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才發現,這個講座其實是2013年「博物館建築設計的意義:博物館是歷史建築的最佳用途嗎?」的更新版。所以有很多地方其實可以回去看舊筆記。
1. 教科文組織表示﹕活化建築應該針對社區需要,講者表示這也就是藍屋項目獲得卓越獎的原因。
2.1 博物館需要很多展覽和儲存空間,除了上次提及「40%空間供公眾展示用,另20-30%供非公眾用途(儲存和修復等工作)」之外,這次對「展覽對儲存空間的比例」描述跟上次略為不同﹕
—大型博物館或國家級博物館,展覽﹕儲存比例為 1:1
—中型或一般博物館,比例為 3:1 (上次說2.7:1)
—小型或地區博物館,比例為 4:1
2.2 上次有提及環境標準「相對濕度50%、溫度保持在攝氏15-25度」,這是廿四小時的要求。講者提及新加坡就曾試過為了省電而在收館後關冷氣,結果發現館藏發霉了。(方按﹕發霉一事未能找到資料)
2.3 保安跟環境控制一樣重要,不過保安重要不只是為了防盜,而是為了買保險。博物館不時會借其他館的館藏作展覽,通常借方都需要購備足夠份量的保險,對方才會願意借出。而保險公司就是看借方的環境控制和保安安排而決定是否批出保單。如果保安沒做好,保險公司認為風險大不肯批保單,自然也就借不到展。
2.4 博物館當然也需要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而這些都需要專業人才。講者提及香港政府找圖書館員到檔案處負責檔案工作就令人很氣餒。
(方按﹕其實圖書館員也是一門專業,只是跟檔案管理員有關係但不同的另一門專業。事實上,政府對圖書館專業也不見得重視,你看公共圖書館請館長也不需要有相關學歷的。學校圖書館主任同樣也是先找人做然後再進修。你頭半年面對一大批新書但不懂做編目﹖政府不理的。其實不用等朱前處長或李博士告訴你,政府對檔案專業的重視,亦可想而知。)
2.5 博物館亦要符合國際標準,才可以通過「認證」(accreditation),從而吸引公眾捐款。
3. 博物館的資金來源很依賴政府,就算不計政府營運的博物館,美國的私營博物館也有24.4%資金來自政府。對於博物館而言有個弔詭,就是沒資金難以成功,但不成功就難以吸引私人捐獻。
除了政府撥款和私人捐獻,博物館其餘資金就是來自服務收入(例如租借場地,英國坦克博物館就有個大場館由鼎鼎有名的田宮模型捐建,這個放滿坦克的大場館可租給私人使用,你喜歡為公司擺筵席宴會或者拍婚紗照也可以,預約付錢就行)和投資收入。但主要來源還是政府撥款和私人捐獻。
香港在金融風暴後曾經打算把博物館私營化,當然委任了個委員會去研究。委員之一劉智鵬表示當時考察日本的私營博物館,發現他們經費也要九成由政府資助,於是就不了了之。
這次講者把丁公那句「想人破產最好叫佢搞博物館」弄成一張大字簡報片。XDD
(雖然我那次是在曾生口中聽來的)
--------------------(我是歷史的分隔線)--------------------
4. Museum是源自繆思七女神(Muses)的神廟,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2007定義為﹕非牟利的永久機構,向公眾開放和提供服務,收藏、研究、展示物質和非物質遺產,而供教育、學習和享受用途。(A museum is a non-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open to the public, which acquires, conserves, researches, 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tudy and enjoyment.)
