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8月 25, 2018

歷代方志中的香港山海變遷

[歷代方志中的香港山海變遷—沈思]

(方某到場遲了十五分鐘,講者說講義會放上面書專頁。但後來發現是要加為友好才能開到,方某習慣不會加不認識的人,所以就算了。看倌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下載。)

1. 民國時代《寶安縣志》排版問題導致了地名錯誤。鄔慶時曾經續修但日佔時期燒了稿,這一稿包括了新界割讓的記述。1932年的這一稿記新界六日戰爭,其實只離當時二三十年,很多人還記憶猶迎。他的記述與現時說法有別,反而跟長春社出版物的記述類同。
新安縣志已經不再包括香港。

2. 元朝大德《南海志》已記載了大埔「媚川都」和「大步海」。
現時的《大埔風物志》載「徽州刃」,但不明出處。講者大膽推論,其實是「媚川都」之訛變﹕「媚」錯記為「徽」(某些話可能發音相近﹖)、「川」錯記為「州」、「都」先錯記為「刀」再變成「刃」。
3. 1464明朝天順《東莞縣志》,當時香港屬東莞範圍。

1599年萬曆《廣東通志》(郭棐),當時新安縣志現已失傳。通志中載有雙魚嶺(現為羅湖口岸,「雙魚戲水」一景於現今梧桐河畔)等共十個香港地名。

同治年《廣東圖說》,有太平山、裙帶路等地名,註明雖已為外國人居住但仍留作備考。

4. 《新唐書》、《唐會要》等典籍均有屯門、杯渡地名。

1553年《蒼梧總督軍門志》載有南頭寨和屯門鎮。
明《景泰實錄》載東莞縣官富總巡檢司遷往屯門。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除了屯門還有聖山、掃桿鬱等地名﹕
(維基百科)

宋朝已有杯渡禪師的故事,王象之《輿地紀勝》(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當時《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亦有杯渡尊,但主要活動範圍在北方。講者懷疑他是否曾經香港北上﹖

歷史上其實只有拜杯渡山,未有杯渡寺(青山寺六十年代才講杯渡禪師)。但青山本來就是叫杯渡山,直到建青山寺時才開始叫青山。

1929年伍華遊青山記尚保存至今,而山腳的何啟遊青山碑已毀。

講者表示皇仁書院1910年代曾有功課要求學生寫鄉土記述(因為當年學生很多不是香港人,而是來自鄰近各地),現今皇仁校史館有保存。

青山寺另有「佛山第一」韓昌黎碑。

講者指現時叫「聖山」多指宋王台的聖山,但其實這稱呼於史書不多見,反而屯門聖山記載較多。

5. 大奚山

宋史本紀卷三七「寧宗一」已記載鹽亂,1227年王象之《輿地紀勝》及1527年黃佐《廣州志》均有載。
當時記載慶元四年戊午秋,大奚山鹽寇作亂,將領認為天后庇佑戰勝,故上書朝廷讓天后全家都有封號。
洪聖爺亦被認為有助平亂而加封。有人相傳他是唐朝刺史,但講者認為是想當然矣。拜祭他的廟又稱南海神廟。
明朝《永樂大典》、《鄭和航海圖》等文獻均有記大奚山。
《粵大記》則無大奚山,只記載島上各村落,以致曾有人質疑是後世偽作,後來找到明朝原版才證明是真的。

康熙、嘉慶年間的《新安懸志》有載「大奚山一名大嶼山」,講者認為各種記述名稱不同實為異體字或同音字,實在不必拘泥於哪個才是正字。
(方按﹕其實朱翁朱維德的《原來如此》也曾講述過歷年由「大奚」、「大溪」變成「大姨」、「大移」、「大俞」、「大魚」、「大漁」等、最後於清朝變成「大嶼」之事。)

廣東沿海統屬圖》裡面「雞翼角」旁邊有間屋,講者猜測可能是汾流普濟禪院。他指出很多記者或報人寫掌故時或有誇張和誤會,例如「交趾國稅貢遙通」那塊碑就因為寫了「交趾國」而被當成宋朝遺物,而其實那只是清朝同治年間設置的。

