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的講座,由屯門天主教中學鮑國鴻老師主講。網上說他就是「特別的朗誦技巧」那位同學的指導老師,這裡當然沒提及,不過他這個簡介的確很不錯。
老師口頭做書籍推介的注意事項,我不全抄了,只抄了幾個重點﹕
1. 如果是向班級推介,屬於課程必讀書、或延伸閱讀,推介方式也應不同。
2. 除了文字內容還應留意書名、封面設計等等是否吸引。
3. 普及閱讀和提升閱讀水平的推介自然也有不同。
4. 忌投其所好(只迎合其喜好而不試圖提升其水平)、忌先爆高潮/結局、忌用抽樣詞句(這多半是因為老師沒準備所以套用陳言濫語)、忌在書介借題發揮教訓或諷刺學生
5. 避免濫用閱讀報告
6. 如果評價閱讀報告也很重要,整篇沒提及書本內容,只是泛泛而談自己如果被書本影響了、感動了,其實是沒看過書都可以寫出的東西。偏偏現在的評審很喜歡這樣,所以越見泛濫。
老師分享了他做書籍推介的十八個方法(我明明數到二十個……),連同介紹的書應該很值得大家參考。
1. 作者亮點法
以介紹作者特色吸引學生,例如老師今年剛介紹洛楓,以教授也喜歡追星的潮流一面吸引學生興趣。
另一例子,許迪鏘。
2. 裝幀設計法
這次提到有川浩,不過重點不是《圖書館戰爭》(他說得好像在座的圖書館主任都認識,但我卻懷疑有多少人注意過……),而是她的另一著作《阪急電車》,說它的封面設計十分美妙,還有摺頁和地圖云云。

(雖然熱愛《圖書館戰爭》,不過在下倒不是有川浩的書迷,所以沒看過。)
3. 熱話潮流法
這次舉的例子是《古書堂事件手帖》,老師說的是可以緊扣電視劇集製 造的人氣熱話。(雖然他自己覺得電視劇不好看,但我更懷疑的是香港放在J2有多少人看過﹖至少我的學生讀了書,卻說在網上沒找到片集看……我自己倒覺得電視劇除了把女主角的妹妹變成弟弟之外,由佈景到配角整體而言算是符合原著,可惜最不符合原著的其實是男女主角…… :p )
(其實我也買了現在已譯出的四本,雖然這裡的看倌沒看見有書介文章,但我有想過來年在校內推介。)
老師推的另外兩個例子是《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和《萬能鑑定師Q》


《萬能鑑定士Q》我好像之前在書商宣傳中見過,但不知為何提不起興趣。
《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倒真的沒聽過,落場後就去了教協有為找,先買第一冊試試水溫。趁昨晚和今朝讀了前三章,感覺還不錯(至少不愛讀小說又不飲咖啡的在下 也有興趣讀下去),不過我又同時覺得作者太喜歡「扭計」令人心煩,故事本身當然要設謎,但就連兩個主角坐在哪裡都要賣關子,過了十幾頁才肯道明,那不是太 愛故佈疑陣了麼﹖連背景也不清不楚會令我有一點「不知自己在讀甚麼」的感覺。不過整體來說仍然吸引就是了。
另外兩個「熱話」就是馬拉松和踩單車,都是學生會感興趣的題目。老師介紹了《用馬拉松旅行世界》,至於單車書比較多,這裡就不引了。

4. 生活實用類
例如劉克襄最新那本《四分之三的香港》介紹香港山水。
或者《蔣偉文’s手繪廚房》除了有漂亮插圖之外,還是很簡明的說明文範例。
老師另外介紹一本漫畫《女子風水手帖》,表面上是講風水,實質可以教同學留意儀容和生活細節。



5. 勾起好奇法
包括2011年教協好書龍虎榜也有的《日本創意大發明》,我們也有買,不過老師說已經絕了版。不過如果那麼受歡迎的話可能會再版的吧﹖
《身邊常見的現代化生活科技》這本我倒沒見過,可以留意一下。
由於學生對文具特別有興趣(通常書展最受歡迎的是文具……),老師也介紹一些講文具的書,例如《日本文具設計大揭密》、《文具控》、《文具大好》等。
《找死專賣店》也是很能吸引學生好奇心的作品。






6. 趣事奇聞法
例如《最危險的廁所與最美麗的星空》、《不去會死》、《用洗臉盆吃羊肉飯》都有很多遊行途中的奇聞,香港的金鈴也寫了不少這類作品。
另外還有《出走一路向南》、《出走搭車去柏林》等。