「享受」二字亦反映了博物館的娛樂化,有些博物館甚至不願自稱為博物館,例如台北民間故事館、香港藍屋故事館,甚至大館有「大館一百人」的口述歷史和其他歷史展覽,也不自稱為博物館。
5. 博物館原型來自文藝復興時期,有錢人收藏世界各地珍寶的cabinet of curiosities (奇形異寶藏寶室),除了友好,這些收藏亦往往向學者開放供其研究。
到十九世紀英美民間出現curiosity shops (即古董店)和freak shows (展覽殘疾人「奇觀」)(方按﹕其實連印第安人和清朝有辮子的中國人也曾被當成展覽品)
「博物館」來自近代翻譯的日文漢字,指收集物件的地方。
相對而言,中國沒展示收藏的習慣,最接近的就是古董店,所以造成了博物館就是擺放古物的印象。而北京故宮當成博物館又製造了博物館應該用古建築的印象。
--------------------(我是宮殿的分隔線)--------------------
6. 正如上次所講,第一代博物館流行於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多是革命後充公了皇宮和貴族宅第,然後用來展示這些王公貴冑歷年來搜括的「民脂民膏」、還富於民。換言之,是服務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受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影響,不少國家革命後皆如此。
具體例子有法國羅浮宮、北京故宮、古巴總統宮(革命博物館)。南韓2014年開幕的Daehan Empire History Museum (大韓帝國歷史館)就是原有的西式皇宮建築(石造殿/Seokjojeon)。
港督府在九七後也曾被建議改為「紫蘆」,其實也是一間博物館。講者說「幸好」沒成真,繼續維持原有用途(首長住宅)。講者沒說的是,這是誰的主意。 :P
現在「大館」以舊中區警署改裝而成,也屬於同類博物館。
--------------------(我是新古典的分隔線)--------------------
7. 第二代博物館,是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al),流行於十九至二十世紀。
這批建築是專為博物館而建,但沿襲第一代博物館的特色,形象都是像宮殿或神殿(因為博物館本來就是在皇宮,所以予人「博物館一定要在古建築」的印象)。以模仿古希臘和羅馬式建築,建立「文化宮殿」或「文化廟堂」,以彰顯帝國主義的榮耀或者民族光榮。
美國國會大樓就是新古典主義的例子。
納粹時代還有簡約新古典主義,柱子和裝飾簡化了,但套用新古典主義那些大柱大門,令個人變得渺小的特色則同一。蘇聯的斯大林式建築也是同類。
作者這次特別強調,說古跡辦先前指雷生春是新古典主義建築,是錯誤說法,雷生春「並不是」新古典主義。
宮殿式博物館方面有幾個例子﹕
—東京國立博物館(1882),模仿東京皇居。
—京都國立博物館(1895),模仿西式皇宮。
—新加坡國立博物館,殖民地時期設立,主要放置動物學和民族學藏品(有點像香港大會堂博物館)。獨立後轉型為歷史博物館,展示新加坡建國史,亦是建立「國民認同」的教育設施。(講者強調「國民教育」這個笑點,方某雖然也覺得裡面有「洗腦位」,但其實裡面的故事比「洗腦」豐富得多,用小人物說故事甚至曾引來反對。而當年對李光耀的介紹也很低調,他之前的總理都有專門展區就他沒有。我之後沒再去所以不知道他死後有沒有加展區。)
—遷台後的國立歷史博物館(1960)和國立故宮博物館(1965),都是模仿北平故宮,國民黨用以標榜民國為中華正宗。
至於神殿式博物館例子則有﹕
—Berlin's Altes Museum (1830年普魯士),模仿古希臘神殿。
—British Museum (1850)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1928),收藏東西古今藝術品,以神殿式設計突顯捐贈者的權威。
—Queen's Park Wing (1933), Royal Ontario Museum (1912),原本以展示大英帝國的各地文化為主,後來轉以自然史和多元文化為重心。
因為很多知名博物館都是新古典主義,所以令人有「古建築做博物館」的印象,但其實人家是新建築扮古董的。
設計博物館其實首先要知道有甚麼藏品及其風格,知道實質需要才可以配合到。生物研究所更需要重視保安措施,講者說有設計這類建築的人告訴他,裡面有那麼多實驗動物,如果被某些「激進動保人士」衝進去把動物都放出來還得了﹖
--------------------(我是 Less is more 的分隔線)--------------------
8. 第三代博物館,是現代主義(Modern)。流行於二十世紀初。(上次說是五十至七十年代)
現代主義的特色,是功能優先於裝飾(forms follows function,IKEA就是例子)、展品為先,甚至把額外裝飾視為禁忌。
這一代博物館建築的特色,是精英主義(elitism),認為博物館要保護藏品,與世俗的「庸人」(mundane)保持距離,並「教化」這些庸人。所以這一代博物館的外型通常像大戰中的碉堡(bunker),形象非常高傲。
現代主義的建築源頭,是近年香港人常掛在口邊的「包豪斯」(Bauhaus School of Design, 1926),傾向把建築物造成「一個盒」的最簡單形狀。因為這學院和現代主義建築有社會主義風格,所以後來被納粹政權關閉了。
香港有很多這類現代主義建築,大會堂(1962)、中區政府合暑(1967-69)就是例子。都是外表平平,甚至色彩欠奉,但構型很立體地運用空間。特色就是高低座搭配,大會堂和中區政府合署皆如此,甚至紐約聯合國總部(1952)和新加坡People's Park Complex(1973,中文稱珍珠坊)都是同類。