以前中國小說鮮有記載香港地名,但一本同治七年被禁的「淫詞小說」《禪真逸史》就出現過大奚山。

康熙《新安縣志》﹕:「大奚山,在縣南一百餘里,一名大漁山,為急水、佛堂二門之障,有三十六嶼,週迴二百餘里。有異鳥,見則風生,山下有村十餘,多鹽田,宋以為李文簡食邑,今仍之。」
嘉慶《新安縣志》載﹕:「大奚山,一名大嶼山,在縣南百餘里。有異鳥,見則大風生,山中村落多鹽田。宋以為李文簡食采,今仍之。」
李府「食邑稅山」在宋朝已設立,據知後來李昂英的兒子在宋末時亦曾經勤王、捐助二帝。

遷界復界方面,坊間亦有誤解。遷界於順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元年(1662)執行,一般稱康熙八年(1669)復界,但其實當時只有位處大陸上(如元朗)的村落可以恢復,大奚山這類島嶼要直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定台灣後,才得以復界。

6. 官富在哪兒﹖

1527年《廣州志》記載鹽亂後屯兵官富,但「官富巡司」和「官富場」其實是不同的。雖然大家都說是東九龍一帶,但具體位置其實不明。

講者於廣州博物館見到竟有「官富」字樣的瓦當,是否與香港的官富有關﹖

1930年「香港地理」小學教科書內容相當深,當時已提及九龍城有宋王台。而1916年亦有晚清遺老於香港刊行《宋臺秋唱》抒發故國之情。
宋王台曾於1807年重修,並於1899年由何啟倡議訂立《宋皇台條例》保護。
史書稱宋王台所在的聖山是因為日軍擴建啟德機場而於1943年1月拆毀,但其實當時日軍亦不是以霸道姿態一下子拆掉,而是請了六個主祭主持典禮才動工。而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茂峰法師,據稱東普陀將出版其傳記,屆時將免費派發。
(方按﹕電視節目就曾介紹過,茂峰法師因為曾到台灣弘法,得台灣總督舉薦,獲天皇贈金線袈裟一件。後來日軍攻港時殺到荃灣,鄰近居民怕被姦淫擄掠,紛紛到東普陀避難。茂峰法師遂穿著御賜袈裟站在寺前,日兵見狀即散去。這件袈裟仍於東普陀寺陳列。)

嘉慶《新安縣志》載有「官富北帝廟」。(又叫「上帝古廟」,因為北帝又稱玄天上帝。)

1959年饒宗頤《九龍與宋季史料》及1960年《宋皇臺紀念集》(紀念1956年宋王台公園落成)中羅香林,對於宋帝巡亡過程有不同見解,這些見解都影響了他們後輩的不同學者。

現任天文台台長岑智明買舊相時發現了一張1923年的「上帝古廟」照片,橫匾的「上帝古廟」和現今古蹟的那塊有所不同。另外還有人找到一張「北帝古廟」的照片,它廟前的鐘則已搬到大嶼山羌山觀音殿。(方按﹕我只聽到講者說「黃沛佳」,不知道寫法是否正確)
那豈不是有三間廟﹖再加上現在那間北帝廟豈不是四間﹖

有大陸學者認為,北帝多是軍隊後人尊崇,這些人多在新會一帶,亦有一批留在九龍城,所以九龍城也有北帝廟。

侯王廟一般被認為是紀念楊亮節在港殉死,但楊亮節仍有後人二千多在金門、還有族譜。後人反駁說楊亮節是先前已奉命脫離大隊,但後來在金門得知宋軍已於崖山全滅,遂留金門。所以侯王廟應與楊亮節無關。這也不能苛責前人,只是因為當年沒有社交網絡,所以誤傳被當為真、沒人反駁。

1963-8-29報載馮明展覽於站崗日軍手上購得之宋皇台文物,但這批文物現已不知下落。

7. 大帽山

《古今圖書集成》〈廣州府圖〉已有記載。康熙二十七年《新安縣志》載荃灣一帶在「五都之中,上有石塔,多產茶」。
所謂「石塔」可能是指山上遺留的梯田痕跡,這些可能是百越時代留下的。
大帽山1890年代也有人種茶,1957年亦有茶商有意再試種。而山上亦有種「藍」作染布用。

