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二, 8月 11, 2015

戰前九龍水務設施發展及現況

[戰前九龍水務設施發展及現況]—主講﹕陳子浩先生 (水務署高級工程師)

1. 講者對水務歷史的研究是始於協助何佩然教授撰寫水務署一百五十周年紀錄集《點滴話當年》。

2. 講者展示一幅1937年的戰前供水圖,顯示了不同階段完成的工程。
2.1 九龍地區供水自1895年開始,只利用三個井供水,因為當時只有駐軍、油麻地和紅磡一帶需要供水,其餘地方都可以自行取得溪水。1929年港島大旱也沒影響九龍,當時政府就在荔枝角取水運往港島,現時(荃灣)萬景峰的位置也設了「水船塢」供運水船停泊。
那三個井是靠燒煤產生蒸氣動力抽水,其實就是包括現在上海街紅磚屋在內的建築群。但其實水務署是直至新鴻基想拆了紅磚屋重建的時候,才發現這是屬於自己的。
2.2 1901年中電成立,1903年開始向九龍供電。
2.3 1910年設立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

3.1 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列依靠京士柏配水庫為紅磡供水。當時是淡水,現在已改為裝鹹水。京士柏配水庫現屬於天文台氣象站範圍,機電工程署的同事還一直以為那是防空洞(講者﹕防空洞怎會挖得那麼高﹖)。
3.2 舊檔案提及「油麻地配水庫」有四拱券。但這個配水庫已出現裂痕,以前只是用筒瓦去補,最後漏水太嚴重無法再用。

4. 1895年的供水工程不會超過界限街,到租借新界簽約後就立即去築水塘。
4.1 九龍水塘群包括﹕
—九龍水塘 (1901動工,1910完成)
—石梨貝水塘 (1926)
—九龍接收水塘 (1926)
—九龍副水塘 (1931)
4.2 仍包括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另增加城門溪谷計劃

5. 1902年工務局長報告p.56提及Messrs Denison, Ran & Gibbs公司承造九龍水塘工程。
5.1 Gibbs此君原為工務局助理工程師,任職九年,後來拿了政府的資料出去搞公司私伙投標。如果放在今天一次是大醜聞,但當時就是這樣。而英國人有趣之處,是他們通常賺完錢退休後就會留下一些學術研究作紀錄,於是今天我們仍可以從中得知這些工程的設計詳情。
5.2 九龍水塘主壩呈雙弧形,可能因為太複雜所以於1908年爛了尾(不知是判頭還是工程師出問題),後來再由另一判頭接水才完成。
5.3 九龍水塘水掣房有一系列的掣,可以控制由不同高度放水。
5.4 水掣房和記錄器房都是粗砌花崗石建築,與Gibbs負責的黃泥涌水塘相近。原為木樑頂,後來因為太難維修,改為石屎頂。
5.5 水掣其實很重,所以每個水掣旁都有重錘以平衡重量。
5.6 九龍水塘溢洪壩(1910)旁邊的就是記錄儀器房。

6. 九龍水塘界石也是個很有趣的故事。
6.1 界石上的「KWW 1902」代表了Kowloon Water Works,跟港島的HKWW (Hong Kong Water Works)標誌不同,其實是區分兩家產業,因為兩地水務原來是不同的。港島供水,本由差餉支使,所以當時港島居民是有權免費從街喉取水的,他們也可以選 擇付費駁喉入屋。而九龍的供水一開始就是收費的,當時也只有駐軍、紅磡火柴廠和少量居民需要供水。
6.2 港島區「免費取水、收費駁喉」也催生了一種新生意,華人自行駁「傍喉」入屋不給錢政府。這些喉質素較差,後來當然也就作廢了。但「傍喉」這個名稱就遺留下來。直到今天,由濾水廠輸水往各區的大喉,再由大喉分支到客戶地界內的水喉,仍稱為「傍喉」。
6.3 水務署同事現正逐步(因為要在水務工作餘下的時間才做)清點界石的數目和位置,重定坐標和測量。這些界石的設計很有趣,每塊石面文字的方向都不同,總之每一塊你看著文字的時候,就會同時望著水塘,因為它們就是集水區的界線。

7. 九龍副水塘附近的公廁對上有間屋,他們懷疑這是圖則上的 KWW Caretaker Bungalow。它的基座跟水務署的建築一樣,但圖則在1902之前,未有Gibbs的簽名。但搞清楚這幢建築是否屬於水務署,有助於尋找其餘的界石。

8. 大埔道沙濾池,1922年完成。旁邊還有 foreman's quarter。


9.1 石梨貝水塘的石砌溢洪漕,奇怪地未有評級。
9.2 石梨貝水塘的東北壩是用預製混凝土建設,溢流道也用上預製花崗石。兩者都是試驗性質,後來就大量運用於其他水塘。
9.3 石梨貝水塘水掣房(1926)是首個用預製混凝土的水掣房。