(講者特別強調,中環街市和灣仔街市其實都不是Bauhaus式。)
碉堡式的博物館,例子有 Guggenheim Museum (1959, 紐約)、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1966, 紐約)等。前者的建築師說要建成廟宇的樣子,與鄰居的建築模式故意不協調。後者的建築師甚至明言看不起旁邊的紐約傳統紅牆建築,所以除了像碉堡(講者特別在博物館照片中間的方洞加一支炮管,博君一粲 ),還特別在「隔壁」的建築之間真的建了道牆壁,以示與世俗建築的分隔。
太平山街的YMCA會所也是這種類型,講者說因為建築師是前者的徒弟。
另一經典就是Louis Kahn (路易簡,講者說其著作專出騎呢金句,他們學生時期最愛模仿)設計的 Kimbell Art Museum (1972),由一個個拱頂組成、如墳墓(Sarcophagus)、無窗,但妙在它可以令天然光不直射室內展品,又利用到天然光。
Museum London Ontario (1980)和香港歷史博物館(1991)都是這類「墳墓式」設計。
把現代主義推到極致就是極簡主義(minimalism),由Bauhaus最後一任院長Ludwig Mies van der Rode主催(他發明了玻璃幕牆建築)。他主張Less is more (講者認為「小即是多」太粗糙,「簡約見精華」才是最佳譯法),以科技解決問題,以標準的預設組件組裝建築。現在甚至整間房也可以預先完成裝修,直接運到現場組裝,一接駁水電就可以用了。
極簡主義博物館曰盒式(Box),例子為﹕
—New National Gallery (1968, Berlin)
—M+的設計比賽得獎作品也是這類,只是最終設計變成分高低座。
—SANAA設計的New York New Museum (2007)和 SPEECH設計的 Berlin's Museum of Architectural Drawing (2013)都是箱型建築。
—香港藝術館(1991)、廣東美術館(1997)、台北美術館(1983)、東京西方藝術館(1959)、北京科技館(1988)都是同類。
—大館也加了兩個金屬「盒」作表演場地,講者表示雖然建築風格與舊建築非常不配合,但反而不喧賓奪主,令人看大館時自動忽略了它們。
--------------------(我是後現代的分隔線)--------------------
9. 第四代博物館,是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流行於八十年代。於現代主義的極簡潮流後,建築師又重新誇張地為建築裝飾和著色,製造"cute" looking, playful的模樣。
上次說建築師逐漸覺得現代主義太高傲沒趣,於是轉為後現代風格,標榜 non-alienatly, not-talking-itself-too-seriously,還要 reduce perception of elitism。簡言之,即是民粹主義(populism)。後現代主義不時拿一些古典主義的元素(在西方屬人所共知)來「玩」(tongue-in-cheek re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al elements),加添色彩和卡通化、誇張化。
Robert Venturi 的《Learning from Las Vegas》描述了拉斯維加斯的誇張建築如何以外形令人留意訊息。例如一間食店如果只是極簡主義的「盒型」並不起眼,在外頭掛一個大招牌寫著 FOOD 就顯眼一點,但更顯眼的就是一間乾脆造成「鴨型」的鴨肉餐廳 (但這間餐廳是在紐約)。
(維基百科說此君甚至把現代主義的口號 Less is more 嘲弄為 Less is bore)
另一位被稱為 Prince of Postmodernism 的 Michael Graves 就設計了迪士尼公司總部(1991),原本古代神廟有女像柱,他就變成七個小矮人的柱……
後現代建築的始祖是 Portland Municipal Service Building (1982)。形象似足一個禮物盒,原本的設計更像禮物盒(建築外有「絲帶」),只是被群起抗議下刪了「過多」的裝飾。
上次講者特別提到,後現代建築一樣有 copy culture,香港中央圖書館那種「不倫不類」(我說的)的設計,正是襲自 Portland 這座市政大廈。
德國的 New State Gallery (1984, Stuttgart)就有很多誇張、不理功能的裝飾。例如在走道旁邊的「扶手」其實有整個人那麼大,根本不能當扶手用,純粹就是一條讓人從遠觀看的「扶手」。
洛杉磯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1986)是另一例子。
本港建築師嚴迅奇(Rocco Yim)設計的廣東省博物館(2010),亦是以錦盒或漆盒(lacquer box)為形象。
香港文化博物館(2000)扮中式建築的設計也可視為後現代主義的一種誇飾。
--------------------(我是解構的分隔線)--------------------
10. 第五代博物館,是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ist)。流行於九十年代後。
其實這類建築在七十年代已開始有,到八十年代才被冠以解構之名。
解構主義來自反建制、反平俗、無政府主義(講者特別強調這不等於很多人印象中「無政府狀態的混亂」,無政府主義是強調自治,九龍城寨就是例子),推崇「末日之後」的美學,和Punk subculture。