亦有舊照片上可以戰前聖約翰救傷隊員穿著制服登山,當時原有制服似軍裝,戰後才改成現在款式。

大帽山頂一向是軍事禁區,以前還曾有警告民眾切勿擅入「格殺勿論」的牌,當然也就沒聽過有誰被格殺了。日佔時期報紙亦曾宣揚憲兵隊在山上捉到斑豹重七十斤長約四呎的消息。

1951年曾報導有五千多人在山上採鎢礦,同時有活躍的大煙和「人肉市場」。

8. 馬灣 / 急水門 / 汲水門

相傳因設天后廟供奉媽娘而得名,但直到1866年《新安縣志》才有馬灣一名,先前都只有「急水門」,因為峽窄流急得名。同治《廣州府志》則有雞蛋門、急水門等地名。直到1899年張之洞出版《廣東海圖說》時,因為急字不吉利所以改稱「汲水門」,村民並設四塊鎮流碑,現存兩塊。

東灣仔北遺址是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出土了新石器中晚期到青銅早期的遺物。

另外還有一座同治九年(1870)的烈女墓,相傳是有個少女不岔被賣入青樓,投海自盡漂浮到馬灣,被立墓祭祀。

另一塊就是著名的「九龍關借地七英呎」碑,講者說稅廠那麼大怎麼看都不只七英呎。但網上一般記載都是說「七英呎」是指英人為通往稅廠借地開路的寬度,而不是指稅廠本身。

大陸編修的《九龍海關志》指鼠疫流行時海關也沒生意,後來英國租借新界後就遷走。
英國租借新界後改稅廠為捕房,後來亦因為沒甚麼用,所以荒廢了。

有人在馬灣找到一塊「梅蔚」碑,認為或與《新安縣志》記載宋帝流落時的梅蔚行宮有關。其實被傳是「梅蔚」行宮的地點甚多,梅窩、青衣、馬灣、擔竿洲和糧船灣洲也有。

9. 佛堂門於宋代鹽亂時亦曾波及。

1560嘉靖三十九年《廣東逸志》指,因為此處東風被地形屏蔽,船隻到此即波浪平靜有如身處佛堂,故名。廟裡原有嘉慶八年所鑄鼎,現已不存。

1939年日軍佔領深圳後,港人無法到赤灣參拜,只能到佛堂門
講者說裡面1274年南宋咸淳甲戊年石碑,維基百科竟載「厚約五吋」,可見編輯馬虎,故學術研究不能採用。

10. 蒲笞 / 胎 / 臺 / 台……

1961年大平清醮已有「過太平關」活動。

11. 長洲

道光《廣東海志》海防圖中,長洲已屬「外洋」,意即並非「內洋」有官府管理之地。
講者指同治《廣州府志》的「三牙洲」即長洲之訛寫。
黃維則堂是乾隆年間才獲得管理權,用以安置無地可耕的荒民。

長洲亦曾設有硝鹽子堤,和長洲洋藥稅厘廠。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曾載有乾隆年間方鼎,現已不存。

長洲十五塊界石 一直被認為是英國人設行種族隔離政策的一環,但講者指出,根據1919年的報導,其實所劃面積不及長洲一半,而那些地段均由教會發展、離長洲社區和商店甚遠。教會發展亦非專為洋人而設,與其說是種族隔離,倒不如說是為了隔離貧民。有關限制於1946年解除。

12. 大埔

1958年星島日報曾報導有人想重新養蚌,但沒下文。
(方按﹕如果根據嘉道理家族屬下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代表在港台節目的介紹,這個可能就是嘉道理的計劃。)

東平洲又叫放馬洲,康熙《廣州府志》曾指當地沒人住,只用來放牛。
香港淪陷時曾有千餘難民被迫到島上掘草根和樹皮維生。

至於佛塔或塔門,在雍正年間的縣志已有記載。

13. 講者指出近年中國政府熱衷「盛世修志」,特別著力編製地方志。例如1991年編《中國地方志集成》、2015年《廣州大典》(中大有收藏)、和2016年《海外廣東文獻》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