7. 緊張懸疑法
講懸疑要點到即止。例如洛楓的《炭燒的城》、徐焯賢的《放學後的異世界生物室》、《死神的精確度》、或者赤川次郎的《幽靈列車》等。
乙一的恐怖小說也很懸疑,不過有些比較變態,未必適合學生讀。(我見過《箱庭圖書館》,原來也是乙一的,這本倒不覺得有甚麼恐怖,但揭過沒興趣所以沒買。)




8. 感人片段法
主要是找一些焦點出來吸引同學。老師認為通常找名人比較好,而且故事本身不應太短。一頁講得完的故事對學生閱讀沒甚麼幫助,過千字的小故事會比較好。
老師提出的有李家同《守候盼望》、沈祖堯《灌溉心靈的半杯水》、《我的聾人朋友》、《29張當票》(這兩本都是教協好書龍虎榜的)、《一路追隨去拉薩》等。





9. 朗讀片段法
有些書的內容適合整段朗讀,對同學更有感染力。
例如楊照的書、錢鋼的《唐山大地震》、《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洛楓的《變臉幻書》等。



10. 經歷感受共鳴法
老師不宜吝嗇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例如黃秀蓮《歲月如煙》、《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
11. 提出問題法
老師大可引用書中出現的問題,引發學生興趣。
例如碰巧方某都介紹過的 D.P.萊爾(方某介紹過《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現在又出了《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有趣在原著中前者才是續集,後者是首集)、上野正彥(最新出品為《法醫才看得到的人體奧祕》)。



晨星(或好讀)出版社的「知的系列」也不錯,「飛機書」是學生最有興趣的。這方面香港近年也出了不少,例如《日理萬機》敝館也有買。
老師另外指,晨星的文庫系列也有不少不錯的文學書。


12. 欲抑先揚法
有些老師,你只給他三分鐘做書介是不行的。他非用十分鐘去鋪排不可,但讓他排陳到那地步,就會很吸引學生去讀。
其中一個例子是他的同事,先講了一輪金庸,然後說之後看的其他武俠小說都不成,諸如此類。說了很久才到正題,就是他見到鄭丰的《神偷天下》時終於覺得「就是它了」。

13. 比較襯托法
例如拿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跟金庸小說比較武俠小說的不同寫作手法。

14. 誇張化
用誇張的標語介紹書籍。這段我懷疑是否情感關注組贊助的,因為老師一開頭就介紹這兩本﹕
《衣慳飾儉》、《型男筆記本》


老實說前一本我有點興趣,不過在教協有為見不到,或者可以再試試在其他地方看看。
另外還有些較嚴肅的書也可以借誇張法推介,如朱業顯的《文言語譯》、關夢南《輕鬆寫作10堂課》、何福仁的《議論文選讀》等等。



最後一本是《異想經濟學》,這本假設叮噹道具成真的話會對日本社會和經濟帶來甚麼影響的書,其實本身已經夠誇張了。(這本我之前也沒留意到)

15. 實用學習法
只是針對文憑試的需要,向有關學生重點推介,讓他們打好底子應試。
近年閱讀理解多了出台灣作家的文章,例如張曉風、徐國能(就是那篇《第九味》,還有《煮字為藥》、《綠櫻桃》等),這些文章通常1500-2000字一篇,層次豐富適合出題之用。老師還會推介學生讀黃永武的議論文《愛廬小品》,跟他們說以後有可能會出題的云云……
阿盛的《行過急水溪》也有討論台灣戰後在農村引入廁所的困難情況(除了隨地大便,還有學校教學生用廁紙,但家裡不會用更沒錢買),恰好與現在的「黃金週遍地黃金」可相對照。
還有楊佳嫻、王盛弘、房慧真、鍾怡雯等都屬於這類作家。
16. 嚴肅處理法
並不總是一味顯淺,有些題材本身就是嚴肅。例如蔣勳的《天地有大美》、羅家倫的《新人生觀》(〈運動家的風度〉就是出自這裡)、漢寶德《如何培養美德》、張中行《順生論》之類。