10. 城門水塘儲水,分別經由北渠和南渠輸入九龍接收水塘,然後再經石梨貝濾水廠送出去。北渠和南渠分別有量水站,以流水速度量度水量,現在用泵已經可以計數,所以不再需要量水站了。

11.1 九龍接收水塘(1926)有最華麗水壩,連扶手都用花崗岩製成。(因為細,所以本錢夠)
11.2 當其他水掣房的門楣年份都是凹字,只有九龍接收水塘水掣房的年份是凸字。(當然也是因為錢多的緣故)

12.1 石梨貝濾水廠分四期,處理量共400000加侖,現在只餘下60000-70000。它跟西區快速濾水廠(就是香港大學後面)一樣,都是使用快速重力過濾池,不需要用人力處理。在當時是先進科技,譚肇源《五十年來香港建築工程回憶錄》(1955)提及,當時英京倫敦也只有兩處快速濾水廠。
(方按﹕網上只查到譚肇康和《香港五十年工程回憶錄》,可能是我抄錯,又或者同一人同一書有不同名稱。)
12.2 西區快速濾水廠(1922)後來因為香港大學興建黃克競樓已拆卸。
12.3 當時的公家設施往往會在年份上面加個皇冠,但其中一個竟然有水管在皇冠正上方穿過。講者笑說當時的人也很反叛。

13. 當時做了兩條輸水管道往港島(因為當時缺水的其實是港島,不是九龍)。第一條是1930年,是當時大旱應急而造的,後來就穿了。到1935年再做了一條,九十年代也穿了。

14.1 中電紀念百周年時出版了本《光耀百年》,裡面拿了石梨貝濾水廠(1928)的照片紀念中電開始向九龍供電。講者說用那幅圖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濾水廠的機器其實不需電,是用水力渦輪推動的。供電其實只是用來點燈。
14.2 另一個戰後興建的東區濾水廠則用了Peterson廠設備。
14.3 照片可見泵房裡面有個「電話亭」,是因為泵房機器實在太嘈,所以要躲進去才可以聽電話。但響鈴是在外面的,所以來電時也會知道。
14.4 講者說石梨貝濾水廠「可能是」世上唯一仍然運作的重力沙濾池。
14.5 濾水廠自己也有個「暗塘」的水掣房。

15.1 九龍副水塘(1931)負責接收九龍水塘的溢流,如果副水塘也溢流就會經荔枝角排出海。
15.2 這是第一個以大規模預製石屎件興建的水壩。(直線式水壩)
但樣式仍造成花崗石形,就連古蹟辦也誤以為是。
15.3 香港仔上水塘(1931)也是建築來額外接收雨水。
15.4 當時的照片解像度很高,不斷放大可以見到很多細節。例如當時已用飛索吊運方便工程,由兩側山邊吊起飛索,中間以三角形吊架吊運重物。

16. 講者說溢洪是好看,但會被市民指責浪費食水(前幾年就有不少這樣的新聞),所以現在水務署已經調節到可以及時把過多的儲水調為沖廁用(香港仍有淡水沖廁),不會再出現溢流現象。大潭水塘仍有很多新人去拍結婚照,但就不會再拍到溢洪的壯觀景象了。

17. 九龍副水塘大壩仍未列入法定古蹟(只是二級歷史建築),但欄杆上的鐵網已爛(一開始時是未有設計鐵網的,但因為欄距較大,為防有人跌落水塘故加鐵網)。他們有意稍後修補鐵網,以便申請成為法定古蹟。

18.1 城門水塘於1923年起分期興建,直到1937年才落成。由於1935年是佐治五世登基廿五年,故臨近落成前港府改名為銀禧水塘。講者說中文報紙仍是大部分時間都叫城門水塘,很少叫銀禧,但我卻有印象聽過銀禧水塘的。
18.2 容量為30億加侖(1360萬立方米),當年港府甚至聲稱有了這個水塘以後不會再制水(當然事實是後來還有多次制水,因為人口和工業都大幅增長了)。到了今日,一次儲滿水仍足夠香港五天用水量。
18.3 城門的水,經過石梨貝濾水廠後,經第三條輸水隧道,於皇后碼頭附近上岸連接港島供水網。於當局拆卸皇后碼頭時也拆掉了。
18.4 奇就奇在,那麼重要的水務設施,竟然只有紀念碑是法定古蹟。
18.5 另一特色是城門水塘的水掣房是在水中間。