建築設計方面則套用了由混沌理論(chaos)發展出來的複雜理論(Complex theory),「模仿不穩定秩序邊緣的超複雜建築設計」(critical point / edge of chaos)。
混沌理論是由《侏儸紀公園》(1990)帶到公眾視野的。
這類建築的特色就是像殘骸廢墟(wreckage)。
例子有 Jewish Museum Berlin。這幢建築設計於1988年在設計比賽中勝出,1999年完成,還未有展品已吸引了三十五萬人參觀(那幢博物館建築本身才是「藝術品」),直至2001年才正式開放。整幢建築佈局東扭西歪,就像火車出軌的樣子。
城大那幢「三尖八角」的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也是同一建築師設計。
另一例 Royal Ontario Museum Extension (2007),建築本身有如地震遺址。
法國里昂 Musee des Confluences (2014)就是活像「空難現場」的建築。
更出名的例子就是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1997),在一個末落小城建設來吸引遊客,結果真的吸引到大量遊客。不過遊客是來參觀那裡「博物館」本身,而不理裡面的展品。(講者問過一些參觀過的朋友,他們只記得博物館本身很好看,但忘記了裡面放了甚麼。)
講者播放一段影片﹕博物館的建築師 Frank Gehry 曾獲邀在 Simpsons 上「自嘲」一番,說 Simpsons 的鎮民邀請他建設一座建築,以振興經濟。他把邀請信搾成一團丟掉,後來望一望就說「you are genius」,於是一團紙的造型就變成了建築設計了。(Crumpled paper style)
講者說那建築師後悔參加了這場「自嘲」,讓大眾覺得他「冇料到」。
香港故宮博物館由嚴迅奇設計成塌盒的樣子,原設計是玻璃竹棚。
--------------------(我是參數的分隔線)--------------------
11. 第六代博物館,是參數式建築(Parametric)。由二千年後開始流行。
這種建築的特色是「奇形怪狀」(creepy giant blobs)。
這種建築,是源自拓樸學(topology)的啟發,以追求continuous surface的曲面。
嚴格來說這跟歷代建築追求數學上、幾何上的和諧(古希臘人就講黃金比例了),並無分別。只是曲面設計需要大量微積分計算,非人手所能完成。電腦數碼設計的進步,原先用於航太科技(設計飛機曲面),及後電腦和軟件價格下降到一般人可以負擔的水平,建築師就拿來「玩」以前玩不到的曲面設計了。
在未有電腦協助的時代(Analogue computing,如計算尺),像太空館天象廳的蛋形外殼已是最複雜的構造。雪梨歌劇院原設計的拋物線樓頂,已是工程學上的大難題。最後工程師見到「橙皮」才得到啟發,以球面替代拋物線,才得以完成。
有了電腦協助(Digital computing,市面到七十年代才有電子計算機),只要把「參數」餵進電腦,電腦就可以自動計算出所有配件的形狀和尺寸。因為建築通常是在工廠製造配件再到現場裝配,如果尺寸不合是砌不上的。有了電腦處理這些計算,就算設計曲面、配件塊塊形狀不同,也不怕搞錯了。
上次講者出示兩幅隱形戰機的照片,舊式的第一代隱形戰機,是有尖角的。新式的隱形戰機則外形平滑,這就反映了電腦計算能力的進步,令他們可以計算更細緻的曲面。
現在參數式建築的「祖師」是英國伊拉克裔 Dame Zaha Hadid (近年過世),讀數學出身。她曾經表示自己的設計沒有代表甚麼,只是模仿大自然的複雜形狀。她還設計了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2013,講者笑謂有朋友在裡面工作,說因為牆壁和天花不是直線,初時經常會撞頭,後來就適應了)和廣州歌劇院。
這類建築的例子還有﹕
—捷克國家圖書館,原為2007設計比賽勝出,計劃2011完成,但建築師夫婦其後離婚,男的更於2008年死了,所以計劃於2009年取消。
—Chanel Mobile Art (2008),曾在天星碼頭停車場展出過。
—Regium Waterfront (2015),海星形。
—Ferrari World (2010, Abu Dhabi),這種設計九十年代都做不到,設計它的建築師也設計了APM商場。
—長沙的 Changsha Meixihu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Art Centre (Zaha 設計,2013年3月發佈設計)
—Heydar Aliyev Center (Baku, Azerbaijan)
香港西九藝術區其中一個參賽計劃「Sky Canopy Scheme」(天幕)其實也是參數式建築的例子。上次講者提及其餘的參賽作品也反映了不同的流派﹕
—Foster+Partners WKCD (現代主義式、碉堡形)
—嚴迅奇 (解構主義式)
—荷蘭OMA (後現代主義式)
這次講者說「天幕」沒建成是遺憾。
講者另外播放了一段有關 Mathematics: the Winton Gallery at the Science Museum 的片段,算是 Zaha遺作之一,把整個展廳用曲面和流線裝飾,令觀眾進入展廳時就感受到飛機在風洞裡揚起的氣流模樣。
12. 講者和上次一樣,甚至事先說明歡迎拍照和拿「手指」抄講義。不過跟上次似乎不同,這次場內好像是老人家多過建築系學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