17. 圖像吸引法
有些書本身就是以圖像見長,例如旅遊書。當然選取這些書,還是要兼顧圖文質素。
18. 勾勒重點法
特別指出例如這本書適合誰﹖為何要讀﹖要讀甚麼﹖如何讀﹖之類。
19. 因材指導法
每個人性向和程度不同,介紹的書籍也不同,而且欣賞的角度也不同。
對於一個沒閱讀習慣、或者閱讀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介紹較顯淺的書。常常閱讀或者層次較高的學生,自然需要給他更有挑戰性的書,或者引導他欣賞作品的不同方面。
老師自豪說這年中六有幾個學生都是書蟲,甚至可以深入討論書籍的版本分別,笑言這種學生可能一生也碰不上多少個了。
20. 重點推介法
集中推介,例如蔡珠兒的作品。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老師口頭做書籍推介的注意事項,我不全抄了,只抄了幾個重點﹕
1. 如果是向班級推介,屬於課程必讀書、或延伸閱讀,推介方式也應不同。
2. 除了文字內容還應留意書名、封面設計等等是否吸引。
3. 普及閱讀和提升閱讀水平的推介自然也有不同。
4. 忌投其所好(只迎合其喜好而不試圖提升其水平)、忌先爆高潮/結局、忌用抽樣詞句(這多半是因為老師沒準備所以套用陳言濫語)、忌在書介借題發揮教訓或諷刺學生
5. 避免濫用閱讀報告
6. 如果評價閱讀報告也很重要,整篇沒提及書本內容,只是泛泛而談自己如果被書本影響了、感動了,其實是沒看過書都可以寫出的東西。偏偏現在的評審很喜歡這樣,所以越見泛濫。
老師分享了他做書籍推介的十八個方法(我明明數到二十個……),連同介紹的書應該很值得大家參考。
1. 作者亮點法
以介紹作者特色吸引學生,例如老師今年剛介紹洛楓,以教授也喜歡追星的潮流一面吸引學生興趣。
另一例子,許迪鏘。
2. 裝幀設計法
這次提到有川浩,不過重點不是《圖書館戰爭》(他說得好像在座的圖書館主任都認識,但我卻懷疑有多少人注意過……),而是她的另一著作《阪急電車》,說它的封面設計十分美妙,還有摺頁和地圖云云。

(雖然熱愛《圖書館戰爭》,不過在下倒不是有川浩的書迷,所以沒看過。)
3. 熱話潮流法
這次舉的例子是《古書堂事件手帖》,老師說的是可以緊扣電視劇集製 造的人氣熱話。(雖然他自己覺得電視劇不好看,但我更懷疑的是香港放在J2有多少人看過﹖至少我的學生讀了書,卻說在網上沒找到片集看……我自己倒覺得電視劇除了把女主角的妹妹變成弟弟之外,由佈景到配角整體而言算是符合原著,可惜最不符合原著的其實是男女主角…… :p )

老師推的另外兩個例子是《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和《萬能鑑定師Q》


《萬能鑑定士Q》我好像之前在書商宣傳中見過,但不知為何提不起興趣。
《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倒真的沒聽過,落場後就去了教協有為找,先買第一冊試試水溫。趁昨晚和今朝讀了前三章,感覺還不錯(至少不愛讀小說又不飲咖啡的在下 也有興趣讀下去),不過我又同時覺得作者太喜歡「扭計」令人心煩,故事本身當然要設謎,但就連兩個主角坐在哪裡都要賣關子,過了十幾頁才肯道明,那不是太 愛故佈疑陣了麼﹖連背景也不清不楚會令我有一點「不知自己在讀甚麼」的感覺。不過整體來說仍然吸引就是了。
另外兩個「熱話」就是馬拉松和踩單車,都是學生會感興趣的題目。老師介紹了《用馬拉松旅行世界》,至於單車書比較多,這裡就不引了。

4. 生活實用類
例如劉克襄最新那本《四分之三的香港》介紹香港山水。
或者《蔣偉文’s手繪廚房》除了有漂亮插圖之外,還是很簡明的說明文範例。
老師另外介紹一本漫畫《女子風水手帖》,表面上是講風水,實質可以教同學留意儀容和生活細節。



5. 勾起好奇法
包括2011年教協好書龍虎榜也有的《日本創意大發明》,我們也有買,不過老師說已經絕了版。不過如果那麼受歡迎的話可能會再版的吧﹖
《身邊常見的現代化生活科技》這本我倒沒見過,可以留意一下。
由於學生對文具特別有興趣(通常書展最受歡迎的是文具……),老師也介紹一些講文具的書,例如《日本文具設計大揭密》、《文具控》、《文具大好》等。
《找死專賣店》也是很能吸引學生好奇心的作品。






6. 趣事奇聞法
例如《最危險的廁所與最美麗的星空》、《不去會死》、《用洗臉盆吃羊肉飯》都有很多遊行途中的奇聞,香港的金鈴也寫了不少這類作品。
另外還有《出走一路向南》、《出走搭車去柏林》等。



7. 緊張懸疑法
講懸疑要點到即止。例如洛楓的《炭燒的城》、徐焯賢的《放學後的異世界生物室》、《死神的精確度》、或者赤川次郎的《幽靈列車》等。
乙一的恐怖小說也很懸疑,不過有些比較變態,未必適合學生讀。(我見過《箱庭圖書館》,原來也是乙一的,這本倒不覺得有甚麼恐怖,但揭過沒興趣所以沒買。)