19. 未加入水務古蹟前只有八十幾個法定古蹟。但當時要加入的水務古蹟有四十一個,所以當局把它們列為「六個水塘群」當成六個法定古蹟註冊。

20. 雙城記﹕一是上城門下城門,另一是小城門對大城門。
20.1 下城門其實是在城門水塘(上城門)後另建的新水塘。
20.2 小城門其實是英國人應急務實之作。因為當時實在急需用水,不能坐等城門水塘完工,所以先在城門水塘原來的半腰位取水(方按﹕菠蘿壩﹖),經北渠進入九龍接收水塘供應市區使用。
20.3 為了建築工程,中電在現場搭建了22kV變電站,這也是讓中電進入新界獨佔輸發電事業的濫觴。工程最後用了八年才完成。
20.4 英國人另一認真的證據,就是他們1936年在現場旁邊修建了縮尺的溢流水力模型作測試(即是測試溢流會否對大壩和其他設施造成損害)。這些測試的成果有目共睹,因為城門水塘直到現在都沒出過事。

21. 當時的新聞報導﹕
21.1 工商日報
—1935年4月16日﹕「登極紀念期內食水全日開放」
—1935年5月3日﹕水務局報告
—1935年5月4日﹕宣佈改名銀禧水塘(又名租庇利水塘)。講者說同期亦將筲簊灣道其中一段改名英皇道,相對於銀禧之名早已被人淡忘,英皇道則使用至今。
—1935年5月5日﹕「食水全日開放」
21.2 華字日報1922年9月7日﹕政府欲由盛梅谷及大帽山收貯食水。
城門谷本來就沒有城門,那麼為何會叫「城門」﹖這裡似乎提供了一些線索。也許本來是叫盛梅谷的,只是華人太喜歡「城門」這個名才以訛傳訛而已。
21.3 南強日報
—1929年1月11日﹕新界紳士口述城門水塘建築近況,正在搬村賠償階段。
近年有城門谷村民後人投訴說當年賠償不足,他們後來翻查資料才找到這批舊報紙,印證當年賠償相當豐厚,村民亦滿意。
—1929年2月4日﹕金督巡工地,村民請願說沒地方搬村,後來港督指示政府解決了問題。
—1929年9月29日﹕城門谷居民遷往錦田的城門新村

22. 城門水塘紀念碑
(古蹟辦) (方按﹕竟然還有大陸人整段抄了下來)
22.1 碑上刻有拉丁文,和大壩落成的1937年。
(方按﹕講者把這句「Nisi Dominus Frustra」說成「沒有上帝就甚麼都做不成」當然沒錯。不過查起來其實更有趣,因為這句其實也是愛丁堡市徽的銘言。這句拉丁文直譯成英文就是「Except the Lord in vain」,改寫自聖經詩篇127篇,大概可寫成「若無上主,一切徒然」。眾所周知,香港一直有很多蘇格蘭人參與建設,直到現在還留下很多痕跡。用這一句固然是因為聖經原文提及「建造」,但會不會也是主事人跟愛丁堡有點關係﹖這點我從工程師名字上查不到。)
22.2 最奇的是,這個碑是「三無」﹕無水塘名字、無揭幕嘉賓名字、無揭幕日期。
講者認為是因為「時機不好」,因為之前華報稱改名銀禧乃為英皇「登極紀念」,佐治五世到1936年倒真的「登極」了,不過是天極。繼位的愛德華八世又「不愛江山愛美人」旋即遜位,由其弟佐治六世繼任。到1937年完工由港督郝德傑爵士揭幕時,英國人可能已經覺得尷尬到不寫好過寫。
22.3 工商日報1937年1月30日已經是寫﹕「城門水塘今日由港督揭幕」(不再稱銀禧焉),並稱「不愁再有水荒」。
同日報載「失事喪命者有叄十四人」,但這只是官方紀錄的數字,只計算工程意外的死亡人數。應該還有很多人是死於瘧疾的。

23. 總結﹕戰前九龍的供水系統
23.1 油麻地井水供水系統(1895)
23.2 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1901-1931)
23.3 小城門(1927)、大城門(1937)供水系統
還有下城門,六十年代配合船灣淡水湖,向荃灣和沙田供水。
古物古蹟辦事處還把(上城門的)菠蘿壩誤當了下城門的壩。

24. Q&A時段
有一份在台灣的日文《香港水務調查報告書》有助於研究香港戰前供水。因為與日軍攻港後四處搶掠相反,水務設備只有少量被破壞(畢竟日本人佔領後也要飲水),大部分的設備都被保留、文字圖片檔案之類都被保存起來。這本報告書就是日方找人把戰前幾年的水務署報告逐句翻譯成日文而成,因此在檔案原文上面還留下鉛筆字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