那不是很值得高興麼﹖(所以他說「真的很有趣」)
湯川是怕小朋友不講道理,但並沒跡象說他跟一般人相處有問題,或者不識世情。更何況,這是多年後拍的續集,湯川更加成熟,更加了解人性也是正常的。現實中人的性格也是逐漸改變的,十年前的你和現在的你看法也不是完全一樣。(社會派向來重視人性和心理多於本格派的純推理,東野似乎是橫跨在兩者之間。)
我認為,看戲還是應該沿著故事脈絡和人物性格去看,這一集其實讓觀眾看到湯川「不宅」的一面。如果以紀錄片的標準去看戲劇當然是會氣死的,何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