8. 感人片段法
主要是找一些焦點出來吸引同學。老師認為通常找名人比較好,而且故事本身不應太短。一頁講得完的故事對學生閱讀沒甚麼幫助,過千字的小故事會比較好。
老師提出的有李家同《守候盼望》、沈祖堯《灌溉心靈的半杯水》、《我的聾人朋友》、《29張當票》(這兩本都是教協好書龍虎榜的)、《一路追隨去拉薩》等。





9. 朗讀片段法
有些書的內容適合整段朗讀,對同學更有感染力。
例如楊照的書、錢鋼的《唐山大地震》、《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洛楓的《變臉幻書》等。



10. 經歷感受共鳴法
老師不宜吝嗇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例如黃秀蓮《歲月如煙》、《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
11. 提出問題法
老師大可引用書中出現的問題,引發學生興趣。
例如碰巧方某都介紹過的 D.P.萊爾(方某介紹過《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現在又出了《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有趣在原著中前者才是續集,後者是首集)、上野正彥(最新出品為《法醫才看得到的人體奧祕》)。



晨星(或好讀)出版社的「知的系列」也不錯,「飛機書」是學生最有興趣的。這方面香港近年也出了不少,例如《日理萬機》敝館也有買。
老師另外指,晨星的文庫系列也有不少不錯的文學書。


12. 欲抑先揚法
有些老師,你只給他三分鐘做書介是不行的。他非用十分鐘去鋪排不可,但讓他排陳到那地步,就會很吸引學生去讀。
其中一個例子是他的同事,先講了一輪金庸,然後說之後看的其他武俠小說都不成,諸如此類。說了很久才到正題,就是他見到鄭丰的《神偷天下》時終於覺得「就是它了」。

13. 比較襯托法
例如拿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跟金庸小說比較武俠小說的不同寫作手法。

14. 誇張化
用誇張的標語介紹書籍。這段我懷疑是否情感關注組贊助的,因為老師一開頭就介紹這兩本﹕
《衣慳飾儉》、《型男筆記本》


老實說前一本我有點興趣,不過在教協有為見不到,或者可以再試試在其他地方看看。
另外還有些較嚴肅的書也可以借誇張法推介,如朱業顯的《文言語譯》、關夢南《輕鬆寫作10堂課》、何福仁的《議論文選讀》等等。



最後一本是《異想經濟學》,這本假設叮噹道具成真的話會對日本社會和經濟帶來甚麼影響的書,其實本身已經夠誇張了。(這本我之前也沒留意到)

15. 實用學習法
只是針對文憑試的需要,向有關學生重點推介,讓他們打好底子應試。
近年閱讀理解多了出台灣作家的文章,例如張曉風、徐國能(就是那篇《第九味》,還有《煮字為藥》、《綠櫻桃》等),這些文章通常1500-2000字一篇,層次豐富適合出題之用。老師還會推介學生讀黃永武的議論文《愛廬小品》,跟他們說以後有可能會出題的云云……
阿盛的《行過急水溪》也有討論台灣戰後在農村引入廁所的困難情況(除了隨地大便,還有學校教學生用廁紙,但家裡不會用更沒錢買),恰好與現在的「黃金週遍地黃金」可相對照。
還有楊佳嫻、王盛弘、房慧真、鍾怡雯等都屬於這類作家。
16. 嚴肅處理法
並不總是一味顯淺,有些題材本身就是嚴肅。例如蔣勳的《天地有大美》、羅家倫的《新人生觀》(〈運動家的風度〉就是出自這裡)、漢寶德《如何培養美德》、張中行《順生論》之類。




17. 圖像吸引法
有些書本身就是以圖像見長,例如旅遊書。當然選取這些書,還是要兼顧圖文質素。
18. 勾勒重點法
特別指出例如這本書適合誰﹖為何要讀﹖要讀甚麼﹖如何讀﹖之類。
19. 因材指導法
每個人性向和程度不同,介紹的書籍也不同,而且欣賞的角度也不同。
對於一個沒閱讀習慣、或者閱讀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介紹較顯淺的書。常常閱讀或者層次較高的學生,自然需要給他更有挑戰性的書,或者引導他欣賞作品的不同方面。
老師自豪說這年中六有幾個學生都是書蟲,甚至可以深入討論書籍的版本分別,笑言這種學生可能一生也碰不上多少個了。
20. 重點推介法
集中推介,例如蔡珠兒的作品。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